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優良生態,謀定長遠發展。淄博——

用產業組織理念重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2021年04月14日09:06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用產業組織理念重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淄博是有著百年工業史的重要工業城市,聯合國分類的41個工業大類中有39個已經實現規模化發展,90多種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有率排名前三。然而,這座工業重鎮也面臨著產業層次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品體系不完整、產業鏈條偏短、轉型升級壓力巨大等待解難題。淄博市委認真研判國際國內經濟發展趨勢,科學提出了“緊盯前沿、打造生態、沿鏈聚合、集群發展”的產業組織理念,直指老工業城市舊動能疲弱乏力、新動能成長緩慢的痼疾,通過“六大賦能”“十二大攻堅行動”,著力做好提升改造傳統產業、打造新經濟業態的“優”“擴”兩篇文章,通過“拉長度”“提高度”“增厚度”,為淄博高質量發展奠定長遠穩固的發展基礎。

今年前2個月,淄博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1%,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1.6%。38個行業大類中有34個行業累計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達到89.5%。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4億元,增長23%,其中入庫稅收收入增長25.9%。從統計數據看,淄博多數指標呈現較高增速水平,供需關系明顯改善,市場活力不斷增強,經濟運行實現開門紅。

老樹新枝沿鏈布局高端產業群

4月8日,位於淄博市臨淄區的天辰齊翔100萬噸/年尼龍新材料產業基地機器轟鳴,各項目部正在加緊建設。這個總投資規模達200億元的項目達產后,將一舉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填補國內技術和產業空白,年可實現營收95億元,利潤19億元,帶動當地1500人就業。

臨淄區委書記朱正林說,這個項目是在對比國內大大小小近20個化工園區后,最終選擇落戶臨淄的。臨淄區是化工大區,但位於產業鏈和價值鏈頂端的企業不多,大都是原料供應商。淄博市委提出的產業組織理念,幫助臨淄區雙招雙引確立了精准目標。

天辰齊翔100萬噸/年尼龍新材料產業基地正是落地之舉。其主要產品己二腈是PA66(俗稱尼龍66)生產的關鍵中間體,系信息等行業的關鍵原材料,目前完全依賴進口。臨淄與投資方之所以能“看對眼兒”,淄博即將成為首個採用我國自有技術開創己二腈工業化生產的地區,從落實市委產業組織理念的角度看,有其必然性:一方面,淄博是國內化工新材料產業鏈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完全滿足己二腈和尼龍66項目所需的各種原料及配套,與這個項目一牆之隔的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丁二烯、丙烯和氫氣等是己二腈的主要原料,通過管道運輸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時,還可降低運輸風險﹔另一方面,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發展生態也是促成這個超級項目的重要原因,從最初的淄博市主要領導帶隊登門拜訪,到項目落地后積極強化項目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各種資源保障,“快決策、快執行、快突破、快見效”的“淄博速度”,讓淄博在這場爭奪戰中拔得頭籌。

齊翔騰達董事長車成聚略顯神秘地對記者說:“知道我為什麼把原定6年‘再造一個新齊翔’的目標改成3年嗎?就是看到市委的產業組織理念把脈准、藥方准。方向對了,我們信心倍增!”

老樹發新枝。臨淄區圍繞齊翔騰達、天辰等骨干企業進行招商,落地了一批好項目、好企業,形成了碳四、聚氨酯和尼龍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鏈條。2021年,臨淄延伸碳三、碳四產業鏈,布局了丙烷脫氫、聚氨酯新材料等總投資840億元的24個項目。

扭住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變量,在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看來,還得以創新要素為帶動、以生態打造為核心、以龍頭核心企業為帶動、以資本股權為紐帶,實現產業的鏈式集群發展。沿鏈聚合、集群發展的理念,讓淄博上下加快了精准“雙招雙引”的步伐。同時,“圍繞一個科創產業、確定一個園區承載、引進一組產業基金、組建一支專業團隊、制定一套個性化政策、創設一個產業展示中心”的“六個一”平台招引新機制,淄博市逐步實現招商模式向專業化、平台化轉變,各區縣和功能區依托各自產業優勢和資源稟賦,積極構建主導產業鮮明、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配套拉動的產業生態圈,集群發展初見成效。

