劉波:為中國速度保駕護航

2021年05月12日10:48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原標題:劉波:為中國速度保駕護航

今年49歲的劉波,沒有進過大學校門,也沒有耀眼的學歷,卻攻克了數不清的動車技術難題。他從事動車檢修不過10余年,卻憑借個人的努力集諸多榮譽於一身,先后榮獲中國產業工人的最高榮譽---“中華技能大獎”,“齊魯大工匠”、“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劉波創新工作室”被命名為國家級大師工作室。

多年來,他用敬業專注、精益求精、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為“中國速度”保駕護航,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拼搏奉獻、銳意進取,讓中國高鐵這張“國家名片”更加璀璨奪目。

1991年,職業高中畢業后,劉波被分配到原青島車輛段藍西列檢所從事貨車檢修工作。入路后,一直想當個技術工人的他,走上了一條自學之路。工作之余,他把所有時間都利用起來,從大專一直自學到本科畢業,所學專業都是電氣自動化。

1995年,段上招聘空調車車電員,他從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劉波的學習勁頭更足了。他日夜鑽研,埋頭苦學,一條條電路、一個個模塊逐個研究,直到把設備原理和故障排除方法完全弄明白。不到一年,他就成了空調發電車的檢修內行,隨后擔任了乘務長、乘務隊長,最多時他管理的發電車乘務員多達128人。

2007年初,聽說段上要招聘動車組機械師,劉波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報了名。經過考試選拔,劉波被錄取為動車組機械師,成為中國鐵路第一代動車人。

雖然通過自學,劉波掌握了一定的電氣專業知識,但剛開始接觸動車組時,信心滿滿的他還是一下就懵了。長達600多頁的培訓教材、100多頁的應急處理手冊、300多張電路圖,每前進一步都是巨大的挑戰。特別是當時外國專家的傲慢和對技術的封鎖讓他感觸更深。“技不如人,就會受制於人!”從此,心中的不甘和對高鐵技術的渴求一直激勵著不服輸的他。在那些舉步維艱的日子裡,面對全新的設備、全新的技術,他下定決心:“一定攻克難關,做最優秀的動車組機械師,為中國動車爭口氣!”

他如飢似渴地學習著、鑽研著,就像著了迷。不管是白天、夜間、工余還是休班,無論是車上、車下還是待檢室,隨時隨處都能見到他一手捧著圖紙、一手拿著筆記本研究記錄的身影。

通過不斷的摸索、積累,他歸納出一套“七上八下”走行部檢修口訣。掌握這套秘訣需要手、眼、身、法、步密切配合。靠著這股鑽勁兒,短短幾年時間,劉波檢修動車三千多列,無一漏檢。

功夫不負苦心人,孜孜不倦的學習讓他很快脫穎而出。2008 年10 月,劉波代表集團公司參加全國鐵路行業技能大賽,一舉奪得動車組機械師組CRH2車型第二名、綜合車型第四名的好成績,被破格聘為工人技師。

2011年11月,劉波被任命為青島動車所挂職副主任﹔一年后,技藝高超的他被集團公司聘為高級工人技師。

隨著動車配屬數量不斷增加、車型不斷變化,對動車運行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走上管理崗位的劉波敏銳地意識到:“隻有不斷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發展,擦亮高鐵這張‘國家名片’。”

動車組檢修中,對許多部件的檢查必須進行“限度值”確認,這些限度參數直接關系到動車組運行安全。近年來隨著大量新職人員走上崗位,對專用量具使用不規范,容易出現測量數據不准確的情況,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為找到解決辦法,劉波晝思夜想,反復查閱作業指導書、運規限度表和一些典型案例,對關鍵部件的限度數據進行歸類整理,先后制作了CRH2A動車組、CRH380A動車組和CR400AF動車組限度檢查尺。這種檢查尺集成了直尺、輔助排障器、撒砂管高度、研磨塊、單碳滑板測量、雙碳滑板測量各種限度值,准確率達100%,極大的方便了職工作業。這個項目榮獲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2013年11月,青島動車段成立“劉波創新工作室”。他和9名業務骨干一起開展課題攻關、技術革新、名師帶徒等活動。為提高地勤機械師發現故障、解決故障的能力,劉波帶領團隊把動車組各系統的功能進行細化,圍繞牽引、制動、供電、網絡等九大系統,把易發生故障的配件劃分為不同類別,把常發生故障的部位進行歸納,形成了一套科學高效的動車故障診斷法,被命名為“劉波動車故障診斷法”,獲得了全路黨內優質品牌。

近年來,“劉波創新工作室”取得了21項創新成果。2016年11月,劉波來到首都北京,登上了“中華技能大獎”的領獎台,成為當年唯一獲此殊榮的鐵路人。(《山東工人報》記者王瑞良 通訊員吳華鵬)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