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拐”蹚出幸福路 芝麻開花節節高

張代生

2021年04月29日09:43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春天的早晨,天剛蒙蒙亮,村中就響起了鐵拐聲,鐵拐移動頻率很快,砸得地上咚咚響。

鐵拐的主人,就是我要講的故事主人公,山東省泗水縣聖水峪鎮東仲都村黨支部書記李保玉。

17年來,李保玉的鐵拐聲天天如此,每天早早響起,天黑透才消失。在這“咚咚”的鐵拐聲中,東仲都村一年一個樣,17年大變樣。

李保玉。 李根攝

挑重擔 為兄弟爺們兒做點事

17年前,東仲都村還是一個“散亂村”“貧窮村”,9年換了11任書記。2004年“村村通”工程把公路修到各個村,由於當時的東仲都村沒有村支部書記,村子沒人管,所以聖水峪鎮60個村59個都通公路了,唯獨東仲都村沒有通。

時任泗水縣聖水峪鎮人大主任兼管區書記范寶貴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找到在縣城做生意的李保玉,動員他回村當支書,把村子搞上去。

李保玉,方圓臉,寬身板,因腿部殘疾,從小拄拐。農村路不好,長大后,為了結實用得時間長,就做了一副11斤半的鐵拐。

別看李保玉腿不好使,可腦子好使。刻字、扎花、制作牌匾都精通,生意做得紅紅火火,2004年時,年收入就達三四十萬元,是當地令人羨慕的“富裕戶”。

“回去吧,你有本事,帶領大家一起致富,多好啊!” 范寶貴勸李保玉。

“回村干支書有沒有工資?”李保玉問。

“沒有。”

李保玉猶豫了。

回去,意味著放下年收入幾十萬元的生意,當一個沒工資的村支書﹔不回去,心裡又像有根線被家鄉的山山水水拉著、拽著,吃不香,睡不著。

親戚朋友紛紛勸阻,母親和妻子更是竭力反對。

思考再三,李保玉還是決定回村。

“父親在村裡干了27年的生產隊長,我對這個村有感情。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是這個村養大的我,有義務為兄弟爺們兒做點事。” 李保玉道。

於是,李保玉把城裡的生意交給妻子打點,夾起大鐵拐,回到小山村,挑起了村支部書記的重擔。

東仲都村桃林。 李根攝

三把火 小山村脫貧致富

村子要發展,干部是關鍵。李保玉明白,要改變東仲都村,首先要增強班子的凝聚力、感召力。他請出原來的三任老書記,和黨員們一起找問題、解難題,理清工作思路、尋找發展新路。

古有徙木立信,如今村干部的威信何來?

拄著大鐵拐,李保玉開始走家入戶,他要聽聽鄉親們是怎麼想的。村中小路上,每天都能聽到李保玉“咚咚”的鐵拐聲。

聽老百姓的心聲,就要解決老百姓的問題。村裡積累的問題數不勝數,李保玉按輕重緩急一一甄別,能解決的當場解決,解決不了的,先放一放慢慢解決。

“這個書記說話算數。”

“靠譜。”

慢慢的,村民的心裡踏實了,對新班子信任了。

“鄉親們的心靜下來,就可以考慮怎麼發展了。”李保玉說。

要想富,先修路。新官上任三把火,修路,是李保玉燒的第一把火。

根據當時“村村通”工程政策,鄉鎮和村要各拿一部分配套資金,當時的東仲都村根本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村裡沒錢出配套資金,於是,李保玉決定自己墊資6.8萬元修路。短短30天,全長2150米的柏油路竣工通車,這把火,“照”亮了村民的出行路。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東仲都村既靠山又靠水,可是這些年山體開採嚴重,守著一潭清水,村民還要靠老天爺吃飯。

李保玉決定先封山保護山體,再治水,把龍灣湖的水引到山上去。

讓旱地變良田!是李保玉燒的第二把火。

為了改變東仲都村的面貌,他們要自力更生,自造良田。李保玉在爭取到縣水利部門和鎮政府資金支持后,仍有7萬元的缺口,於是,他與家人商議,又從自己家裡拿出7萬元,在縣和鄉鎮兩級政府的支持幫助下,建水囤、建堰壩、建水利配套設施、鋪設管道700多米,終於實現引水上山,不僅解決了500多畝耕地的灌溉問題,還讓村民吃上了甜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退耕還林,因地制宜發展林果業,是李保玉燒的第三把火。

多年養成的習慣使得村民隻願意種玉米、花生等農作物,不願意種果樹。李保玉再次出資購買果苗,由村裡統一栽種,統一管理。

有的村民還是不願意種,有的甚至故意讓樹苗死掉。為此,李保玉挨家挨戶地做工作。一天,李保玉忙到深夜回家,天黑看不清,跌進了溝裡,身上縫了十幾針。

這段經歷,李保玉的兒子李根至今記憶猶新。他說:“那時荒山沒有路,樹苗都是背上的山。晚上,父親就用塑料布搭個棚子,睡在山上。”

在大家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兩年時間,東仲都村就成了遠近聞名的林果專業村。果樹主要是桃樹、梨樹和櫻桃樹,僅林果業一項,村民人均增收300多元。每到春天,來賞花的人絡繹不絕。

到2016年,全村脫貧致富,沒有一個掉隊。

李保玉在介紹村中旅游景點。 包慶淼攝

謀新篇 走好鄉村振興路

從東仲都村脫貧那一刻起,李保玉就在思考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李保玉說,“既然是村裡的書記,我就有責任有義務,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

在縣委下派干部的幫助下,李保玉去沂源、濰坊考察櫻桃和百香果種植,到魚台考察木耳種植。回來,馬上開始整地建大棚。東仲都村多是山嶺地形,路窄坡陡,李保玉不管這些,拄著鐵拐,每天奔波在山坡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大棚櫻桃、百香果、木耳產業很快發展起來。

眼看著產業蒸蒸日上,李保玉卻高興不起來,缺乏管理人才,成了老大難的問題。

怎麼辦?