2021年,淄博市按照新的產業組織理念籌劃重大項目440個,總投資5100億元。與去年相比,新開工項目數量、總投資、年度計劃投資分別增長38%、15%和13%,“四新經濟”項目佔比66%,同比提高了10個百分點。沿鏈補鏈項目佔全部工業項目的45%。項目數量、投資規模、科技含量都上了一個新台階,這些項目的實施將為淄博培育新動能提供強力支撐。

躍然紙上的數字,正是淄博為未來崛起積蓄的蓬勃力量。

換道超越“新賽道”跑出轉型“加速度”

4月8日,記者來到淄博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造訪新恆匯、兆物網絡、信通電子等業內知名的龍頭企業,卻接連吃了閉門羹:這些企業已經進入IPO輔導階段,處於上市靜默期。

雖採訪受阻,記者卻為園區發展欣喜。產業園內的新科實業(TDK)等正在熱火朝天建設的6個高端產業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產值232億元。

如今,園區立足打造MEMS、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儀器儀表等優勢產業鏈和產業聚集區,可為入園企業及高層次人才提供設計、研發、中試、孵化、產業化等功能為一體的科研產業化綜合服務,園區實行“園區管委會+運營公司+產業基金+N服務”的創新管理體制,與清華同方、北航大學科技園等國內知名機構合作,共同建設了國家級電子信息科技企業孵化器、MEMS研究院等十多個創新創業平台,通過實施“專家委員會+研發平台+專業公司+基金”的招商機制,集中招引具有重要引領帶動作用的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大項目、好項目。目前,已有100余家企業入園發展,IC卡封裝測試和醫院智能護理通信領域的產能及銷量居全國首位,為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園奠定了扎實基礎。

“這裡的資源和政策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沃土。”山東佰測傳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進駐MEMS產業園的企業,總經理丁立新回憶,當初正是看中了園區國家級電子信息科技企業孵化器、MEMS研究院等平台的科技優勢和淄博高新區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完備的產業鏈條。

不僅如此,22公裡外,東岳集團150萬平方米質子膜一期工程和雙向拉伸膜智能化生產線及配套材料項目生產正常,離子交換樹脂擴建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已與國內50家氫燃料電池汽車及其配套企業簽訂合作意向。

隨著美國空氣化工氫能綜合利用加氫站等多個氫能相關項目的簽約落地,一座氫能生產應用標杆城市已見雛形。

城市未來,始於遠見。“我們在優化升級傳統產業的同時,也開啟了新經濟發展的‘超級賽道’,著眼未來,為城市未來發展搶佔新賽道、布局新產業、培育新動能。”江敦濤說。

去年10月18日,淄博市召開新經濟發展大會,提出要打造工業互聯網、智聯汽車、人工智能等11條產業“新賽道”和35條“子賽道”,並公布了全市28個首批新經濟應用場景發展方向和50個首批新經濟發展重點項目。

淄博緊盯前沿,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作為轉型發展的突破口,發揮在配套方面的比較優勢,引入吉利、五菱、奇瑞等一批龍頭企業和上下游產業鏈項目。目前已布局落地新能源商用、乘用車產能20萬輛,無人駕駛、氫能等產業已在國內具有領先優勢。

今年以來,淄博新興產業實現高速增長。1-2月,淄博市“四新”產業投資增長48.9%,快於全部投資增速19.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投入力度加大,1-2月兩行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75.2%、30.5%。

用平台化、生態化的思維,更好地去打造一個高質量的營商環境﹔按照“緊盯前沿、打造生態、沿鏈聚合、集群發展”的新理念,營造出一個企業家創新、創業良好的生態圈。這是淄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要經歷的“必修課”。

當前,淄博市正在深化金融賦能,大力優化金融發展生態,已初步構建起覆蓋“四強”產業和重點行業的產業基金群。截至目前,淄博市累計發起或參與設立新舊動能轉換基金40隻、總規模近1000億元。通過基金招商,鏈接了更多資源和要素,吸引優質企業和項目落地發展。

2021年,淄博還將深化與億華通、港科大、華為等頭部企業和高端研發機構合作,分行業、分領域遴選形成一批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示范應用場景,打造燃料電池汽車及固體燃料電池創新應用示范城市、自動駕駛全域開放標杆城市、中國產業算力中心。

在新經濟的超級賽道上,淄博這座正在重塑產業發展格局、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的城市,已經長出了新的希望,蔓延成支撐城市發展的“四梁八柱”。(馬景陽 劉磊 楊淑棟 張偉 徐浩)

(責編:邢曼華、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