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發行山東省分行多措並舉  力保貸款嚴審速批

2021年03月01日10:02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信貸政策調整、辦貸需求量大等新情況和新挑戰,農發行山東省分行充分發揮信用審批職能作用,嚴審查、促合規、防風險、勇擔當,“審”出質量,“批”出成效,“貸”出發展。截至目前,共審查各類項目2818個、4445億元﹔組織召開貸審會和小微企業評審會272次,審議審批各類項目1059個、4255億元。

在保合規上下功夫,“三項舉措”嚴守規章制度

一是推行“三查三問”審查方法。“三查”借款人,“三問”看項目。查文件制度看是否符合准入條件、查前期合作看是否配合金融監管、查公開系統看是否有不良信息,問融資需求是否合規合理、問還款來源是否穩定可靠、問擔保措施是否可行有效,從嚴抓細落實合規性。二是實施“一審三核”審查模式。設置專職復核崗位,對信貸項目採取主審人員審查、專職復核人員復審、副處長復核審查意見、處長進行全面審核等聯動“拉網式”審查復核和補漏糾偏,確保項目審查質量。三是開展審查標准規范化建設。據實梳理細化審查重點要點,對需關注的共性問題,建立台賬、匯編整理﹔修訂《信用審批處信貸事項辦理流程》,將審查審議工作細化到17個環節﹔推行審查文本標准化,審查意見提示全面、精准規范、言簡意賅。

在控風險上下功夫,“三項能力”筑牢風險堤壩

一是嚴把准入關口,錘煉風險識別能力。下發《關於落實總行文件要求進一步完善信用審批管理的意見》,重點加強集團客戶管理,關注項目第一還款來源穩定性和有效資產應抵盡抵情況。2020年以來,全行貸款項目增加抵押物80宗、30億元,追加個人連帶責任保証擔保38個,開立基本存款賬戶39個,壓降額度6戶、3.2億元。二是充分揭露風險,錘煉風險預判能力。堅持“翻閱雖繁卻不敢省人工、審查需細仍務必嚴尺度”的原則,恪守業務邊界,杜絕“擦邊球”現象。2020年以來,下發補充調查通知907份,反饋問題31212個,提示風險4494條。三是強化全程監管,錘煉風險管控能力。首次提出“四個全程”管理要求:全程管控信貸資金支付使用,嚴防擠佔挪用﹔全程核查借款人有效資產,做到“應抵盡抵”﹔全程監測借款人貸后狀況,提高綜合貢獻率﹔全程強化信貸監測分析,系統摸排風險信號。

在提質效上下功夫,“三項制度”提升審查效能

一是前置審查服務,建立“報審項目提示函制度”。提前兩個月向前台業務處室和市分行下發授信到期提示函,切實提高審議審批效率。二是透視辦貸流程,建立“報審項目辦貸進度告知制度”。定期下發《辦貸進度透視表》,詳細列示各業務部門受理、審查、反饋及補充完善的時間和進度,公開透明、陽光辦貸。三是分析審批成效,建立“信用審查審議審批成效台賬”。定期匯總壓減敞口、增加抵押、追加保証等審查審議審批環節辦貸成效,分類歸納項目共性問題,為行審批決策提供有效信息支撐。

在促發展上下功夫,“三項服務”助力行穩致遠

一是發揮導向作用,服務國家宏觀政策落實。堅持“五個優先”,重點圍繞疫情防控、生豬、小微、國家糧食安全、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優先審查審議審批。2020年以來,累計審批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糧食收購、農地貸款、生豬小微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類貸款等1528筆,共計1328億元。二是發揮護航作用,服務基層業務發展需要。組織開展“信貸審查攻堅月”和“奉獻雙休日,沖刺元旦前”活動,發揚“白加黑”“5+2”精神,單月召開貸審會10次、小微企業評審5次會,審查審議審批項目91個,全力保障了政策性信貸資金的及時供應。三是發揮推動作用,服務客戶緊急資金需求。對審批時效要求高的客戶維護、地方政府關注及社會影響較大的項目,集中優勢力量,開辟應急通道,確保及時批復,得到了地方政府和貸款客戶的一致好評。(宋文成 張霄坤)

(責編:宋歌、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