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港口通航 鐵公水空成網

濟寧梁山縣區域交通樞紐地位日趨形成

2021年04月10日09:45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濟寧4月10日電  4月9日,梁山港正式通航,宣告梁山縣在闊別百年后,重新融入京杭運河“黃金水道”,進一步增強濟寧乃至魯西南地區的交通區位優勢。

隨著瓦日鐵路連接線上的萬噸重載專列緩緩駛入港口,兩套國內最先進的折返式雙翻卸車系統將整節車廂托起,數百噸煤炭在4分鐘內卸載完畢,再通過全封閉輸送系統運抵碼頭,智能移動裝船機以每小時1800噸的速度將煤炭傾斜到船艙。短短數小時后,這支千噸船隊將順運河而下,把寶貴能源輸送到沿岸各地。

依托連接我國東西部的重載煤運鐵路通道“瓦日鐵路”與京杭大運河唯一交匯點的地理優勢,梁山港上聯“晉陝蒙”能源基地,下達京杭運河“江浙滬”經濟帶,通江達海對接“一帶一路”,成為連接中西部煤炭、糧食產地和長三角經濟帶的重要物流樞紐港,使得京杭運河及長江沿岸經濟帶成為梁山經濟社會發展的“腹地”。

梁山港京杭運河多式聯運項目進一步放大了港口的區位優勢。項目包括四項工程,鐵路專用線工程、煤炭物流中心工程、港口作業區工程、復航航道疏浚工程。其中鐵路專用線一期工程總長度為9.18公裡,已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煤炭物流中心工程一期建設完成,規模為近期運營能力550萬噸/年,遠期運營能力1100萬噸/年,並建設一座處理能力240萬噸/年的選煤廠。港口作業區一期工程8個2000噸級散貨泊位已建設完成。復航航道工程即17.2公裡三級航道已建設完成,實現通航。目前鐵水聯運二期工程正在有序推進,將在一期基礎上,擴建鐵路、碼頭、倉儲場地等。最終建成現代貨運港區,大宗散貨、集裝箱儲存基地,集“信息、物流、金融服務”於一體的智慧物流交易中心,以及“煤炭深加工、船舶制造、家具建材、食品加工”等產業的臨港工業區。

作為京杭大運河上“北煤南運、南貨北調、集裝箱運輸”的大型航運物資集散地,梁山港正吸引物流、商流、信息流、貨流、人流等航運全要素在此集聚﹔梁山港也因此獲得山東煤炭應急儲備基地、國家煤炭應急儲備基地和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單位等榮譽稱號。在港口建設方面,梁山港大力推進安全高效、智慧智能、森林綠色港口建設,全力打造“倉儲、運輸和配送、多式聯運功能、加工制造與流通、信息服務、綜合服務和金融服務”共七大服務功能,構筑“大宗干散貨、鋼材、集裝箱運輸和現代物流”四大重點體系,推進港口+貿易+金融+免稅港區+港產城建設深度融合,3-5年形成年產值300億以上,年吞吐量達5000到7000萬噸的現代港口物流智慧化工業園區,使港與城市,交相輝映。

梁山港通航是近年來梁山縣快速推進交通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梁山大道、水滸大街改造完工、匯通路打通,城市“內循環”更加順暢﹔京九高鐵設站獲批,梁山接入高速鐵路網,省內“2小時生活圈”已在眼前﹔董梁高速建成通車,繞城高速路網格局初現,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搭通一條新動脈﹔通用機場開工建設,國內各地可“一日直達”﹔國省道梁山繞城段改建工程及重點縣鄉道路建成通車,順利完成“四好農村路”三年攻堅行動,農村公路總裡程達到2080公裡,基本形成以國省干線為骨干、縣鄉道路為支線的公路通行網絡。

目前,梁山已經形成了六條國省道、三條鐵路、兩條高速縱橫的交通網絡布局。公、鐵、水、空,龐大的立體交通網,正讓梁山站穩魯西南交通樞紐的位置,為縣域的提速和騰飛拓寬跑道。(杜安藝)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