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壁畫”老樹新枝

歷時5年壁畫臨摹建構新價值和新范式

駱香茹

2021年05月24日15: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絲路壁畫”老樹新枝

展覽呈現的臨摹壁畫現場。駱香茹攝

達瑪溝佛寺遺址的毗沙門天壁畫原作(上圖)和毗沙門天壁畫臨摹作品(下圖,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專職畫家王菽一作)。

歷年臨摹作品

集中展示

近日,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舉辦了“絲路懷古——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歷年壁畫臨摹項目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古絲綢之路沿線地區壁畫臨摹與推廣項目的重要學術成果。

本次展覽共展出111幅(組)壁畫作品,展出作品將全部捐贈給中國藝術研究院。

據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院長張見介紹,這一項目著重以古絲綢之路壁畫資源為核心,利用藝術手法和新技術手段開展繼承和創新工作以中外文化藝術互通的歷史和現實問題為導向,建構出“絲綢之路”壁畫的新價值和新范式。

臨摹時就地取材

貼近歷史環境

那些歷史悠久的壁畫殘片靜靜地依附在土黃色的泥板上。由於自然氧化、風干和人為破壞等諸多因素,壁畫不斷老化、剝落,上面的人物也大多不完整,面部模糊,依稀能從殘余部分看出原本的樣子。在展廳裡,不少觀眾於壁畫臨摹品前駐足端詳畫中的線條、色彩,人物的神態,驚嘆這批壁畫臨摹作品與原壁畫的相似性和精美程度。

為保証此次臨摹作品的真實性,盡可能還原壁畫原作,藝術工作者使用與原作相同的材料進行臨摹。比如,在壁畫的基礎層——“地仗層”使用當地材料﹔泥板的原料、繪畫的顏料均講求就地取材。這些材料來自敦煌、吐魯番、和田等多個壁畫原作所在地。此外,在此項目中,藝術工作者還以一比一的尺寸比例對大多數原壁畫進行了臨摹,以確保其貼近原作。

使用多種技法

力圖保持原真體現

隻有材料並不能使臨摹作品呈現出壁畫的“原汁原味”,還需配合科學的臨摹技法。2017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承辦了“中國古代壁畫摹制技法人才培養”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邀請了在壁畫藝術、材料分析、工筆畫創作等諸多領域卓有建樹的學者和藝術家擔任導師,對學員進行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據張見介紹,培訓包括集中授課和實地考察臨摹兩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導師講授“絲綢之路”壁畫的歷史概況、傳統臨摹方法,並運用新材料、新方法對現狀壁畫地仗和臨摹技法、傳統造像、傳統壁畫色彩等內容展開研究。在第二階段,學員分班赴各壁畫遺存區域進行考察及臨摹實踐,通過系統梳理“絲綢之路”沿線地區壁畫的歷史脈絡及風格演變,對壁畫進行色彩、圖像等信息的採集,進一步理解現狀壁畫的審美特質,鞏固培訓內容並直接作用於壁畫臨摹過程。

在具體的臨摹實踐中,參與者們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按照原壁畫制作的程序進行繪制,主要包括田野考察、查詢史料、制作地仗、起稿、繪制等5個步驟,其中繪制又包括線稿、上色兩個細分程序。在臨摹期間,參與者們還仿照古代壁畫制作的方式,以團隊為單位分工臨摹一幅壁畫,體驗古人創作壁畫的工序和方法。

在此次壁畫臨摹中,藝術工作者還使用了古代畫工在龜茲壁畫繪制過程中採用的“凹凸法”,對克孜爾石窟中的部分壁畫進行了臨摹。這種方法通過對排線疏密的組織、過渡達到了“身若出壁”的凹凸效果。此外,參與臨摹的藝術家們還採用單面暈染法臨摹壁畫中人物的肌肉,以極細的墨線勾勒其衣紋,達到了“屈鐵盤絲”的藝術效果,呈現出較為立體鮮明的人物。藝術工作者還使用了瀝粉貼金等中國傳統工藝還原壁畫中人物飾品的色彩,增加立體感和畫面感,同時又使用做舊工藝,使臨摹壁畫的顏色呈現出被時間侵蝕的樣貌。

此外,在表現方式上,參與臨摹的藝術家還採用了揭取法,能更好地表現原壁畫的質感和真實狀態。

據張見介紹,此次歷時5年的壁畫臨摹培養了具有較高水平的壁畫傳承、修復和創作人才﹔通過搶救性的臨摹工作為國家的珍貴文物做了研究備份﹔同時也為史學界提供了圖文史料。

項目已進行5年

仍處於“進行時”

5年來,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圍繞“一帶一路”科研規劃,開展了“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的藝術考察調研、學術研究、臨摹推廣等工作。

2016年,藝術工作者對“絲綢之路”沿線相關地區開展針對古代壁畫等藝術形式的考察,走訪考察了甘肅、新疆、四川等省份的十多個地區。同年8月,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與多所機構圍繞“敦煌美術學”進行合作。

2017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承辦了“中國古代壁畫摹制技法人才培養”國家藝術基金項目。2018年,“絲綢之路”沿線地區壁畫臨摹及推廣項目在新疆龜茲研究院啟動。迄今,藝術工作者已對新疆吐魯番,甘肅敦煌,新疆和田、焉耆等地區的壁畫遺跡進行了現狀臨摹。

目前,壁畫臨摹項目仍處於“進行時”狀態。今年夏季,藝術工作者團隊將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木薩爾縣北庭故城遺址開展臨摹工作。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5月24日 第 11 版)

(責編:鄭浦麗、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