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泰安推進泰山區域生態保護修復:山清水秀 林茂湖美

本報記者 侯琳良

2021年02月06日08: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山清水秀 林茂湖美

  

破損山體重新披綠,部分污濁斷流的水系淨水新流,溝壑嶙峋的土地改頭換面……3年前入選全國試點項目的山東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如今魅力彰顯。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如何打造好這個“生命共同體”?泰安市堅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努力構筑“泰山大生態帶”屏障,將工程建設與綠色產業、城市發展、鄉村振興等緊密融合,精准施策,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許多景觀和節點成為展示城鄉形象的全新生態窗口,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也更強了。

疏通“經脈”

沿肥城市康匯河步行,碧波粼粼,水鳥嬉戲,兩岸柳樹成行,岸坡灌木叢生,宛如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兩年前,這裡還雜草叢生呢,人們路過都恨不得繞開走。”市民孟慶玲說。

在河道下游,一座日產6萬噸的再生水廠正在加緊施工,廢水在此經深度處理后,供化工園區和企業做生產用水,為循環發展提供支撐。“未來,更多的城中公園裡都有新水面,清水繞城的美景也將成為常態。”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領導小組工作人員李欽雨說。

對全市河湖,泰安採取“建設、管理、維護”一體化修復模式,通過截污清淤、建設濕地,有效改善水質,提升生態環境,保障了大汶河流域水質安全達標。目前,全市開展河道治理長度151公裡,新改擴建污水處理廠18處、建設濕地21處,新增濕地面積556.2公頃,全市3個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標。

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泰山為重點區域,科學部署了地質環境、土地整治、水環境、生物多樣性、監管能力建設等5大類工程、67個項目,總投資166.37億元。目前,已完工項目49個、子項目294個。

“我們堅持把山水林田湖草作為生命共同體看待,打通‘關節’,疏通‘經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泰安市委書記崔洪剛說。

產業變綠

“以前沒流轉土地的時候,守著山疙瘩干瞪眼,現在冬季在家也能打工掙錢了。”在新泰市羊流鎮朝陽村,剛收完百合根莖不久的村民王更迎樂呵呵地說。

搭上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快車”,村裡昔日的荒山野嶺搖身變成田園綜合體,農區也是景區、田園更加美麗、農產品銷路更廣,增加就業崗位300多個。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還培育了新型產業,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游則游,帶動經濟發展。

泰安市採用“工礦廢棄地復墾+破損山體治理”模式,對項目綜合立項、一體化設計、立體化治理、系統化修復,成功實現了治污、增綠與整地、增效的和諧統一。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完成礦山生態修復面積1121.4公頃,採煤塌陷地治理面積9320.1公頃,土地整治面積2.7萬公頃。

挂圖作戰

泰安市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揮部會議室裡,地圖上插著一面面小旗,圖表上畫著一條條進度標識。

“我們探索創新工作機制,挂圖作戰,標旗推進,用扎實的作風、精細的管理為這項工程提供有力保障。”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說,截至目前,規劃項目已經完成九成左右。

一張藍圖繪到底。成立工程總指揮部,下設5個分指揮部,以及追責問責、財政審計等3個保障工作組。“我們組織編制了泰安市生態建設規劃,注重‘多規合一’,系統梳理生態本底,統籌發展與保護,特聘42名專家,對工程建設實行全過程科學研判、把脈問診,確保高標准、高質量推進。”泰安市市長張濤說。

3年奮戰,這裡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即將收尾,泰山區域變得山清水秀、林茂湖美。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06日 第 06 版)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