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一支由青島市領導、區市和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黨政考察團趕赴深圳,三整天、14個考察點,考察團通過進現場、進企業、進大廳,學先進、取真經。
此次調研掀起了青島“學深圳、趕深圳”的熱潮。兩年間,青島先后派出6批干部赴深圳體悟實訓,學習深圳的先進做法,取得顯著成效。青島干部的意識在轉變,能力在提升,更為重要的是由此帶來的“連鎖反應”,給青島帶來方方面面的變化。
“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更為激烈城市爭奪戰,青島學習進步的步伐必須更快更實。
5月11日傍晚,結束對成都的考察后,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率領青島市黨政考察團又一次來到深圳市考察學習,再次彰顯了青島學趕深圳的決心。
“要持續對標學習深圳,擴大交流合作,推動青島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發展,爭一流,上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趙豪志說。
過去兩年,深圳和青島兩座城市都有新變化,青島也有了學習的新思路、新訴求。從這一次安排的考察點來看,一天的行程涉及了數字城市、金融科技、文旅產業、創新企業等6個考察點,都是青島當下正在尋求破題思路的領域。
此行,時間緊、行程多,考察團成員一路走、一路看,一路交流感悟,一路觀點碰撞,一路暢談打算,收獲滿滿。這也讓我們對青島學趕深圳有了更多期待。
第一站:前海國際會議中心
看點:展示深圳抱負的窗口
“建筑就像一本打開的書,從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負。”
學深圳,首先要了解深圳的抱負。此次深圳之行,前海國際會議中心成為考察團親密接觸深圳的第一站。
作為深圳首個以舉辦會議為主的最大的會議中心,前海國際會議中心屬於“一會成名”。2020年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此舉行。
會后,這裡成為市民、游客的“打卡”聖地,每天到此拍照留念的市民絡繹不絕﹔
這裡成為深圳全新的“城市會客廳”,集展覽展示、國際交流等功能為一體。通過參觀“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展覽”,在實物與影像構筑的歷史長廊中深入了解深圳經濟特區40年來的發展歷程和奮進新時代、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取得的輝煌成就。
如何通過一座建筑展現城市抱負、城市精神?
前海國際會議中心積極發揮服務前海城市功能和產業發展的功能,不斷爭取舉辦重大主場外交活動,滿足日益增長的高端商務、政務、國際交流等需求,深度服務深港合作和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
深圳的城市抱負、城市精神,就在建筑所發揮的實際功能和作用中層層表露。
在青島,也有一座與前海國際會議中心歷史、定位、功能相近的建筑。2018年,作為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的主會場,青島國際會議中心也在會后成為了青島的城市客廳。如何更高水平的利用這一建筑,也是青島需要向深圳學習的閃光點。
第二站: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
看點:能感知、會思考的城市“大腦”
未來的城市該是什麼模樣?深圳在探索實踐中找到了方向——具有未來感和想象力的城市是“聰明”而“睿智”的,它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
這樣的城市肯定要有一個智慧“大腦”。
在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100平方米的高清LED大屏上,滾動顯示著這座城市經濟運行、生態環境、政務服務、城市治理等14個專題信息。全市82套系統、各部門100類業務數據、38萬多路視頻數據,已完成接入。
該中心掌握200多項城市生命體征監測一級指標,像能感知、會思考“大腦”一樣,指揮著智慧城市運行。
作為廣東“數字政府”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深圳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打造智慧深圳”的概念。經過長達十年的探索實踐,基於“最互聯網城市”的優勢,深圳以小切口推動服務大提升,在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深圳的目標不止於此。今年1月,深圳提出,到2025年,將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鵬城智能體,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和“數字中國”城市典范。
深圳探索的方向也是青島努力的方向。
從2019年明確提出打造“數字山東”引領核心區、“數字中國”建設示范區,到牛年第一會,趙豪志召集十部門研究“數字青島”,再到近日出台《數字青島2021年行動方案》,青島的城市數字化轉型步伐堅定而急迫。盡管在《2020中國數字城市百強榜》中,青島位居全國第七,但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數據共享交換機制、數據資源應用等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要學就向最好的學,在最關鍵的點位學。
考察學習的過程中,趙豪志提出,要認真學習借鑒深圳經驗,加快推進以5G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數據資源在社會治理、便民服務、公共安全、創新創業、產業發展等領域的賦能應用,加快數字青島建設,建設更高水平的智慧城市。
可以預見,未來,青島在智慧城市、數字城市的賽道學趕先進,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將是一個值得深挖學習的“寶庫”。
第三站:平安國際金融大廈平安科技中心
看點:金融科技的集大成者
站在深圳蓮花山頂的小平銅像廣場向南遠眺,在高樓林立的CBD中,接近600米高的平安金融中心大廈因其挺拔、鋒銳的姿態格外醒目。如今,這棟深圳第一、全球第四的高樓,不僅是這座城市的地標,也被視作深圳金融創新成果的精神象征之一。
如果說,中國平安是深圳金融創新最成功的樣本,那麼平安科技中心則是透視深圳金融科技崛起路徑的最佳窗口。
