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新收藏的老輕騎摩托車。(本稿照片崔健攝)
20世紀70年代濟南生產的“華光”牌肥皂。
20世紀70年代初濟南出產的收音機。李文新收藏的老泰山牌電視機。
近日,記者來到舜億佳園小區,尋找一個有著獨特愛好的人。
從小區南門進入小區,西側牆壁上的一排玻璃“櫥窗”就吸引住了記者的目光。以前農民用的農具、簸籮、老電影海報、老玩具、搪瓷臉盆、收音機、二八自行車、茶壺、瓷碗、鏡子、機械工具、老課本……這面長達500米的櫥窗裡,擺滿了各種各樣、平日已經很難見到的老物件。
這面櫥窗是收藏愛好者李文新憑借一己之力建造的,而展示出來的老物件只是他收藏的一小部分。在旁邊的屋子裡,記者見到了年近50的李文新。他告訴記者,這面老物件牆是他用了一年的時間建起來的,為的是把他收藏的這些老物件展示出來,讓小區的居民和前來參觀的市民能從這些老物件裡重溫往日的溫暖,感受時代的發展。
屋裡滿滿當當的,桌子上,四周的架子上、櫥子裡,擺滿了各種老物件,其中最多的是各種酒,其中又以白酒最多。記者發現這些酒大多數都聞所未聞。有的酒瓶上的商標已經發黃,還有的已經有破損了,顯示出這些都是幾十年的老酒。李文新說:“這些老酒是我的專題收藏之一,至少有上千瓶,是用了10多年的時間才收藏到這麼多。裡面還有很多濟南出品的老酒呢。”說著,他在架子上尋找起來,不一會,就找到了兩瓶“明湖”白酒,都是上世紀80年代前出品的,帶有明顯的時代色彩。
除了酒,記者還看到整齊地排列在展板上的全國各地的名勝景區門票。這些門票可謂“包羅萬象”,各個城市、各種景區、各個博物館展覽館等等,顏色各異,各具特色。李文新告訴記者,這些門票也是他的專題收藏,其中最早的有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也有近幾年還在使用的新版,放在一起能反映出我國風景名勝、景區景點的發展變化,也能讓人感受到我國大好河山的壯麗、秀美及其所蘊含的歷史文化。
這些門票中不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等濟南名勝古跡的門票,雖然設計得很簡單,但都透露出景點不同時代的風貌。
李文新介紹,他的收藏最早是從打火機開始的,然后又收藏奇石中的戈壁石。經過幾年的收藏后,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數量,也有了很多精品。於是,便開始轉向其他專題的收藏,比如老酒、報紙、門票等。“在收藏中,我也比較注意和濟南有關的藏品的搜集,10多年來,在收集的上萬件老物件裡,濟南的老物件數量是很多的,像是濟南的景點門票就是其中的一類。”
說著,李文新帶領記者來到旁邊的一座簡易樓裡,這裡是他的倉庫。這裡更是堆滿了各種老物件,大到老家具、自行車,小到玉器、打火機等,品類紛繁。在二樓的一間屋子裡,李文新指著一輛老式摩托車說,這可是很能代表濟南現代化發展的一件“上了年紀”的商品了。這輛老輕騎摩托車就是濟南人俗稱的“黑老鴰”,但這輛並不是黑色的,而是紅褐色,老式的車把、車輪、油箱,處處都透露出一種上世紀70年代的時代感,懷舊感覺扑面而來。另外,倉庫裡還有上世紀80年代初濟南出產的泰山牌電視機、收音機、老式的鏡子、肥皂、包裝紙、火柴等很多老物件。李文新對記者說,他正在把這座倉庫進行重新改造裝修,准備改建成為一座“博物館”,要把這些藏品、老物件分門別類進行展示。尤其是要把一樓改建成專門展覽有關濟南老物件的專門展廳,讓濟南人能看到、了解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看到我們的祖國時代發展所取得的進步和巨大成就。(趙曉林)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