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2021年03月29日10: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202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圖①:浙江余姚井頭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區的考古基坑。

圖②:寧夏彭陽姚河塬遺址出土的饕餮紋象牙梳篦。

圖③: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出土的彩陶。

圖④: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唐代烽燧遺址出土的唐代漢文文書。

圖⑤: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出土人形像金箔。

圖⑥:湖北武漢黃陂區郭元咀商周遺址出土的陶器。

浙江余姚井頭山新石器時代遺址

8000多年前我國東南沿海首個貝丘遺址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孫國平

井頭山遺址位於余姚市三七市鎮三七市村,2013年發現,是河姆渡遺址發現近50年以來、在余姚發現的又一處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對該遺址進行發掘。

由於遺址文化堆積層距現地表5至10米,屬於被海相沉積覆蓋的低海拔埋藏環境,發掘之前由工程部門建設一個圍護發掘區的鋼結構基坑。

發掘出土露天燒火坑、食物儲藏坑、生活器具加工制作區等聚落遺跡,出土遺物按性質分為兩大類:一是人工利用后廢棄的大量動植物、礦物遺存,動物遺存中最多的是海生貝殼,其次是各類漁獵動物骨骸,屬鹿、豬、狗、水牛、海魚等﹔植物遺存中最多的是廢木材和儲藏坑中的麻櫟果、橡子、桃核、炭化米等。

二是陶器、石器、骨器、貝器、木器、編織物等人工器物達400多件。陶器,器形有卷沿敞口釜(飾繩紋、方格紋)、支腳、平底盆、圈足盤、紅衣陶深腹罐、杯、碗、壺、拍等。石器較少,器形和工藝簡單。貝器共出土數十件。木器有槳、矛、柄、雙尖頭棍、碗等上百件。出土有筐、簍、籃、席、扇、魚罩、漁網殘塊等。

井頭山遺址是浙江省和長三角地區首個貝丘遺址,距今8300至7800年,是中國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典型海岸貝丘遺址。出土遺存和所處地理環境表明河姆渡文化直接來源於寧波沿海地區。

點評:該遺址的發現和發掘,是研究8000多年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社會生產、生活狀態與自然環境相互關系等重大學術問題的寶貴案例,堪稱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特別是海洋文化考古、全新世海洋環境變遷研究的重大突破。

河南鞏義雙槐樹新石器時代遺址

仰韶中晚期規模最大的聚落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顧萬發

雙槐樹遺址位於河南省鞏義市伊洛河與黃河交匯處南岸雙槐樹村南台地上。經過多年的考古調查勘探及發掘,確認遺址現存面積約117萬平方米,聚落結構布局目前基本清晰,發現大型的祭祀坑、窖藏坑、陶窯、房址等文化遺跡,出土遺物豐富。文化遺存可分為5期7段,第一期為裴李崗文化時期,第五期相當於大河村五期。

三重環壕分布於居住區外側,內壕周長約1000米,中壕周長約1500米,外壕現存周長約1600米,三重環壕分別通過吊橋和實土的門道與外界相連。大型中心居址位於內壕北部。在居址區南部建有兩道圍牆,形成兩重具有瓮城結構的門道。圍牆與北部內壕合圍形成封閉的半月形結構,面積達18000平方米。在考古發掘約1/6的范圍內,有巷道相通的大型房址,布局十分密集。面積最大的12號房址,面積達202平方米,時代為遺址三期。在其中心房間夯土中有一完整的麋鹿骨架,另在其基址主體東南和整個回廊中,有規律埋藏9件陶器。編號13的房址東北部室外活動面發現一件家蠶牙雕。

大型夯土建筑群基址位於內壕中部,中心居址區以南,主體建筑以道路為界,分為東西兩個區域。比較明確的有3處大型院落。發現南北分為13版夯打的大型版筑遺跡,面積約700平方米,有清晰的圜底集束夯跡象。還發現有4處公共墓地,墓葬總數1700余座,均呈排狀分布。

