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又正青春!濟南博物館越來越有“范”,多款文創成網紅

2021年05月19日15:05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原標題:最古老又正青春!濟南博物館越來越有“范”,多款文創成網紅

方寸之間,一覽千年。作為一座擁有9000年人類活動史、4600多年文明史、26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濟南是博物館成長的沃土。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的濟南熱鬧非常,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組織全市博物館精心策劃推出了“我從漢朝來之鏡中美人夏夜巡游”等數十項特色精品展覽和豐富多彩的文博活動。

近年來,各類博物館散落於現代高樓大廈間,這些“文化寶庫”不僅是歷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也因為城市“靈魂客廳”的身份,正越來越成為文旅融合和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10家博物館通過定級評估

一級館數量全省第一

“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博物館愛好者”王林打算認真做個“逛館攻略”。通過導航搜索博物館,他發現眼下濟南的“文化寶庫”星羅棋布、特色鮮明。

近年來,濟南加快推進各類博物館建設,博物館數量持續增長,已實現縣域博物館全覆蓋,群眾多元化文化需求不斷得到滿足。不僅數量增加,質量也在持續提升。

2020年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濟南推薦參評的11家博物館中有10家成功通過定級評估,包括新評定國家一級館3家(濟南市博物館、章丘區博物館、山東大學博物)、二級館2家(歷城區博物館、濟陽區博物)、三級館5家(濟南市萊蕪博物館、章丘區城子崖遺址博物館、商河縣博物館、山東省劉氏古鐘表博物館、山東自生堂年畫雕版博物館),91%的通過率和提質升級數量均居全省前列,一級館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各有各的魅力

有“顏值”更有“言值”

縱覽全市博物館,每一家都有鮮明的主題和特色,涵蓋非遺、民俗、錢幣、汽車、書信、匾額、玉器、鐘表、奇石、陶瓷、紅木、年畫雕版等。不少博物館還充分運用聲、光、電、仿生、圖板、模型、虛擬現實等技術,讓靜態的文物“立”起來、“活”起來,讓每一個參觀者置身其中,輕鬆愉悅地走入歷史之門。

“博物館日”這天,章丘區博物館是熱門打卡地之一。“以往去省市博物館比較多,但章丘區博物館是濟南現有4家國家一級博物館中的唯一一座區級博物館,好奇它的魅力在哪裡,所以過來看看。”一游客表示。

“先有平陵城,后有濟南府”,從后李文化到龍山文化,從夏商遺存到宋元明清,豐厚的歷史文化“家底”是章丘區博物館發展的底氣。今年五一長假前,館內洛庄漢墓展廳和危山漢墓展廳完成了提升改造,通過燈光的改造,漢王陵更顯神秘,尤其危山漢墓兵馬俑、洛庄漢墓出土的雞蛋、青銅錞於、鎏金弩機等“泉城寶藏”吸引大批游客目光。除了隔著玻璃看,觀眾還可以在“多寶閣魔牆”和“多媒體智慧展示屏”上360°任意把玩。

法國18世紀產的皮套鐘、英國制表人簽名的定制挂鐘、19世紀瑞士產貴族琺琅懷表……山東劉氏古鐘表博物館的故事在收藏圈廣為流傳。該博物館由劉氏五姐弟共同組建而成,館內陳列著自18世紀到20世紀晚期流入中國及國內自產的各類鐘表2800余件,包括座鐘、挂鐘、台表、懷表、手表五大系列,最大的兩米多高,最小的僅豆粒般大小。除了各類鐘表,聽一聽劉氏家族的收藏故事,也是必不可少的“逛館節目之一”。

山東自生堂年畫雕版博物館是一座建在高校裡的博物館,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以收藏、研究、保護、傳承中國傳統年畫雕版為主題的博物館。館藏以清代為主的年畫雕版(棠梨木雕刻)千余塊,各類年畫上萬幅,記錄了中國社會生活的人文風情,是研究中國民間美術、社會學、民俗心理學的資源寶庫,也是諸多美術愛好者的“靈感加油站”。

