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寧:“我給地下油氣藏做CT”在科研的道路上砥礪奮進 

劉穎婕

2021年03月05日12:32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秦寧是勝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副總工程師、物探研究院首席專家。大學畢業17年來,主要是從事油氣勘探研究工作,用她自己的話介紹,“就是給地下油氣藏做CT。”

扎根在生產現場、攻關前沿,在基層的沃土裡追逐夢想

2013年,秦寧從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博士畢業,可以留校從事科研工作,也可以去國內外研究機構,選擇的空間很大。但是當時她的想法卻是,勝利油田是貼近生產的勘探一線,擁有全世界最復雜地質環境,是最有可能誕生新技術推動油氣進步的地方,她要去那裡闖出一片天地。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秦寧講述:“我從事的地震資料處理工作與校園的科學研究區別很大,十多年鑽研的理論知識好像一下子成了擺設。有時候,看到同事們都在忙碌,而對生產實際相對陌生的我,就像插不上手的局外人,渾身是勁卻無處可用。職業生涯第一次組織生活會上,在談到自己不足時,我情不自禁地哭了。”

這個時候,黨支部書記單獨找到她,耐心地給秦寧講述自己當年的心路歷程,讓她明白搞勘探首先要務實的道理。

勝利油田黨委為加速科研人員成才,組織開展了“名師帶高徒”活動,安排油田高級專家進行一對一指導。在師父們的幫助下,秦寧僅用國家規定的最短時間——21個月就完成了博士后課題研究,終於在事業上步入正軌。

努力破解制約發展難題,在科研的道路上砥礪奮進

秦寧從事的地震資料處理工作是石油勘探的基礎工作,涉獵學科30多門,綜合應用性極強。可以說,為地下油氣藏“拍”一張高清照片,就是能否找到油氣的關鍵。

“有一次,我參加國際交流會議,才知道外國公司的商業軟件不僅報價高,而且禁止用戶參與海外項目投標。”這件事讓秦寧切實體會到:任何核心技術都是買不來、要不來、討不來的,要想挺直腰杆做勘探,就必須走自主研發之路。

秦寧說:“當我把研發軟件的想法告訴同事時,他們都勸我要慎重,畢竟研究一套地下油氣藏CT成像系統,比醫學CT成像難得多。在躊躇兩難之際,我又一次感受到了黨組織對科研人員的支持。山東省委不斷優化科技發展環境,大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油田黨委為我申報了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和山東省博士后創新資助基金,為我解決了后顧之憂。”

自此,秦寧和同事們全身心投入研究,查文獻,推公式,編代碼,按照商業軟件說明書去做,試驗結果總是對不上。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一天晚上開車回家,車輪陷到泥坑裡,當她茫然地站到車燈前時,突然來了靈感:一個燈的亮度和范圍有限,但是多個燈疊加到一起便能照得亮照得遠。順著將單個光束成像變成多個光束成像的這個思路,她和同事們潛下心來,進行了近百次測試分析,終於研發出具有自主產權的高精度成像軟件模塊,極大地提高了地下油氣藏成像精度,達到了石油勘探領域國際領先水平。

近年來,秦寧申報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出版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被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作為一名女性科技工作者,秦寧表示,要把心中的感恩匯聚成為石油勘探事業奮斗終身的不變追求,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實干創新,不負韶華,努力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研究成果應用到勘探實踐中,用最好的成績回饋和感恩組織的關懷和培養,為我國油氣勘探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最大的智慧和力量!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