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巡禮 | 乳山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1年03月04日10:46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是乳山市綜合實力躍升明顯、轉型發展成效突出、人民生活改善顯著的時期,在乳山市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五年以來,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乳山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迎難而上、攻堅突破,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謀劃融入新發展格局,經濟保持平穩運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市各領域各方面呈現出一系列趨勢性、關鍵性變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十三五”時期,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乳山科學施策,精准發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改革開放創新力度,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實現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歷史性轉變。“3+3+N”現代產業體系逐步成型,“4+2”產業推進體系不斷完善,規劃建設了新能源汽車科技產業園並成功躋身威海市高端園區。

積極融入威海市“1+4+N”創新平台體系,加快推進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創新發展活力明顯增強,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5%,較“十二五”末提高12個百分點,累計新增國家級以上企業創新平台2家,省級以上企業創新平台28家。

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經濟開發區榮獲山東省服務貿易特色出口基地。

科技創新助推

經濟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時期,乳山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平台體系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氛圍有明顯提升。

全市有研發活動的企業達到三成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到35%,新增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威海市級以上創新平台共87家。

圍繞重點產業,建立了一批產業技術研究院、研發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增長,與50余家高校院所保持緊密的聯系與合作,轉化落地高校院所科研成果20余項,科技投入與產出呈現“雙提升”的良好態勢。

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增強,在新材料、生物技術等領域涌現出一批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2020年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60家,數量為歷年最多,組織20余家企業參加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10余個,其中2個項目參加國賽。

在裝備制造、新材料、海洋生物等領域實施了省、威海創新項目100余項,海產貝類精准加工及溯源、高效永磁電動機研發、巨孔高比表面積氣凝膠、海洋動物綠色有機飼料等創新項目在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圖/文 乳山發布)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