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經濟圈打造“研學旅行共同體”

2021年04月02日19:02  來源:齊魯網
 
原標題:省會經濟圈打造“研學旅行共同體”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為傳承和保護黃河文化,完善我省研學旅行產業鏈,搭建共商共建、共創共享平台,4月2日,由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山東省旅行社協會承辦的山東省會經濟圈暨沿黃九市研學旅行座談會在濟南召開。會上成立了山東省會經濟圈研學旅行促進會,並發布首批10條山東省會經濟圈研學旅游線路和首批21個研學旅行目的地。

微信圖片_20210402155324.jpg

  現場,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辦公室副主任馬駿、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閆險峰為山東省會經濟圈研學旅行促進會與山東省會經濟圈研學旅行研究中心揭牌。山東省旅游推廣中心主任遲鈺爭為首批專家頒發專家聘任証書。

  “研學旅行共同體”成立,發布首批十條研學旅游線路

  省會經濟圈以濟南為核心,與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周邊6市共同組成,承接產業轉移和做強北方經濟的重要使命。借素質教育之東風,植豐富資源之基礎,山東省會經濟圈研學旅行促進會應運而生。

  在談到促進會成立初衷時,山東省旅行社協會秘書長姜俠這樣表示,“致力於促進省會經濟圈研學旅行事業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匯聚各方資源力量,搭建政府與企業橋梁,保障青少年素質教育高質量運行,形成產業共興、市場共建、社會共享大格局,推動省會經濟圈研學旅行的國際化。”

  記者了解到,促進會是由省會經濟圈政府、協會、企業、院校、研究所、媒體等共同參與組成的研學旅行共同體,邀請了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濟寧、菏澤九市地旅行社協(分)會和研學旅行協會,多年主營研學旅行業務的旅行社,和已獲國家、省、市級榮譽的研學旅行基地,共計25家會員單位和組織。山東省旅行社協會秘書處為促進會的常設機構。

微信圖片_20210402154301.jpg

  會上,姜俠發布了首批10條山東省會經濟圈首批研學旅游線路,10條路線分別以水滸梓裡、中共舊址、紅色基因、科技魅力、時代先鋒、自然生態、聖人蹤跡、重溫抗戰路、齊國歷史、陶琉文化、非遺文化等主題打造,同時公布了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等首批研學旅行目的地21個。

微信圖片_20210402155242.jpg

  發布三年計劃,助力構建研學旅行創新示范區

  為切實服務我省中小學研學旅行事業高質量發展,山東省會經濟圈研學旅行促進會制定了明晰的路徑。座談會上,山東大學旅游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孫平發布了促進會未來三年的工作規劃,明確提出四大任務和十大目標。

  其中,四大任務包括,構建研學旅行區域生態圈,以形成圍繞研學旅行布局的政策鏈、金融鏈、創新鏈、人才鏈、信息鏈等要素供給保障體系,促進研學旅行市場整體提升,初步形成研學旅行全域共建共享共創區域生態圈﹔打造一批知名研學旅行品牌,使之建設成為山東省綜合性研學教育核心基地,發展成為國內研學旅行開創性區域品牌示范區﹔培育一批研學旅行高技能人才,基本建立“政、協、企、學”共建共創共享的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建設成為全國研學旅行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培養示范區﹔創新研學旅行市場研究范式,打造“省會研發+周邊轉化”模式,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建設成為山東省乃至全國研學旅行創新示范區。

微信圖片_20210402154435.jpg

  十大目標包括,提升研學基地(營地)質量、開發研學旅行線路、創新設計研學旅行課程、培育研學旅行人才、開展研學旅行社認定、優化研學導師隊伍、強化研學安全管理、共建人才培養基地、衍生研學文創產品、培育研學金牌導游十個方面。

  在談到研學旅行線路時,孫平表示遴選的標准為,各具特色、安全適宜、示范引領,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成長空間,發揮省會經濟圈研學基地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將研學旅行打造成為山東省旅游業、教育業特色亮點產品。”