“潮范兒”加身

濟南的博物館們越來越青春

5月18日晚,濟南市博物館變身“國潮秀場”,一場“我從漢朝來之鏡中美人夏夜巡游”正在舉辦。來自山東藝術學院漢服社的小姐姐們身著齊胸襦裙、宋褙子、訶子裙等漢族傳統服裝走秀、起舞,可謂“窈窕淑女皆長袖善舞,雲堆翠髻且榴齒含香”。在簪娘工作坊中,還有指導老師手把手交給大家制作傳統發簪。

濟南市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為豐富市民夜間文化生活,在博物館日到來之際,他們結合正在展出的“網紅大展”《我從漢朝來——文物世界中的漢代濟南》,打造了這樣一場漢代文化盛宴,以期讓市民、游客更加生動立體地了解漢代文化,真正發揮博物館的教育性與文化性。

圍繞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濟南市各大博物館推出了一批主題突出的精品展覽。如濟南市博物館的《我從漢朝來——文物世界中的漢代濟南》《開天辟地大事變——中國共產黨建黨史圖片展》《古城輝煌——濟南歷史暨館藏文物展覽》,章丘區博物館的《石上千秋——章丘博物館石刻文物展》,歷城區博物館的《入畫染春煙——女性主題年畫精品展》等,同時還配套了“觸摸建筑肌骨,感悟漢代風華——古建筑模型制作手工活動”“傳承古法造紙術——奇妙花草造紙體驗”“古裝漢服巡游”等一大批線上線下體驗活動。

近年來,全市各博物館每年推出精品展覽近300個,開展社會教育活動千余場次,年均受益觀眾300余萬人次,各類主題陳列展覽屢創佳績。濟南市博物館的《曲山藝海基本陳列展覽》《古城輝煌——濟南歷史暨館藏文物展覽》《一曲書詞留余韻——濟南市博物館“曲山藝海”基本陳列》、章丘區博物館的《車馬威儀——危山漢墓文物展》《驚世漢王陵——洛庄漢墓文物展》先后入選全省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濟南市博物館的“博物館文化基層行活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黨員教育系列活動”、章丘區城子崖遺址博物館的“城子崖研學游系列活動”、章丘區博物館的“奇妙博物館之旅”和山東大學博物館的“不櫛進士”女性考古學者專題展社會教育活動”等先后入選全省博物館十佳社會教育案例。

為進一步發揮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博物館公共服務職能,濟南市文旅局還組織全市博物館策劃推出“雲上博物館”“掌上博物館”等系列線上展覽互動活動。經統計,疫情防控期間各博物館累計推出線上展覽50余個,互動活動50余期,線上館藏文物展示近200件/套,累計訪問量達160余萬人次,有效豐富了疫情防控期間市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拓展了博物館公共服務深度和廣度。

保護開發兩手抓

多款網紅文創讓游客“種草”

“這個圓尺實用又可愛,多買幾個帶回去送同學。”在章丘博物館內,一款名為“一刀圓尺”的文創產品讓不少游客“種了草”。

“一刀圓尺”以章丘區博物館館藏“錯金一刀平五千”銅幣作為文創藍本設計。在2020年首屆全國文化創意產品推介活動中,該款產品從全國137家參賽單位的358項千余件文創產品中脫穎而出,成為山東唯一一款入選100件(套)“全國百佳文化創意產品”的博物館文創。

讓文物“活起來”,除了保護傳承,開發文創產品是極為重要的路徑。近年來,濟南始終堅持保護和開發兩手抓。一方面,扎實開展公共博物館館藏文物修復保護工程,先后爭取可移動文物保護專項資金,開展文物本體保護、數字化保護、預防性保護等可移動文物保護項目22項,有效提升了館藏文物保護、研究和管理質量,為推動館藏文物合理開發利用打下堅實基礎。

另一方面,全市各級各類博物館高度重視文創產品開發,分別採取成立研發團隊獨立開發、與文創企業合作開發及授權開發等形式,以館內藏品為原型,著力打造集聚文化元素、創意構想、藝術水准、市場前景於一體的文創產品,截至目前,公共博物館已開發涵蓋茶具、文具、挂件、擺件、書畫、折扇、飾品等數十個種類數百種文創產品,初步實現了以文創產品承載泉城文化內涵、吸引社會大眾關注、激發保護傳承熱情、滿足文化消費需求等研發價值和意義。(程凌潤 張曉晨)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