點評:雙槐樹遺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經過精心選址的都邑性聚落遺址,是迄今為止在黃河流域發現的仰韶中晚期規模最大的聚落。大型建筑群初具中國早期宮室建筑的特征,為探索三代宮室制度的源頭提供了重要素材。正在吐絲的牙雕家蠶,連同青台、汪溝等遺址發現的農業和絲綢實物等,顯示了5300多年前中原地區的農桑文明形態。

湖北武漢黃陂區郭元咀商周遺址

長江中游商代大型鑄銅遺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胡 剛

魯台山郭元咀遺址以商代至春秋時期文化遺存為主,發掘揭示了一個用於鑄銅的大型台基和各類鑄銅相關遺跡。

鑄銅作坊的核心區位於台基的中部,面積達30平方米,發現細沙坑、爐址、陶范坑、墊土坑等遺跡,以及因冶鑄活動而形成的燒土面、白灰面以及柱洞類遺跡。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坑內鋪墊多層細沙,每一細沙層之上為精煉遺物,包含大量銅渣、木炭和細碎陶范,至少分4層,說明曾經進行了多次生產活動。作坊的北部有一條呈環狀的灰溝,灰溝內發現大量被丟棄的碎陶范以及坩堝殘塊。

出土遺物共計419件,青銅器基本為生產工具,種類有斧、匕、箭鏃、魚鉤、削刀、鑽等。冶鑄遺物有銅塊、銅渣(合金熔煉渣、粗銅精煉渣)、坩堝殘塊、陶范等,其中陶范較碎小,以素面范居多,表面可見雲母、石英石等顆粒。坩堝殘塊數量眾多,內壁是殘留的銅渣層,有燒流痕跡,從側面看為多孔結構。陶瓷器以陶器為主,另見少量印紋硬陶和原始瓷。

遺址出土的銅器及銅渣樣品經分析以高放射性成因鉛為主,與洹北商城等都邑的金屬資源一致。遺址出土的陶范質地較為粗糙,烘制程度低,也與洹北商城陶范相似,但顯微物相分析表明范土利用灄水流域特有的多硅白雲母的紅土,對認識南方地區商代青銅器的資源與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點評:本次發掘出土了大量與鑄銅有關的遺跡和遺物,是長江中游地區近年保存最為完好、內涵最為豐富的商代鑄銅遺址,至少包含精煉粗銅、熔煉合金與陶塊范澆鑄3類冶金生產活動。結合遺址中發現的沙層等遺跡現象,初步確定了與熔煉、澆鑄環節有關的手工業操作鏈。

寧夏彭陽姚河塬西周遺址

周王朝分封在西北邊陲的諸侯國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馬 強

姚河塬遺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新集鄉姚河村北部,從2017年5月發現后就持續開展考古至今。

確認遺址面積86萬平方米,曲尺形的壕溝和南北走向的牆體將遺址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的面積為46萬余平方米,包括高等級墓葬區、鑄銅作坊區和制陶作坊區。內城東南部為小型墓葬區。外城面積達40萬余平方米,發現有房址、窯址、灰坑、窖穴、道路等遺跡,主要為當時的一些普通村落。姚河塬遺址水網密布,溝渠縱橫,勘探發現較多大型儲水池,有干渠相接,與鑄銅作坊、制陶作坊等關系密切。

出土甲骨文、青銅器、瓷器等珍貴文物。甲骨文,總計150余字,涉及國別以及與戎人的征戰,是周戎關系重要的史料和新發現,為目前所知甲骨文發現最西北的邊地和中原商周文字和佔卜文化的覆蓋區。

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高等級墓葬區清理完畢,墓葬總計38座,其中甲字形大墓2座、豎穴土坑大型墓2座、中型墓16座、小型墓18座﹔馬坑6座、車馬坑4座﹔祭祀坑2座。

鑄銅產業鏈基本完整。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發掘鑄銅作坊區600平方米,發現房址、窯址、爐子、水渠、灰坑、窖穴、摻和料堆積,出土陶范、坩堝殘塊、銅渣、骨器、石器等相關遺物。