微信圖片_20210402154305.jpg

  為豐富研學文化體驗內涵,做到“研有所得”,孫平表示,促進會將加強文創產品設計和研發投入,深入挖掘省會經濟圈優秀文化元素,激發文化傳承創新活力,將文創產品的“言”(色彩、線條、紋飾等形式)、“象”(造型、意象等形象)、“意”(形而上的哲學意蘊)與研學主題及線路相結合,形成一批高知名度高市場價值的優秀研學文創IP﹔通過跨界合作、品牌聯合、新媒體營銷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研學文創銷售網絡,做大研學文創市場。

  促進會為保証高質量運行和可持續發展,依托山東大學旅游產業研究院的專家智庫資源,成立了山東省會經濟圈研學旅行研究中心,特聘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副院長肖樹青、山東大學旅游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孫平、山東旅游職業職業學院科研處處長宋斐紅為促進會首批專家成員,山東省旅游推廣中心主任遲鈺爭為首批專家頒發專家聘任証書。

  研學大家談:

  讓研學旅行回歸教育屬性

  近年,研學旅行成為文化、教育和旅游跨界領域的熱詞,但在蓬勃發展之下仍需規范。

  在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副院長肖樹青看來,研學旅行市場紅火的背后,還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缺一不可,建議促進會與教育部門對承辦機構嚴格把關,提供優秀課程,引導和規范市場。

微信圖片_20210402155235.jpg

  2017年成立的濟寧市研學旅行協會是山東成立最早的研學旅行協會,該協會由教育機構、博物館、人文歷史保護單位、學校、培訓機構、旅行等自願加入。在座談會上,濟寧市研學旅行協會會長楊岩介紹,協會在創建之初,為了有章可循,首先起草了研學旅行章程,加強制度化管理。並堅持摸清家底,務實推進,每年對濟寧研學基地進行調研,形成報告供相關單位參考。搭建優質平台,加強行業跨界聯合,與高校等教育機構簽訂人才培養協議。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協會發布了全國“研學旅行導師”師資公益培養計劃,成立“教育部社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i-家庭教育實驗室研學旅行公益講師團”,計劃在三年內(2019—2021年)公益培養三萬名合格的“研學旅行導師”。為了加強橫向聯系,協會成立之初同步成立旅游研學研究院,參與制定相關政策。“研學旅行是新興市場,研學協會的目的配合政府,彌補研學旅行在推廣中的不足,團結相關產業,提升研學旅行的標准化、規范化,助推研學旅行健康、有序發展。”

微信圖片_20210402155347.jpg

  記者了解到,未來在設計研學旅行課程方面,將以教育行政部門為主導,以校外研學機構為依托,共同構建研學旅行課程化教育體系。多年在一線指導學校開展研學旅行工作的濟南市教育局基教處副處長李燕燕表示,研學旅行線路與目的地的發布,是研學旅行的創新與體系化的舉措,在建設研學旅行一盤棋大格局上做了積極探索。

微信圖片_20210402154253.jpg

  此次座談會核心內容是探討省會經濟圈研學旅行的健康發展,濟南作為省會城市,將發揮核心帶動作用。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閆險峰表示,“如何讓研學旅行健康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可以用八個字概括,共創、共建、共治、共享,要集政府、協會、企業,甚至個體的力量共同推進。令人欣喜的是,在今天三年計劃之中,省會經濟圈的健康發展態勢呼之欲出,相信隨著一批批基地與線路的發布,研學旅行將成為省會經濟圈文旅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引擎。”

  相關鏈接

  首批省會經濟圈研學旅行目的地名單(首批21個)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濟南古城、印象濟南 泉世界、宏濟堂中醫藥文化產業園、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山東力明藝術宮、齊文化博物院、周村古商城、博山陶瓷琉璃藝術中心、岜山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曲阜三孔景區、曲阜儒家研學旅行基地、泰山景區、樂陵冀魯邊區革命紀念館、中國 德州董子文化街、東阿阿膠景區、杜受田故居、孫子文化園、黃河口生態旅游區、黃河口知青小鎮、水滸好漢城

(責編:公雪、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