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以平台思維落實新發展理念

2021年02月05日09:48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聚焦2021山東兩會丨以平台思維落實新發展理念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平台”一詞頻頻出現,突出創新平台支撐,提升開放平台能級,各市高位平台紛紛崛起……反映出山東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以平台思維在更大空間整合資源,推動財富與產業、技術、人才等要素在山東互動耦合,創造新的組合,實現價值倍增,這也是山東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積極實踐。

產業思維得當下 平台思維得未來

平台崛起,解碼高質量發展新邏輯

打造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支持濟南、青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快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全國蔬菜質量標准中心、棗庄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一系列帶有“中心”“示范區”“試驗區”字眼的城市高位平台、區域性平台,以前所未有的高頻次出現,成為一大特點、亮點。高位平台強勢崛起釋放哪些信號?如何解碼背后高質量發展的新邏輯?

“山東把‘支持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並明確提出‘加快工業互聯網賦能’,顯示出以平台思維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決心、視野和格局。”海爾集團執行總裁梁海山代表說。

去年疫情之初,很多人通過“48小時內建起一條全自動醫用口罩產線”,第一次見識到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台強大的產業鏈對接能力。其實,這一平台的聚合功能還遠不止此:吸引眾多創投風投、社會資本,破解資金鏈難題;促進人才與企業深度融合,補齊人才鏈;還能整合技術資源要素,鞏固技術鏈。“可以說一個‘卡奧斯’,正在青島塑成工業互聯網的產業大聚集。”梁海山介紹,目前“卡奧斯”正立足青島,輻射膠東五市,推動全要素、全流程、全價值鏈生態賦能。“未來輻射范圍將不斷延伸,借助國家戰略走向黃河流域乃至‘一帶一路’更廣闊區域,‘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願景將不再遙遠。”

“產業思維”得當下,“平台思維”得未來。透過報告可以發現,不惟濟青兩個“GDP過萬億”城市在錨定“中心”高位目標,中西部城市也立足自身優勢,在搭建試驗性、示范性平台上做文章,謀求發展新機遇。“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到棗庄,這是不多見的。”棗庄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宏偉代表說,棗庄成功申請創建棗庄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主題是“科技引領鄉村可持續發展”。“此前我們已經有三塊‘國字號’農業農村領域的牌子,下一步就要抓住機遇,在城鄉融合發展上趟出新路、實現突破。”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侯風雲委員認為,從過去單純抓產業到現在發力搭平台,山東各地以“平台思維”認識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城市跨越式發展,正是契合新發展理念所需,各地也要在制度供給、體制機制創新上放開手腳、大膽探索。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於金明代表看來,讓平台更好發揮賦能城市、賦能區域的作用,要把握一個原則:拉升標杆、立足高端、有前瞻眼光。他介紹,位於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的質子中心今年3月即將開業,預計10月收治第一例病人,該中心有望成為全國第一家持証開展質子治療的醫療機構。“質子中心不僅是一個治療中心,還是培訓中心、交流中心、人才中心。”他說,中心建成后,國內外質子治療相關領域的醫師、工程師會來濟南進修學習,開展學術交流。以此為平台,能夠更廣泛也更有針對性地引進人才。“就像美國的得克薩斯醫療中心將其所在的休斯敦變為全球知名的醫學城,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也有這個‘雄心’。”

以平台為“媒”,更大范圍的資源要素將會源源不斷地涌來,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將會更強勁,城市的空間和格局也將進一步開闊。

當前,濟南正大力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吸引了一批創新型企業在此集聚,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之一。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穎代表告訴記者,去年公司的人工晶體研究院在濟南市章丘區打造了人工晶體產業示范基地。該基地有兩大板塊,其中之一就是科技成果轉化。

“我們梳理了一下,人工晶體研究院有200多項專利,其中可對外轉化的技術成果有80多項,隨著國企改革不斷深化,越來越多成果轉化需求被釋放出來,資本市場也很活躍。”劉穎說,基地最終落戶章丘區,看中的正是這裡有促進成果轉移轉化的良好環境、氛圍和政策,建立不到一年時間,就有18個項目進駐,這其中既有研究院自身以技術入股、服務等形式孵化的6個成果轉化項目,又有吸引來的12個上下游產業項目。“這正是地方有環境,我們有需求,實現雙贏。”(張春曉 李振)

如何更好地迎接世界、融入世界?

