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高速看山東|31年“濟青路”見証山東之變

2021年04月11日08:44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從山東省首條高速公路到首條智慧高速,31年“濟青路”見証山東之變

黃金通道將有更聰明“大腦”

八車道濟青高速航拍圖。

從0到7473公裡,從機耕農路到公路成網,高速公路見証了山東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人民生活的巨大變遷。如今,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已遍布齊魯大地,向著無數個燦爛遠方延展而去,山東高速的發展也從裡程長拓展到了品質高、內涵豐富,山東第一條高速公路——濟青高速的31年變遷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4月初,記者在濟青中線項目現場看到,人歇機不停,項目部正全力推進項目建設。2020年6月,繼濟青北線、南線后,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濟青中線正式開工建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條濟青線是山東省首條新建智慧高速項目。

山東高速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濟青中線按照“全天候通行、全路段感知、全過程管控”的目標,通過人車路協同、雲平台+人工智能、信息化管控等手段,打造成為集“智能管服、快速通行、安全保障、綠色節能、車路協同”為一體,在全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智慧高速示范項目。

然而在30多年前,濟青間隻能靠一條寬窄不一、穿越村落的308國道通行,單程就得大半天。1990年,濟南至青島高速公路正式開工修建,拉開了山東高速時代的序幕。作為山東第一條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建成的道路,濟青高速全面應用菲迪克條款,即投資者、施工單位、工程技術監督人員相互獨立,適應全新的管理模式在當時也是一大挑戰。據當年的建設者回憶:“當時修路幾乎所有設備都是進口設備,操作人員還要專門去國外培訓才會使用,很多技術標准和參數也來自國外。”

1993年,濟青高速正式建成通車,成為山東名副其實的“黃金通道”,依賴其便捷通達性而催生、發展、壯大的企業、產業不在少數。

以此為開端,山東開啟了“基建”的高光時刻:1999年7月,京福高速公路濟南段建成通車,山東高速公路總裡程率先在全國超過了1000公裡。1999年至2008年,山東的高速公路裡程連續10年領跑全國,位居第一。“山東的路、廣東的橋”這句耳熟能詳的順口溜也從此傳播開來。

隨后發展的數年中,濟青高速見証了山東經濟的快速發展,最直觀的體現便是四車道的高速公路已無法滿足通行需求。2016年,濟青高速開始了四改八的拓寬之路,更多前沿的自主創新技術得到了應用,綠色、智慧、科技等元素在新濟青上處處留痕:全程基本機械化,施工現場鮮有工人身影﹔老路拆卸下的材料實現100%再生利用。

今年清明假期,八車道的濟青高速暢行無礙,濟南青島可實現3小時直達,沿海與內地、內陸地區與青島港連接更加緊密。

從借助外力到自主創新,從單純修好一條路到把路修得智慧、綠色、科技感十足,從鋪設一條通道到提供美好的出行體驗,沿著濟青高速一路採訪,記者看到的也是山東這些年發展的縮影。如今,“濟青”正在時代發展中,走向更寬廣的未來。(常青)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