點評:姚河塬是寧夏南部及涇水上游地區首次發現的一處大型西周諸侯國都邑城址。功能結構復雜的聚落形態、產業鏈完整的鑄銅作坊、帶墓道的高等級墓葬、出土的青銅器、玉器、瓷器、象牙器等珍貴文物,以甲骨文為代表的特殊文化產品,都顯示其與中原分封的諸侯國性質一致。該遺址對了解周王朝與西北邊陲的關系提供了珍貴的新資料。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唐代烽燧遺址

出土的唐代文書數量大價值珍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胡興軍

孔雀河烽燧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有11座烽燧,沿孔雀河北岸分布在庫爾勒市至營盤古城之間長約150公裡的范圍內。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是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烽燧。201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國家文物局申報進行主動性考古,並入選2019年度“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成果。

烽燧遺址修筑於一處大型紅柳沙堆上,是由烽燧本體、居住房屋等建筑構成的一處軍事設施遺址。目前已清理房屋1座、木柵欄1處、踏步1處、灰堆5處。灰堆中出土遺物種類豐富,涵蓋日常工作、生活各個方面,截至2020年10月31日,已清理出土各類遺物1220余件(組),其中包含珍貴的紙文書、木牘780余件(組)。

這批木牘、紙文書是近年新疆考古發掘出土數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漢文文書資料。文書內容豐富,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許多內容為首次考古發現。其中軍事文書數量最多,詳細記錄了與孔雀河沿線烽燧有關的軍鎮、守捉、烽鋪館驛等各級軍事設施名稱,文書顯示出各級軍事機構的正常運行,並通過“符帖牒狀”“計會交牌”等方式傳遞軍情和政令。

點評:確認的烽燧遺址在唐代是一處游弈所治所,屬於焉耆鎮東境軍事防線——“樓蘭路”上一處基層軍事管理機構。出土珍貴漢文文書實証了唐王朝對西域的有效管治,填補了歷史文獻關於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焉耆鎮下軍鎮防御體系記載的空白,對了解大唐西域軍鎮鎮防體系、唐代軍事制度、邊塞軍事生活、補缺軍事文獻遺漏等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

吐蕃統治時期的吐谷渾王墓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韓建華

熱水墓群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鄉境內,是公元6—8世紀的重要墓葬群,1982年考古發現並命名。2018年被盜事件發生后,經國家文物局同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搶救性發掘。

墓葬為木石結構多室墓。由地上和地下兩部分組成。地上為墓園建筑,平面呈方形,由塋牆、祭祀建筑、封土和回廊組成。地下部分由墓道、殉馬坑、照牆、甬道、墓門、墓壙、二層台、殉牲坑、三層台、礫石層、四層台、墓室組成。墓壙填土中發現殉人和殉牲坑。殉牲坑內殉有牦牛、黃牛、岩羊、馬鹿、綿羊、山羊等分層堆放。

墓室為木石結構,由1個主室、4個側室組成。主室呈東西長方形,東西6.8米,南北寬4.25米,四壁石砌,砌石中間平鋪有木梁。在主墓室東西兩壁各保存4個木質替木,其中東壁墓門北側還保存有立柱。主室設有東西向紅磚棺床,並放置棺槨。棺床西、南、北三面有二層台,西邊二層台上有祭台,台上放置漆盤。在棺木上均有彩繪和貼金。主室內繪有壁畫,多已剝落,局部保存有白灰地仗和黑紅彩。發現兩個個體的人骨,還有金、銀、鐵、漆木、皮革、玉石、海螺等隨葬品。

出土銀印章1枚,為方形,邊長1.8厘米,是由駱駝和古藏文組成,經釋讀大體意思是“外甥阿柴王之印”。根據印章可知墓主人是吐蕃統治時期的吐谷渾王,與文獻記載相符。

點評:該墓為熱水墓群中發現的結構完整、體系清晰、墓室復雜的高等級墓葬,為研究唐(吐蕃)時期熱水地區的葬制葬俗提供了實証。彌足珍貴的人骨,對了解熱水墓群地的人種、族屬以及生業模式有重要意義。大量絲織物,實証都蘭是絲綢之路的中轉站,為研究絲綢之路青海道及青藏高原東部地區的文化傳播提供了新資料。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27日 第 08 版)

(責編:鄭浦麗、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