擴大開放,用平台思維做“乘法”

作為沿海開放大省,對外開放始終是山東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希望所在。步入“十四五”,如何巧借開放,更好地迎接世界、融入世界?省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破題”關鍵——更高水平提升開放平台能級。

“建設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辦好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亞信金融峰會、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大會”“打造濟南、青島、臨沂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些對外開放平台,勾勒出山東擴大開放的新格局。

去年7月濟南自貿科技產業園揭牌,成為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科技與信息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載體。

“目前已有近200家‘硬科技’企業簽約入園。”省僑商協會副會長張志敏委員帶領的濟南德炬投資有限公司是該項目的投資開發者,聽他介紹,園區積聚的這些科技企業、創業團隊不少從海外歸來,習慣於國際化的服務科技企業成長的軟、硬件環境,也對在自貿試驗區實現新的發展抱有很高期待。他建議,自貿試驗區應充分發揮“試驗田”作用,更加注重需求導向和用戶思維,在上述方面強化制度創新,同時建立好評估、容錯機制,讓探索的步伐輕快些。

在加快已有開放平台建設的同時,結合RCEP的簽署,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建設RCEP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創辦RCEP中小企業合作論壇,將目光瞄向了更廣闊的國際合作大平台。

山東眾成清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宮立新委員針對山東的區位優勢,給出了國際化視野的建議。他表示,“山東一方面要主動、全面對接RCEP規則、標准、政策,在濟青煙選擇合適地區為其落地率先進行風險壓力測試,打造RCEP在山東的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同時強化RCEP規則制度培訓,為落地后知識產權保護和國際商事爭端的解決處理提供好法律支撐。”

“山東還要借RCEP進一步助推對日韓的合作,建設東北亞生鮮物流基地和寄遞物流中心。”宮立新提到,山東既是農產品出口大省又是國內最大的儲備肉、水海產品進口口岸,要發揮好政策優勢進一步吸引國內對日韓或者經日韓轉運的生鮮物流向膠東口岸聚集,並發揮好海上高速公路品牌效應對接全國各地在日韓的海外倉,探索“體驗店直播帶貨+海運跨境快遞”模式,打造日韓優質進口商品的消費專區。

提升開放平台的能級,構建內外聯動、暢通高效的對外開放通道十分必要。為此,政府工作報告作出詳細部署,並首次提出“打造濟南、青島、臨沂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推動沿黃城市共建海鐵聯運中轉基地”這一目標。濟南市歷城區委書記呂濤代表認為,這對濟南具有特別的意義。

濟南外向型經濟不強,內陸城市、沒有“出海口”被認為是重要原因之一。去年3月,位於歷城區的董家貨運場站一期建成並投入使用,形成1500萬噸的運行能力,濟南借勢打通了陸海聯運大通道,這也成為支撐未來歐亞班列快速發展的重要載體。“這意味著一個重大機遇,我們將按照省市的決策部署,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搞好環境綠化提升,全面服務董家貨運場站發展,將其打造成為濟南、山東乃至黃河流域連通世界的一個平台。”呂濤信心滿滿。

“‘提升開放平台能級’,更重要的是用平台的思維做‘乘法’。”列席省兩會的省商務廳廳長張德平坦言,近年來,以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為代表的開放平台不斷深化發展,對外開放持續推進,但開放平台建設仍需突破諸多“瓶頸”,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對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帶動作用還不充分,在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上,創新的引領作用發揮還不突出。

