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段青英的“民生建言”

2021年03月07日12:25  
 

全國政協委員段青英的“民生建言”

提案是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徑。一份提案,就是一根觸探民生民情的觸角。

為國履職,為民盡責。2021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政協副主席、濟南市政協副主席段青英帶來了多份提案,其中涉及養老、青少年心理健康、新能源汽車充電難等多個民生熱點和難點。針對這些問題,經過仔細調研分析,段青英在提案中給出了具體建議。

建議建農村經濟困難高齡老人補貼制度

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老齡人口大國。在此背景下,養老成為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民生問題。關注養老保障和改善,在今年段青英提交的提案中,有兩份與此有關。

針對農村養老,段青英認為,隨著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大力提升農村康養水平,對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加速推進有著重要作用。相較於城市而言,農村老齡化形勢更為嚴峻。鑒於此,段青英提交了《關於大力提升農村康養水平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提案》。

段青英建議,加大康養補貼力度,充分發揮政府兜底作用。全面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制度和政府為困難的居家高齡、空巢、失能老人購買養老保險補貼制度。通過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所建設、扶持民間力量參與農村養老事業等措施,補齊農村養老基礎設施短板,讓農村老年人得以就近就醫。同時,大力推進康養融合,切實提升農村養老質量。

隨著社會對養老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強,加快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發展尤為迫切。當前,一些地區加快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段青英在調研中發現,社區養老仍然存在政策開放性不足、體制機制待理順、運營效果不理想等問題。

在《關於引鳳來儀促進社區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提案》中,段青英建議,進一步增強政策開放和整合程度,形成政策合力。統籌民政、醫療衛生部門政策,逐步在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老人群體中推進醫療護理服務全覆蓋,真正實現“醫養融合”。此外,進一步理順社區養老工作機制,加強行業發展指導和業態培育。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各級政府重點督辦事項。引導品牌養老企業連鎖化、品質化發展,協助企業引進高層次專業化人才,鼓勵和吸引專業技術人員和高等院校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

與養老一樣,青少年心理健康也是“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據統計,我國3.4億17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針對這一問題,段青英提交了《關於綜合發力增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案》。她建議,通過健全完善工作體系、強化隊伍人才保障、全面增進心理疏導、加強經費機制保障、健全家庭教育普及、增進社會整體關懷等方面,幫助青少年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具體而言,建議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青少年動態心理健康電子檔案,定期發布青少年心理健康白皮書﹔建議各級財政設立心理教育專項資金並列入預算,用於專兼職心理教師各類專業能力提升培訓和搭建科研平台﹔同時,進一步加大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力度,把心理教育課程作為一項必修課程等。

鼓勵新小區配建充電樁,破解汽車“充電難”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據統計,2020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492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400萬輛,佔81.32%。但與此同時,電動汽車充電問題也一直困擾著車主。

段青英調研發現,目前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還存在部分問題。比如,部分地方政府對居民區充電樁建設重視不夠,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與充電樁行業管理部門存在管理界面不清晰的問題。配建要求執行不到位,部分地區未細化出台配建政策,已出台政策的在落地執行上也存在差距。房地產開發企業在新建住宅建設時執行不到位,居民安裝充電樁依然不夠便捷。此外,個別物業單位存在阻攔電網企業、充電樁施工企業及業主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的現象。

破解電動汽車“充電難”,段青英在提案中建議,積極探索“政府主導、電網主動、多方協作”的居民區充電樁建設新模式,督促各省應盡快出台本地區居民區充電樁建設的實施細則,分別明確新建、存量居民區充電樁建設原則。同時,建議在國家層面明確新建居民區應按車位100%比例預留充電樁安裝條件,鼓勵房地產企業直接配建充電樁,不符合條件的項目不予通過驗收。針對存量居民區充電樁建設,建議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指導各地制定改造計劃和實施方案,並挂牌推進,讓充電樁不再“難進”小區。

聚焦民生,盡責履職。今年段青英在提案中還關注到非煤礦山安全監管問題。段青英表示,2020年12月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成立,標志著非煤礦山安全進入專業化階段。但在過渡期,非煤礦山的安全監管模式存在的一些漏洞亟需加以重視。

段青英建議,協同專業力量提升監管。建議在過渡期各省安委會組織的安全生產大檢查中,要協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力量參與專業化指導,對井工開採的非煤礦山進行“體檢”式檢查,推動非煤礦山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同時,整合優勢資源保障救護,建議盡快整合省以下現有的礦山救護資源,成立綜合礦山應急救援隊伍,發揮專業救護隊伍在事故搶險中的關鍵作用。

此外,要盡快推進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互聯化、物聯化、感知化、智能化手段,形成智慧化遠程監控、風險數據採集、遠程報警、應急處置、事故分析等一體化管理系統。實現第一時間發現安全預警、跨層級實現警示提報、全過程監控響應處置、全鏈條問題追蹤,實現環節共振、全程跟蹤,形成強大監管威懾。

建議將聊城菏澤濮陽納入革命老區扶持范圍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新時代國家重大戰略之一,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關於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暢通國內大循環的提案》中,段青英建議,構建區域一體化產業協作平台,推動產業轉移對接,構建區域一體化利益分配平台,建立整體協調機制,構建區域一體化公共服務平台,統籌公共設施建設,構建區域一體化科創服務平台,培育統一營商環境,倡導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為“十四五”起好步、開好局。

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是中共在抗日戰爭時期最大的抗日根據地,是全國著名的十九塊根據地之一,聊城、菏澤、濮陽是根據地中心區。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雖然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中心區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與東中部地區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同時,三市還肩負著黃河防護治理改善優化生態環境的重要任務目標。為此,段青英還提出了《關於將冀魯豫邊區中心區聊城、菏澤、濮陽三市納入革命老區扶持范圍的提案》,建議制訂出台《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中心區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增強其造血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盡快步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道,使這一區域的老區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文旅事業蓄勢待發。針對文旅事業發展,段青英還提報了《關於做好港澳台及對外文化和旅游交流發展工作的提案》。她建議,進一步提升認知水平,以科學研判助力文明互鑒,構建大外宣格局,以文旅助力講好新階段中國故事,創新文旅交流方式,積極適應新格局、新變化,充分平衡“講什麼”、“如何講”的問題,實現外國人“聽得懂”、“願意聽”,讓大國擔當、中餐、中醫藥和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等在海外廣為人知。(高家濤 殷慶輪)

來源:天下泉城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