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人民觀點)

——奮斗“十四五”,技能報國路正寬③

本報評論部

2021年05月17日09: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人民觀點)

高質量的職業教育體系,在為技能型社會提供人力資源支撐的同時,也將書寫更多“技能改變人生”的精彩故事

不斷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定能激勵更多勞動者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推動建設好高素質勞動大軍

在安徽安慶,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開辦“工學一體”訂單班等辦學新模式層出不窮,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水平不斷提升﹔在江西南昌,國家職業教育虛擬仿真示范實訓基地主體建設基本完工,設計規模可同時容納1萬名學生實習實訓﹔在重慶彭水,苗家刺繡、蠟染等領域的5位非遺傳承人進駐職業教育中心,將非遺技藝融入職業教育……如今,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相關改革舉措不斷涌現,職業教育不僅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未來的發展更令人期待。

現在,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經濟要靠實體經濟作支撐,這就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需要大批大國工匠。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從核心技術的研發實驗室,到重大工程的施工現場,從智能工廠的柔性生產線,到廣大鄉村的大棚農田,都少不了專業技能人才的辛勤付出,離不開職業教育的有力支撐。“十四五”時期,職業教育將在培養技能人才、服務就業民生、助推產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高質量的職業教育體系,在為技能型社會提供人力資源支撐的同時,也將書寫更多“技能改變人生”的精彩故事。

“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職業教育提出的明確要求。職業教育是培養能力的實踐教育,必須緊跟市場需求。江西贛州南康區素有“木匠之鄉”的美譽,擁有大量家具企業,近年來卻面臨家具產品升級、家具人才緊缺的狀況。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從中看到了機遇,與南康區政府簽署協議,共建南康家具學院,打造產教融合平台。學院學生還沒畢業,往往就被企業“預定”,實現了職業教育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雙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越來越多職業教育學校讓專業扎根產業、讓課程圍繞市場、把課堂搬進車間,確保學生學以致用,實現了從學校到企業的無縫對接。實踐証明,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職業教育才能迸發出更強勁的生機活力,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職業教育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職業教育學校的升級,也需要政府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投入力度,在全社會弘揚工匠精神,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社會地位,為職業教育發展創造更好環境和條件。從完善職業技術教育國家標准,推行“學歷証書+職業技能等級証書”制度,到深化職普融通,推進職業技術教育與普通教育雙向互認、縱向流動,再到謀劃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完善社會評價機制,一系列政策舉措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有力托舉。不斷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定能激勵更多勞動者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推動建設好高素質勞動大軍。

職業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職業技能,但不能隻停留在技術培訓層面,而必須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結合起來,不僅要讓學生有一技之長,更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精神和敬業品格。從焊造我國首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密封艙體的高級技師鄭興,到憑借驚人毅力戰勝傷病重返崗位的車工技能專家王尚典,再到世界技能大賽冠軍曾正超,從這些大國工匠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高超的技術,還有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中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我們定能培育出更多德技雙修的優秀技能人才,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勞動者素質的競爭。踏上新征程,必須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勞動者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增長新本領創造條件。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也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努力實現學以養德、學以增智、學以致用。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必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17日 第 05 版)

(責編:鄭浦麗、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