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巡禮 | 乳山:健全社會救助機制、 提高醫保服務水平

2021年03月04日13:27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是乳山市綜合實力躍升明顯、轉型發展成效突出、人民生活改善顯著的時期,在乳山市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五年以來,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乳山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迎難而上、攻堅突破,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謀劃融入新發展格局,經濟保持平穩運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市各領域各方面呈現出一系列趨勢性、關鍵性變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健全社會救助機制

持續改善民生福祉

“十三五”時期,乳山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困難群眾保障水平逐年提升,城鄉低保標准提高至每人每年9444元和7056元,截至目前共保障41899人次,發放資金14097萬元。

健全特困供養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城鄉特困供養基本生活標准提高至每人每年10800元和8280元,特困集中供養照料護理費基本標准,按照特困對象自理、半護理、全護理情況分別為每人每年3297元、5495元和10990元,截至目前共保障特困供養對象13521人次,發放資金7372萬元。社會福利制度更加健全,孤兒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孤兒基本生活費提高至每人每月1400元。2015年建立了困境兒童保障制度,基本生活費標准提高至每人每月980元。2020年將父母重殘等事實上無人撫養的困境兒童按照孤兒標准進行保障,截至目前共保障孤兒109人次,事實無人撫養兒童43人次,重點困境兒童259人次,發放兒童保障資金306萬元。全面落實殘疾人兩項分類補貼制度,建立主動發現機制,確保符合條件的辦証人員及時納入補貼范圍,截至目前全市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共47330人次,發放補貼資金約4559萬元。

慈善事業逐步做大,“十三五”期間,共接收各類捐贈款物累計3800余萬元,開展助醫、助學、助殘、助老、扶貧等慈善救助活動,支出資金8000余萬元,惠及困難群眾11萬余人次。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統籌發展、保障基本的原則,建立和完善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全市各類養老機構24家,農村幸福院99家、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6家、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6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5家,設立了乳山市“12349”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完成2處社區食堂、14處農村老年餐桌。各類養老總床位約6700張,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達到41張。初步形成了城鄉互動、高(端)低(端)互補、發展互促的社會化養老新格局。

聚焦群眾所需所盼

提高醫保服務水平

“十三五”期間,乳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構建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商業補充保險、醫療救助有效銜接的醫療保障體系,為全市廣大參保群眾提供堅實的醫療保障服務。

2017年在全國先行實施生育保險與職工醫療保險合並實施制度,2018年啟動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制度,2019年積極推行門診慢性病醫保延伸服務,2020年建設威海市首個慢性病處方流轉平台,將84種慢病、392種藥品納入信息平台,覆蓋全市19100名慢病患者,打通慢性病醫保結算“最后一公裡”。

全面加強醫保基金監管,打造智能監控系統。醫保經辦服務水平不斷優化提升,推行醫療保障“5A”服務模式,實現了用“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的目標,全市醫療保障事業實現了長足發展。(圖/文 乳山發布)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