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退出,平價上網!山東光伏企業迎來政策“利好”?

2021年06月17日09:34  來源:大眾報業·經濟導報
 
原標題:補貼退出,平價上網!山東光伏企業迎來政策“利好”?

6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2021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21年起,對新備案集中式光伏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和新核准陸上風電項目,中央財政不再補貼,實行平價上網。

“退補的‘靴子’終於落地了!並非‘新政’,卻是一條‘利好’,這樣光伏企業的綠色電力價值可以充分釋放出來。”山東航禹能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丁文磊表示。

平價上網早有共識

《通知》提出,2021年新建項目上網電價,按當地燃煤發電基准價執行﹔新建項目可自願通過參與市場化交易形成上網電價,以更好體現光伏發電、風電的綠色電力價值。《通知》自8月1日起執行。

在這之前,對今年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規模的新建戶用分布式光伏項目,全發電量補貼標准按每千瓦時0.03元執行。補貼退出、實行平價上網之后,山東新建光伏發電指導價由目前的0.3939元/千瓦時,調整為燃煤發電基准價的0.3949元。

“價格是引導資源配置的信號,行業對平價上網早已達成共識。”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山東省新能源產業協會光伏專委會主任張曉斌認為。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2019年發布的《關於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燃煤發電標杆上網電價機制改為“基准價+上下浮動”的市場化價格機制。即基准價按當地現行燃煤發電標杆上網電價確定,浮動幅度為上浮不超過10%、下浮原則上不超過15%。上網電價按照當地燃煤發電基准價執行后,可以進一步降低光伏等新能源項目的實際運營成本。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達到約5.3億千瓦,是10年前的18倍。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解讀,為支持產業加快發展,明確2021年新建項目直接執行當地燃煤發電基准價,這釋放出清晰強烈的價格信號,有利於調動各方面投資積極性,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產業加快發展,促進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山東是戶用光伏大省。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增戶用光伏裝機突破10吉瓦,其中山東以約4.57吉瓦的新增規模位居全國首位。

▲航禹能源在山東禹城布局的戶用光伏項目

▲航禹能源布局的濟南·中車高新產業園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張曉斌給出一組數字:按照之前國家能源局下發的今年戶用光伏5億元的補貼額度計算,2021年的戶用補貼指標為16.5吉瓦。今年前5月,山東新增戶用光伏6.5萬戶,新增裝機規模達到了161萬千瓦。“補貼退出之前,行業出現了‘搶裝’,我們前4月新安裝了248戶,目前安裝量出現了穩增勢頭。”丁文磊表示。

國企大軍加入“整縣推進”

政策利好下,光伏市場提速快進。新能源專業研究機構“新能智庫”秘書長張鬆發現,在“30·60”碳目標的指引下,多地正在推進整縣裝光伏,以山東、陝西、福建、廣東為代表的相關省份已經發文或者即將啟動相關的申報流程。

本月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來山東座談調研,聽取有關方面對整縣推動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試點工作的意見建議,提出要按照“宜建盡建、光儲一體、政企聯手、多元投資、補貼緩退、信貸支持、修規立標、便利入網、改網改制、安全美觀”等10個方面的要求,高標准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率推進,把試點工作組織落實好,為全面推進整縣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探索路子、樹立標杆。

行業注意到,這次會議上,華能山東公司、國電投山東分公司、山東能源集團、山東高速集團等央國企相關負責人參會,對整縣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建設提出初步想法。就在5月26日陝西省發展改革委組織的當地戶用光伏整縣推進培訓會上,出現了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華電陝西分公司等相關負責人的身影。

政策“加持”,分布式光伏市場已經迎來國企等新入局大軍。從行業來看,光伏電站開發投資這一環節,央國企基本已經佔據了其中超過70%的份額,剩下的戶用與工商業分布式是民營光伏投資商的主陣營。如果分布式光伏市場全部由國有企業佔據,那民營企業隻能轉為服務商。

張曉斌呼吁,“希望可以給民營光伏企業留一些空間,這麼多年來,民營光伏企業擔當了哺育和推動分布式光伏市場發展的重任,應當鼓勵民營企業的發展。”

讓用戶自主選擇

張曉斌認為,山東的分布式戶用光伏發展已經非常成熟。在“整縣推進”的大趨勢下,山東市場完全可以考慮更健康、更符合市場競爭機制的模式,因此,不建議把一個縣的光伏發展交給一兩家企業。不可否認,央國企加快進入分布式市場,在資本、影響力方面對行業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分布式戶用發展比較薄弱的省市作用尤為明顯,但像山東這樣成熟的市場還是要多考慮些。張曉斌分析,無論是工商業還是戶用,讓市場去選擇最好的模式,讓業主和農戶真正感受到“雙碳”目標帶來的紅利,是行業發展的應有之意。

此外,2021年戶用光伏發電項目國家財政補貼預算額度為5億元,戶用光伏發電項目由電網企業保障並網消納,一旦這種模式大規模啟動,會佔用大比例的村級消納空間。

“應當是提出市場化、競爭化的方案,讓用戶自主選擇。”張曉斌建議,尤其是針對農村戶用光伏開發,可以考慮配置適當規模的儲能裝置。“農村電網本身就比較薄弱,而且農戶自身的用電量不高,戶用光伏基本都是採用‘全額上網’模式。隻有三五戶人家的時候問題不大,一旦整縣推進,規模擴大,就可能對電網構成沖擊。可以考慮以村或鎮為單位,配置小規模的集中式儲能,由電網進行統一調度。”(初磊)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