青島市僑聯主席、民盟青島市委副主委崔作委員給記者作出了一個十分朴實的解答,卻也是用“平台思維”做“乘法”的精准注解。

他說,“傳統意義上的商會、協會更多是一個聯誼、服務的平台,雖然合作發展的載體搭建好了,但還不能真正實現為企業賦能。這也是我們2019年成立‘新僑創新創業青島聯盟’的原因。我們打破地域界限,放眼全國,面向海外,整合了僑界優質資源,吸引海內外200多名創新創業人士,推動他們在平台上共享互動、融合發展、形成生態。聯盟成立以來,已累計促成118.4億余元的25個項目注冊或簽約。”(代玲玲 付玉婷)

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協同

釋放重大創新平台的聚合效應

科技創新平台在產業創新支撐、科技人才培養、創新要素集聚等方面有著重要的虹吸效應。政府工作報告對培育重大創新平台作出重要安排:構建多層次實驗室體系,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全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建設中科院濟南科創城,支持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先進印染技術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

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好比科技創新的“深蹲助跑”,決定了科技創新之路能走多遠。而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前沿陣地。“當前,新一輪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正在整合優化,各地都在努力爭取,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科技處處長戴彩麗委員說,雖然山東省一些高校被納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但很多缺乏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支撐,這意味著還沒有進入“國家隊”。“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必須有國家重大項目、頂尖人才的支撐,這需要進一步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入,筑巢引鳳,在構建多層次實驗室體系中贏得主動。”

重點實驗室建設是一個“馬拉鬆”式的工程,即使評上了,如果項目、人才不夠突出,也會在定期評估中被亮黃牌。為此,她建議,政府要對建成的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持續給予資金、政策支持,避免出現重申請、輕建設的情況。同時,要出台考核評估、激勵機制,推動重點實驗室更有動力加快“卡脖子”領域技術攻關,提高自主可控技術比重。

培育重大創新平台,必須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資金、技術、服務、人才等各種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形成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協同的創新格局。

去年6月,工信部批復在泰安組建國家先進印染技術創新中心,以山東康平納集團、東華大學雙牽頭成立的山東中康國創先進印染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依托單位開展組建工作——這既是山東省首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也是先進印染技術領域唯一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15家股東單位,涵蓋了紡織印染產業鏈條的90%以上,其中高校2家、上市公司5家、科研院所1家、行業其他龍頭企業7家。經優化整合各種資源,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平台體系。”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陳隊范代表介紹,中心組建半年多來,已吸引一大批頂尖的院士團隊洽談合作,今年預計簽約院士團隊將達到6支,進駐工作的院士團隊專家也將由2020年的26位達到40位。資源聚合后,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的“噴繪壓電噴墨頭”項目取得了重大進展。

類似於國家先進印染技術創新中心這樣的新型研發機構,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力量。作為來自德州的企業研發人員代表,山東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趙偉,尤為關注省內欠發達地區如何加快布局新型研發機構。

“欠發達地區普遍存在創新資源難以高度集聚、缺乏穩定持續經費、科技人員總量偏少等問題,不利於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她建議,這些區域應緊密結合當地資源稟賦,結合產業轉型升級和主導產業需求,制定新型研發機構發展規劃,發揮行業龍頭企業作用,鼓勵更多創新主體加入聯合組建隊伍。根據不同建設階段,政府要給予針對性的扶持。比如,建設初期,政府應給予持續穩定經費支持;在發展階段,政府要加強對公益性研發活動的支持,對其開展市場導向的創新服務,可實施運用后再補助的激勵政策。

重大創新平台作用發揮好不好,首要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效果怎麼樣。山東理工大學原校長張鐵柱委員認為,各類創新平台要緊密對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需要,在關鍵、共性、新興及交叉技術領域開展協同攻關。“‘十四五’時期,重大創新平台不僅數量上要有增長,質量、結構更要不斷優化,通過聚合人才、項目、資金等各類要素,讓科技成果更快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趙豐 趙洪杰)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