李保玉想到了兒子李根。

當時,李根在日照鋼鐵干調度,工作不錯,工資不低。為了能讓兒子回村,李保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費盡腦汁。

最終,父親說服了兒子,李根放棄了日照的工作,回村創業。

年輕人腦子靈、辦法多,回村不久,李根就成立了公司,利用電子商務,發展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帶動了全村60余人就業。

東仲都村有山有水,環境保護得好,村裡都是幾百年留下來的石頭房子,很適合發展旅游﹔而近年來,泗水縣委縣政府也把發展旅游產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一件大事來抓。採訪時,泗水縣委書記謝成海就親自做“導游”,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美麗鄉村建設情況。

李保玉早就瞄准了這塊蛋糕,他採取“借雞生蛋”的方式,依托優美的山水田園環境,為企業提供優惠的發展空間和條件,創新打造研學旅游基地。

作為“文旅+農旅”的融合,東仲都村建立了龍灣湖文創一條街,游客們可以選擇多項手工活動進行體驗,例如陶藝、木工、蠟染、手工豆腐等。

同時,以抗戰時期建設的五間學堂改建村史館,全面展示東仲都村的歷史概貌。

東仲都村變了!

小山村變美了,人氣旺了,村民的幸福感增強了!

今天的東仲都村,在綠樹掩映下,優美,安靜。

“2020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我們這裡吸引了7萬多名游客,月收入280萬元。”李保玉興奮地說。

沿著村中櫻花大道走,街道干淨整潔,沿途房屋、各色店鋪錯落有致,既保留了山村的傳統特色,也融入了現代文化設計理念。

“過去俺這個山村,都是小泥巴路,現在,水泥地鋪到了家門口,家家通上了自來水,廁所也改造了,山上到處是果樹。”村民趙洪友感觸頗多。

老黨員王衍香今年84歲了,她把記者招呼到她家裡,說要“講講心裡話”,“我是看著這個村子一天天變化的。過去村民一年收入不到2000元,現在平均每人9000元,一不愁吃,二不愁花,變化太大了。”

東仲都村的發展變化,受到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重視和贊揚,李保玉和東仲都村也獲得了多個榮譽。

2018年,東仲都村被列為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片區。

2021年,經山東省推薦,東仲都村成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監測點,為山東省3個重點村監測點之一,“姥姥家民宿”成為全國鄉村民宿監測點。

東仲都村文創街。 張代生攝

顯擔當 百姓受益才是天大的事

今年3月20日,對於東仲都村來說是重要的一天。這一天,當了17年村黨支部書記的李保玉,主動向鎮黨委提出讓年輕人接替自己,將東仲都村發展的“接力棒”傳遞下去。

李保玉表示,17年前,東仲都村需要一個能治村的人﹔17年后,村子發展充滿活力,但自己柱著拐的身體每況愈下,在此情況下,鄉村振興需要一個思想新、有闖勁的年輕人。

“回來好,他不管家太久了。”對此,李保玉的妻子張如英說,“從一開始干支書,就又舍家又舍孩子又舍買賣,我心裡真是不願意!那時,村裡沒什麼收入,他都是從家裡拿錢。我心想,他願意為老百姓干點事兒就支持他吧,他那麼難,我再不支持他,就太難為他了。可他對自己的孩子太嚴了,我那老大上大學的時候,一個月隻給600元,現在想想都疼得慌!”事過多年,一提這事兒,張如英仍然幾度哽咽。

李保玉有兩個兒子,在他出任村支書時,大兒子李根11歲,小兒子才四歲。他的家在縣城,每天早晨5點多,就開上小三輪奔東仲都村了,往往是深夜十一二點,才回到縣城的家。

17年!

兩個孩子幾乎見不到自己的父親,更別提疼愛了!

家,這個重擔,完全落到了妻子張如英一個人身上。她不僅要操持生意,還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同時還要經常編“故事”,怕兩個孩子和父親生疏。

“你怎麼看你的父親?”記者問李根。

“從兒子這個角色看,父親為家庭付出得太少了!整整17年,父愛,對我們來說是空白的。從一個村民的角度看,他為村裡做了太多的好事。我開始創業時,也需要錢,他把錢給我不行嗎,為什麼都給到村民那裡?因為,他是村支書,不能為我一個人著想,隻能為全體村民著想。”

李保玉不善言辭,臉上透著剛毅和堅定,可是,當他談到孩子時,這個剛強的漢子落淚了。他哽咽道,對家庭是有虧欠的,尤其是小兒子,從四歲開始就沒管過。

“但是我不后悔,人活這一輩子,就要干點事兒,隻要認准航向就要堅持做下去,老百姓受益才是天大的事!”李保玉說。

三月末,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拄著鐵拐,李保玉再次來到山上,看著鮮花簇擁著的東仲都村,信心滿懷。

“黨的好政策讓我們過上了好生活。我們要利用好山好水好的條件,走好鄉村振興路,讓鄉村更美,村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李保玉說。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