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退費引發多起訴訟,法院訴前調解化解群體性糾紛

2021年03月29日20:22  來源:大眾報業
 
原標題:健身房退費引發多起訴訟,法院訴前調解化解群體性糾紛

  讓消費者辦了會員卡、充值卡后,商家卷錢跑路,消費者解決無門自認倒霉的事情常有發生。這既侵害了老百姓的權益,又敗壞了社會風氣,甚至逐漸成了一個扎手的難題。近期,李滄區人民法院通過訴前調解,強化訴源治理,成功為75名健身卡退費糾紛的消費者捂住了“錢袋子”,並且敦促健身機構對其他近500名會員做好參照處置。為這道社會難題的破解,提供了可借鑒的選項和路徑。

  今年3月4號,李滄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審核網上立案材料時,發現有兩起因健身機構會員退費引發的糾紛,與當事人溝通后得知,准備起訴的還有73人。更加不容忽視的是,在涉案健身機構辦會員卡的消費者多達500多人。“這樣的案子不僅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兒,而且還有潛在的大批量群體性訴訟風險,決不能等到所有人都起訴后再處理。”該院立案庭庭長韓繼升獲知情況后,立即向院裡作了報告。經研判,該院迅速制定方案,按照“解決一案、消解一批”的思路,將案件轉入訴前調解程序,由特邀調解員及速裁法官立即跟進調解,努力把糾紛解決在訴前,減少群眾維權的成本。

  考慮到這件事涉及人數較多,為防止矛盾激化影響穩定,法官和調解員一方面保持與申請立案的當事人進行聯絡溝通,耐心釋法明理,安撫急躁情緒,並由他們及時向其他有起訴意向的群眾傳遞好事情正在解決的信號。另一方面,想方設法經多種渠道與健身機構的負責人取得聯系,對其反復勸導言明利害。3月11日,該負責人來到法院表達了解決意願,但也向法官倒了倒他的“苦水”。原來,這家健身機構2019年開始經營,還沒營業滿一年就遇到了疫情,生意大受影響。好不容易等到疫情得到控制,經營場地又要被征收。因為補償問題沒有和產權人達成一致,健身房被斷水斷電,隻能關門歇業。辦卡會員要退款,自己不是不想退,只是虧本沒錢。現在正和產權人談賠償,已經有了一致意見,賠償款到位就退費。

  了解到上述情況后,3月18日,調解員組織現場調解,促使雙方在相互理解、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了健身機構在1個月內退費的調解協議,並當場進行了司法確認。同時,敦促該健身機構主動聯系其他73名准備起訴的會員,逐一明確退款額,現已全部達成和解。健身機構還承諾,后續其他會員如需退費,也將參照處理。至此,僅用十余天的時間,一批潛在的群體性糾紛得以在源頭圓滿化解。

 “當下,我們正在進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教育整頓的實效,應當落腳在公平公正的執法辦案上,彰顯在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事上。對此,我們將進一步完善訴前調解機制,深入參與和推進訴源治理,不斷滿足群眾的新需求新期待,切實把糾紛化解在源頭、讓問題解決在萌芽,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李滄實踐,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李滄、平安青島作出積極貢獻。”李滄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永奎說。(肖芳)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