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巡禮 | 乳山:城鄉建設實現新突破 農業農村加快發展 鄉村振興全面起勢

2021年03月04日10:53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是乳山市綜合實力躍升明顯、轉型發展成效突出、人民生活改善顯著的時期,在乳山市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五年以來,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乳山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迎難而上、攻堅突破,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謀劃融入新發展格局,經濟保持平穩運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市各領域各方面呈現出一系列趨勢性、關鍵性變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城鄉建設實現新突破

“十三五”期間,乳山建成區面積增長至約36.2平方公裡,路網密度增長至約9.7公裡/平方公裡,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增長至約20㎡/人,城市供水管道長度增長至630余公裡,集中供熱面積增長至716余萬平方米,城區天然氣已基本實現全覆蓋,供氣管網由市區逐步向周邊鄉鎮延伸,2020年底基本實現燃氣“鎮鎮通”,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達到100%。

大力推廣綠色建筑、節能建筑、裝配式建筑,自2019年來獲得星級綠建標識項目建筑面積約240萬平方米。

高質量推進老舊小區城中村改造,對全市108個老舊小區組織改造,惠及居民3.5萬戶。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目前已竣工21 個片區。完成危房改造1100余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60余戶。

全市擁有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12萬余戶,225個300戶以上村庄已全部完成標准公廁建設,公廁覆蓋率100%。

農業農村加快發展

鄉村振興全面起勢

“十三五”期間,乳山加快推進落實各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立足基礎打造優勢,加大創新促進升級,抓好特色加快發展,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不斷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努力走出了一條新時代乳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2020年糧油產量穩中有升,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成為現代農業主旋律。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發布實施,鄉村振興制度框架基本形成,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達到18萬畝,形成了花生、蘋果、茶葉、大姜、甘薯、藍莓、葡萄、草莓、蔬菜、中藥材“十大特色產業”格局,全市300畝以上特色農業園區達到93處,果菜茶品種豐富、供應充裕,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農業主體培育有力,全市省級龍頭企業達到12家、威海市級龍頭企業26家,省級農業“新六產”示范企業5家、省級農產品加工業示范企業9家,榮獲省級農業“新六產”示范縣、省級農產品加工示范縣、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稱號。

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1100余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2家、省級17家,輻射帶動農民超過10萬戶﹔全市家庭農場476家,其中省級示范場5家、威海市級17家﹔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主體9家,市級休閑農業經營主體13家。建成鎮街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15處,農業托管服務穩步開展。

農業品牌加速創樹,全市“三品認証”數量達到150個、農產品地理標志証明商標23個,標准化基地面積55萬畝、農產品可追溯生產基地78家,省級知名農產品品牌7個、市級知名農產品品牌19個、市級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3個,乳山草莓、乳山綠茶、乳山大姜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

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穩步推進,年平均抽樣檢測農產品450個,年培訓鎮村農安協管員130人﹔實施了食用農產品合格証制度,對360余家經營主體授權使用,質量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圖/文 乳山發布)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