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傳統文化的空靈繪入青島風景

2021年03月16日10:51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李鑫在創作油畫

時光在老建筑上雕琢,斑駁的痕跡,“特別契合油畫的感覺”﹔嶗山人家的屋頂,嶗山的山形,嶗山的大海,“點線面在這裡有最好的表達”。在李鑫的油畫創作中,青島是變化而又固定的主題。

自2004年來青在青島理工大學任職,李鑫畫老城老建筑,畫嶗山風景,並讓眼前的風景隨著自己內心關於藝術的領悟,傳達不同的意境,“中國傳統文化裡的空靈,很容易在青島風景裡找到共鳴。”在這種共鳴中,李鑫的理論研究也同步推進,關於東西方繪畫色彩、關於中國當代藝術,李鑫發表了系列論文並出版專著。“后期的創作,我會進一步研究青島的風情與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結合”。

在青島尋找到繪畫的語言筆觸

“選擇藝術之路,是受到父母影響。”李鑫從小學5年級學畫畫,高中時代就頻頻在中學生畫展中獲獎,順理成章,他考進大學學習油畫,研究生畢業后,來到青島,在青島理工大學任教。“畢業之前看過一些城市,最終都放棄了,青島散發的城市魅力吸引了我。”

李鑫喜歡畫風景,青島這座看上去很洋氣的城市中具有異域風情的建筑,成為他初到青島繪畫的主題。“十幾年以來,我的風景畫80%都是青島。”這座城市的變化,也影響到李鑫藝術風格的演變。“來青島之前,我畫風景還是比較保守。”李鑫在專業學習時受到前蘇聯油畫畫風影響很深,而青島大氣的風格,影響了他的畫面構成,“在畫青島風景的時候,我逐漸在語言上放鬆,不再拘謹放鬆,自己的語言筆觸有了。”李鑫背著畫架,轉遍了八大關、黃縣路、小青島周邊,“來青島的第一幅寫生作品就是黃縣路的建筑。”時光在老建筑上雕琢,斑駁的痕跡,特別契合油畫的感覺,紅色和黃色為主打色調的老建筑,讓青島區別於其他城市。“后期繪畫又加入了綠色、藍色。”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在李鑫的油畫裡得到了充分展示。

后來,李鑫的眼光從城市老街走向山海人家。“嶗山山形變化豐富,既有北方的大氣,也有南方的多變,尤其是嶗山的大石頭帶來的視覺震撼感很強烈。山下海邊的漁村,又是青島獨有的一抹色彩。”於是,在李鑫眼中,嶗山山裡人家的房頂連綴的“點”,嶗山山形構成的“線”,嶗山大海鋪陳出來的“面”,恰好是繪畫“點線面”最好的結合。

《太行天路》

《青島老城風情》

《花開黃山村》

中國傳統裡的空靈融入油畫創作

色彩、構成完美呈現之后,李鑫在青島山海人家的繪畫中慢慢追尋到精神層面。“我在思考繪畫精神層面的時候在想一個問題:中國油畫家應該有擔當,需要在中國這片土壤上,更多探索具有中國民族畫的油畫語言。”很幸運,李鑫在青島找到了契合點:中國傳統裡的靈動空靈以及用筆的筆意,很容易在青島風景裡找到共鳴。這種筆意,可以呈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味道。

在創作實踐中,李鑫的油畫開始更多運用中國畫的構圖,“靈動,會有留白。還有中國畫色彩的影響。”中國畫的留白,留出了強烈想象空間,很適合表現特定景色。“冬天或者深秋,很多顏色已經消失掉了,這時候單純的色彩反而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人的視覺會被筆意所吸引,而不是顏色的打擾,這時候畫面應該更加純粹。”於是,強烈中國色彩風格在李鑫的油畫綻放,“從色彩到意境,引導了筆意。”李鑫嘗試綜合材料繪畫的時候,也刻意把傳統宣紙與水墨等中國傳統文化材料引入,給畫面帶來全新感覺,完成了獲獎作品《太行天路》。

在繪畫創作中努力的同時,李鑫也從實踐出發梳理理論,尤其是東西方藝術的比較方面。其中《西方繪畫中色彩的表現性及其對中國繪畫的影響研究》開啟了藝術專業的省部級課題的先河。李鑫用三年時間,發表了幾篇核心論文,還撰寫了一本專著《色彩的魅力》,梳理了中國傳統色彩文化與西方的異同。比如對於同一種色彩,在東西方具有不同情感色彩,“紅色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非常喜慶,也是讓人感覺充滿激情的顏色。而在西方,紅色讓人憎惡,代表了血腥和侵略性。”反映在繪畫中,“西方有完整的色彩理論體系,對光色的研究很早就開始了﹔中國傳統繪畫不注重色彩,更關注墨色層次的變化。”上世紀90年代之后,東西方互相影響,李鑫如今反思的是,在當下,中國油畫創作的走向,於是他開始聚焦中國當代藝術。

“意境”使繪畫藝術不可取代

“中國當代藝術危機”的界定似乎是個困難的選題,它看似非常簡單,就是中國當代藝術家和當代藝術作品的危機,而且正處於“危急”時刻,符合狹義上危機的所有表征。但實際它又無比復雜,涵蓋了藝術市場、藝術受眾、藝術體制、藝術家、藝術作品、藝術空間、藝術批評、藝術觀念、資本、策展人、國際影響等等多個領域,此時,它則符合廣義危機的特征。所有的危機問題解決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討論“中國當代藝術的危機”其實是從一個簡單而急切的角度切入到了一個復雜而又漫長的系統。李鑫最新撰寫的《中國當代藝術的危機》聚焦當下,試圖幫助中國當代藝術梳理出發展脈絡。

說起當代藝術,也繞不開架上繪畫是否還有存在價值的問題。李鑫表示在多媒介沖擊下,確實為架上繪畫帶來挑戰,“藝術家不要懼怕時代帶來的沖擊,而是應該與時俱進。要考慮怎麼能夠更具創新精神,更多加入時代的印記。”李鑫也強調,架上繪畫蘊含的有意境的繪畫語言是不能被替代的。

同時從事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李鑫認為傳承創新的擔子很重,“油畫在青島有傳承,我們會把這份傳承延續下去。我也希望在油畫繪畫語言上與青島的獨特城市魅力相結合,有一個創新。”(文/賈小飛 攝影/柳棟)

(責編:宋歌、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