身處這座地標之中的平安科技中心,聚集了中國平安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態”戰略下的豐碩成果,集中展示中國平安內各專業公司和平安科技最前沿的科技孵化技術和實際應用產品。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背景下,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無科技不金融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
早在2013年,中國平安提出“科技引領金融”的目標,開啟綜合金融服務與互聯網金融平台深度耦合的時代。2017年底,中國平安確定了未來10年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態”的戰略規劃。並從科技賦能金融開始,中國平安逐步向醫療、房產、出行及城市各個領域縱深發展,“生態驅動”模式雛形初現。
正是擁有中國平安、微眾銀行、騰訊金科等一批全球領先的巨型的金融科技企業,才成就了深圳亞太地區金融科技領跑者的地位。
目光轉向青島。金融業是青島的支柱產業,同時,青島還肩負國家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國家金融科技應用試點的國之重任。
近年來,在金融科技的發展道路上,青島不斷探索,圍繞雲計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金融科技深度融合、服務民生、加強監管三方面持續發力,積極搭建金融科技服務支持平台,培育、引進金融科技企業。
盡管青島也培育出了一些在金融科技領域實現突破的金融企業,但無論數量、規模還是層級,都與深圳存在較大差距。在金融科技的生態體系打造上,也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距離考察深圳金融科技領域的集大成者,或給青島金融科技破題帶來新思路。
第五站:歡樂海岸
看點:文旅融合的新物種
於2011年8月開業的深圳歡樂海岸,是大運會獻禮和深圳的城市文化會客廳。自誕生之初,歡樂海岸就確立了高品質人文旅游、國際創意生活空間中心的項目定位,開創性地將商業街區、主題公園、文化體驗以及生態濕地融為一體,率先打造成全業態、全天候、全客群的創新文旅產品。
開門納客近10載,歡樂海岸牢牢佔據深圳文旅產業的“C位”。於深圳而言,它既是城市文化精神展示窗,也是城市美好生活體驗地,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了“城市文化客廳”的發展范例。
文化與旅游融合,文化可以走向“遠方”,旅游也會更有“詩意”。實際上,文旅不是簡單的文化+旅游,而是中國經濟內生動力的新物種。
作為全國創新高地,深圳最擅長培育創造新物種。
歡樂海岸的成功之處就在於通過構建層次豐富的商業與娛樂體驗空間,為消費者提供了一體化的城市共享空間,並為這座城市注入豐富的創意與文化活力,賦能城市文化與品位的升級,成為都市美好生活集合地。
從國內首創的都市文旅商娛綜合體,到運營周期內不斷有機更新,注入創新的文化消費場景,讓歡樂海岸始終保持生命力和活力。
歡樂海岸只是深圳文旅產業的成果之一。過往40年,深圳創造了與經濟奇跡一樣的文化奇跡,打造了多個成功的文旅消費項目,為全國乃至全球提供了可借鑒經驗。
青島與深圳同為風景宜人的沿海旅游城市,資源稟賦以及城市定位相近。令人贊嘆的是,深圳這座比青島更年輕的城市,絢爛的文旅產業幾乎是從一張白紙上繪就而成的,其成功經驗對青島來說更具現實借鑒意義。
2021年兩會,青島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點出了青島文旅產業發展的新路徑,包括發力精品旅游,整合提升浮山灣國際時尚商圈,鼓勵發展影視制作、演藝娛樂等文化產業。或許此次歡樂海岸一行,能為青島文旅產業發展開啟更多可能。
第四、六站:騰訊/華為
看點:深圳科技創新的行業標杆
“創新”是深圳這座城市最重要的“關鍵詞”——“全球創新城市”“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
40多年來,這座城市涌現出了一大批極具創新精神的標杆性企業,躋身世界500強的華為與騰訊就是個中佼佼者:依托5G,華為在信息時代行業“領頭羊”的位置當之無愧﹔因為QQ、微信,騰訊在即時通訊領域的“大佬”地位不容置喙。
考察團在騰訊
此次考察團來到這兩家知名大企業考察學習,尋找合作機會、開展招商引資自然是“頭等大事”,但除此之外,這兩家企業的管理方式、方法或戰略、思維、布局,對於政府部門來說也是完全可資借鑒的。
借鑒的關鍵詞聚焦在了“創新”二字上。
作為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之一,華為長期致力於研發投入,有效授權專利超10萬件,其中發明專利佔比超過90%﹔而騰訊則在不久前發布《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致員工信,宣布“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其用於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首期投資為500億元。
華為
注重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是深圳自主創新體系最突出的特色。在這裡,像華為、騰訊這樣堅持創新發展不動搖,在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中發揮主體作用的企業不勝枚舉,正是它們的共同努力,隆起了深圳這一創新高地。
深圳的堅持同樣是青島應有的堅持。考察時,趙豪志強調,要堅持創新發展不動搖,注重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強化產學研合作,圍繞產業需求,持續強化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關鍵技術攻關,促進產業升級、轉型發展。
當前,青島正梯次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壯大高新技術企業、推進高新技術企業上市,發力推動高企成為城市創新發展的“強引擎”。可以相信,踏著創新引領發展的時代節拍,一個活力十足、勢頭正盛的青春之島、創業之城就在眼前!
時隔兩年,青島市黨政考察團再赴深圳考察學習,看到了一個闖勁、創勁、干勁更勝以往的深圳,一個分秒必爭飛躍前進的深圳。學是一種狀態,趕是一個過程。隻要青島咬定目標,堅持對標學習這座先進城市,從一個又一個小切口入手,解讀深圳的發展邏輯和密碼,終將匯聚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文/觀象君 攝影/丘欣敏)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