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遺產 保護未來(環球走筆)

李 強

2021年03月22日10: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保護遺產 保護未來(環球走筆)

隨著夜色降臨,一束光照進空空如也的洞窟,被炸毀的巴米揚大佛以3D投影形式重現。這是不久前,阿富汗當地民眾發起的巴米揚大佛被毀20周年紀念活動上動人的一幕。佛像威嚴的影像與民眾燦爛的笑臉,經由社交媒體傳遍世界。

梳理紀念活動背后的歷史經緯,不免令人唏噓。巴米揚山谷有3000余個大小石窟,誕生於公元6世紀左右,卻於20年前在戰亂之中歷經浩劫。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整體列為世界瀕危文化遺產。人們不忍讓燦爛的文化就此消逝,以科技手段追憶往昔,寄托了多重期許。誠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干事博科娃所言:“文化遺產給予人們憧憬未來的力量和自信,它是社會凝聚和重生的力量。”

回蕩在巴米揚山谷的哀歌,折射了戰亂造成的破壞。由於缺乏保護條件,自2006年來,231件僥幸躲過戰火的阿富汗國寶級文物,不得不輾轉於國外20余家博物館,以巡展方式加以保護,直到去年才回到故鄉。貼滿通關認証標識的文物箱本身甚至也是展品,成為戰亂中阿富汗文物顛沛流離的真實注腳。更令人嘆息的是,還有大量盜掘文物被裝進木箱,由黑市走私到外國藏家手中。僅在2019年秋季的一次打擊文物走私國際合作行動中,阿富汗海關就在喀布爾機場截獲971件文物。

同樣的悲劇在過去數十年間還在多國不斷上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瀕危世界遺產名錄所覆蓋的地區,與全球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地區高度重合。53處瀕危遺產中超過60%與戰亂有關,其中22處瀕危遺產來自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也門、利比亞、馬裡等處於戰亂中的國家。“重要的歷史建筑碎片如垃圾一般散落在街頭”,居住在伊拉克歷史文化名城摩蘇爾的一位老人發出的哀嘆令人痛心。

世界文化遺產大量存在於文明交匯地帶,蘊涵著人類歷史進程中因多樣文明融合而形成的寶貴價值。無論是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呈現的東方文化與希臘雕塑藝術風格的結合,還是敘利亞布斯拉古城內羅馬大劇場和清真寺的比鄰而立,都詮釋著文明包容互鑒所帶來的獨特魅力和蓬勃生機。反觀現實,大量世界文化遺產深陷戰亂帶來的沖擊和威脅,這是何等苦澀而諷刺的古今對比。

“捍衛文化多樣性不是奢侈品,而是建立更加和平社會的基礎。”在巴米揚大佛被毀20周年之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出的呼吁也是關乎人類未來的課題。如何終結戰火和瓦礫中的文明哀歌,值得這個星球上所有期望美好生活的人們深刻思考。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22日 第 16 版)

(責編:鄭浦麗、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