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工會:“四輪齊驅”造就“工匠軍團”

2021年04月25日11:14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煙台4月25日電 今年,山東恆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職工欒會光被評為第三屆“齊魯大工匠”,成為煙台市第三位獲此殊榮的優秀匠人,煙台也因此成為山東連續三年培育出“齊魯大工匠”的唯一市。這是“煙台工匠”建設工程實施后諸多成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煙台市總聚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產業工人隊伍,精心組織實施“煙台工匠”建設工程,通過技能競賽、師徒幫帶、工匠基地、崗位練兵“四輪驅動”,深耕厚植育才成才的土壤,傾力打造和拓寬優秀工匠展現才能、施展絕技的舞台。據統計,全市先后培育2名全國行業大工匠、3名“齊魯大工匠”、8名“齊魯工匠”、40名“煙台大工匠”“煙台工匠”,涌現出3300名“校園小工匠”,企業工匠達萬余名。目前,煙台工匠工程建設已納入全市“十四五”規劃。

技能比武賽出一批。緊緊圍繞現代海洋、裝備制造等八大主導產業,持續開展“百萬職工大閱兵、十萬精英大比武”活動,堅持“以賽促學、以練促賽”,層層設立工匠擂台,形成“基層有比武,層層有選拔,市區有大賽”的職工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孫志輝、姚海錦等一大批職工,正是通過層層技能競賽選拔脫穎而出,當選齊魯大工匠、煙台大工匠。去年以來,煙台市總在45個行業舉行126個工種的市級決賽,帶動基層開展技術比武大賽萬余場次,帶動50萬人次學技能、強素質、勇創新,120名職工獲得市技術能手稱號,為工匠人才隊伍培養儲備了大量“種子選手”。

師傅幫徒帶出一批。以工匠孵化工作室和勞模創新工作室為主陣地,經驗豐富的工匠作為排頭兵,手把手教學青年職工,苦練技能本領,把工作室變身“傳、幫、帶”的“工匠課堂”。通用東岳基地建立由工匠大師領銜、工廠總監牽頭、工程專家指導的三位一體“工匠創新工作室”,先后培養29名高精尖人才、38名車間工匠。目前,全市2400多個工匠孵化工作室和勞模創新工作室共完成技術革新7869項,開發新產品4625項,推廣應用新技術2836項,不僅有力地推動技術創新,也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和人才支撐。

工匠基地孵出一批。煙台市總出台工匠孵化基地管理辦法,充分利用大型企業、技工(職業)院校和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優勢資源,命名挂牌70家“工匠孵化基地”,每個基地可獲10萬元經費補貼,用於完善實訓裝備、開展技能培訓,大大拓展了工匠培育渠道體。煙台汽車工程學院高標准建成集教學實訓、社會培訓、產品生產、技能鑒定、科技研發、成果推廣於一體的綜合性實訓基地和工匠孵化基地,年培訓3000人次以上,其中高級工以上培訓佔25%以上。目前,各基地共計培育高技能人才10萬多人次,形成了車間、企業、職業院校、區市梯次培育、無縫銜接的工匠培育體系,成為助力自主創新、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器”和“動力源”。

崗位建功練出一批。廣泛組織基層工會圍繞企業創新轉型、產業升級、提質增效、節能減排,開展“五小”競賽、合理化建議“金點子”征集、疑難問題揭榜攻關、先進操作法總結推廣等活動。全市廣大職工立足崗位,刻苦鑽研,掀起了人人參與創新、善於創新、勇於創新的熱潮。持久鐘表員工史亞萍就是其中優秀代表,她20余年如一日,堅持崗位創新,由一個普通技術人員成長為全國首批輕工大工匠。目前,全市先后成立創新小組9000多個,吸納創新骨干6.8萬人,參與創新職工20多萬人次,選樹各級全員創新企業、創新型班組、先鋒創業模范崗600多個,3家企業入選“山東省全員創新企業”。(邢成剛 崔力元)

(責編:公雪、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