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方式“打開”山東黨史學習教育

2021年06月05日08:55  來源:大眾報業· 大眾日報
 
原標題:多種方式“打開”山東黨史學習教育

為老兵建“檔案”,讓親歷者、數字說黨史……

多種方式“打開”山東黨史學習教育

90歲的馬克勤,曾露著腳趾骨,爬黃草嶺、過五老裡、打上海峰﹔90歲的王玉珉,曾用自己的身體為戰友作掩護﹔91歲的苟會榮,太陽穴被彈片擊中后,仍堅持戰斗到暈厥,在雪地裡凍掉了10隻腳趾……近日,走進老兵家中,東營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張寧紅著眼眶,記錄下他們的激情歲月。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東營市組織開展了“建國前和抗美援朝老退役軍人信息採集和口述紀錄片拍攝”活動,與全市(含油田)845名新中國成立前和抗美援朝老退役軍人面對面訪談,為他們建立起視頻、音頻、圖像、文字綜合檔案。

“每一位老兵的經歷,都承載著不平凡的歷史記憶,都是一本黨史學習教育‘生動教材’。”張寧說。截至目前,共拍攝制作318部視頻短片,已有20多部在新媒體平台上進行發布,在全市廣大黨員干部中引起了強烈共鳴。

傾聽、對話、感悟、記錄……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山東各地各級用好“身邊”紅色資源,為學習教育注入源頭活水,廣泛開展基層宣講、知識競賽、經典誦讀、紅歌頌唱,制作微視頻、微黨課,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遺跡、遺址作用,推動形成黨史大學習、大研討、大交流的生動局面。

見証、親歷,讓紅色宣講更有力量。日照市東港區充分調動老黨員、老同志的積極性,成立“薪火相傳”紅色宣講志願服務隊。10名平均年齡72歲的退休老干部,走進城市社區、農村村居開展理論宣講,用身邊的故事講述紅色故事、宣講黨的政策,累計舉辦專題講座21場次,受眾達8000余人。

就近就便,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具感染力。濟南市萊蕪區發揮萊蕪戰役指揮所舊址的教育作用,一方面,組織黨員干部現場學習﹔另一方面,圍繞講清萊蕪革命戰爭史、建設發展史,打造了“六級聯動”宣講架構,區級干部帶頭講,街鎮機關干部“下沉”講、社區(村)干部“分眾”講、黨小組組長互動講、黨員入戶講、群眾自發講,促使黨史學習教育落細落實。

結合實際工作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具針對性。在“數說黨史”交流活動中,淄博市張店區統計局黨支部第一黨小組王建新的發言贏得熱烈掌聲。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張店區統計局全體黨員,每人都至少歸納出了3個以上“代表數字”,通過數字的串聯深入了解黨的歷史,交流學習感悟。

面向青年,黨史學習教育更有活力。在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魯商文化博物館瑞蚨祥展區,有一張關於五星紅旗的照片。照片背后,講述的是瑞蚨祥趕制的、在開國大典上升起的那面國旗的故事。這面國旗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現存於國家博物館。山東商職學院還深挖故事背后的史料及其蘊含的愛國主義情懷,以瑞蚨祥的發展為藍本、以創始人孟洛川為原型,原創了話劇《一代大商孟洛川》,將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的故事搬上舞台,受到全校師生歡迎。

安丘市推出“一本好書、一出好戲、一座黨史館、一場比賽”活動,讓黨員干部在“實景課堂”中學黨史。挖掘本地紅色故事,編纂了黨員干部學習讀本《信仰》。創作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劇目《頭雁》,進行全市巡演。組織黨員干部到中國共產黨歷史教育館進行現場學習。開展黨史知識電視大賽,共有72個市直黨組織約1.6萬名黨員參與。比賽將持續到7月份,並進行線上直播,激勵黨員干部在競賽思辨中學史明理。(趙琳)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