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公辦高校“混改”項目落地山東

2021年03月18日09:47  來源:大眾報業·經濟導報
 
原標題:全國首個公辦高校“混改”項目落地山東

自國務院2014年5月提出“探索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以來,“混改”辦學一直是教育領域改革發展的痛點、堵點和難點問題。近日,經濟導報記者獲悉,山東省政府作出批復,明確山東化工職業學院舉辦者變更為“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水發人力資源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和濰坊市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這標志著全國首個公辦高校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在山東落地。

據了解,山東化工職業學院是中石化集團齊魯石化公司2003年創建的全省唯一一所化工特色公辦高等職業院校,2015年按照中央“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要求,與濰坊市政府達成學校移交地方的協議。

2017年,學校舉辦者變更為濰坊市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搬遷至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辦學。鑒於部省共建濰坊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的需要,濰坊明確學校引進大型企業資金建設校區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辦學方向,尋求建校合作辦學方。

記者了解到,為暢通企業資金進入學校渠道,該項目採取“契約管理、產權轉讓、主體建設”的思路推進。新校區規劃建設用地6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預算總投資16億元,分兩期建設。2020年11月4日,新校區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水發集團投資6.27億,建筑面積19.35萬平方米﹔南區二期工程計劃2021年3月動工建設,預計2022年上半年新校區全面建成投用,屆時可容納學生1.5萬人。

變更舉辦者后的山東化工職業學院,創新了辦學新機制。借鑒山東海事職業學院“民辦高校、混合體制、事業單位”混合所有制辦學經驗,創新“公辦高校、混合體制、民營機制”辦學體制,濰坊濱海區管委會提供新校區建設用地及相關支持政策,以產權變更引進社會資本出資建設,形成政企共同舉辦的混合所有制辦學體制。並借鑒公辦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和民辦高校“董(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構建“黨委領導、理事會決策、監事會監督、校長負責、專家辦學、教授治學”管理體制。

其中,“黨委領導”主要體現在政治、組織和意識形態三個方面,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理事會決策”主要體現在辦學發展和重大決策方面,尊重出資方權益﹔“監事會監督”側重於國有資產的管理,做到一年一審計,保障辦學資產保值增值﹔“校長負責”主要體現在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落實現代學校法人治理結構﹔“專家辦學”指堅持先人后事,突出專業人辦專業事,強化系部主任隊伍建設﹔“教授治學”是尊重教育教學規律,實行學術自由。(王偉)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