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政協委員、濟南九三學社主委劉霞:聚焦協同創新 省市一體化加快推進“科創濟南”建設

2021年02月04日09:03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山東省政協委員、濟南九三學社主委劉霞

山東省政協委員、濟南九三學社主委劉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創新和科技自立自強置於前所未有的高度。去年省委提出打造“五個濟南”的目標定位,其中“科創濟南”排在之首,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又明確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特別強調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強省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通過調研和借鑒外地先進城市經驗,在分析山東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等省市共建新型研發機構的成功做法基礎上,著眼當前“科創濟南”建設需省市協同推進等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強化頂層設計,形成一體化推進的工作機制

科技創新是個系統工程,打造“科創濟南”,推動濟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黃河國家戰略中爭當“科創龍頭”,需要多部門多層級協同整合資源,統籌推進。

——充實省市協同推進工作專班。借助省市一體化加快推進濟南高質量發展和實施“強省會”戰略的有力時機,將“科創濟南”建設納入全省科技創新戰略總體布局中,將支持濟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建設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等重大事項明確列入山東省“十四五”規劃,組建專家智庫,充實省市一體化推進工作專班,專題研究推進“科創濟南”建設的規劃編制、政策要素保障等核心問題。

——培育國家與省市實驗室協同發展架構。省、市合力對接“中科系”院所機構,支持在濟南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深入推動國家在濟南布局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實驗室、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平台或設立實體化分支機構。高標准建設以爭創國家實驗室為目標的山東省實驗室,建立協同攻關新型機制,著力提升基礎研究能力。推進重大科研設施建設,加快建設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籌)濟南基地。

二、注重校地聯動,省市共建一批科研公共平台

建立駐濟高校、科研院所與地方政府常態化對接機制,整合各類要素資源,省市合力推進科創公共平台共建共享共用。

——圍繞主導產業需求構建多層次聯合體。充分借助駐濟高校科研院所力量,立足濟南產業和企業發展需求,從應用領域選取重大科學問題、關鍵技術進行研究,構建科教產研聯合體,協同攻關。大力支持“山大系”“第一醫大系”等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建立高校成果轉移轉化聯盟,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互動融合。

——多渠道強力推動科創公共平台建設。支持引導新型研發機構、骨干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共建公共平台,開放共享資源。出台鼓勵措施,支持駐濟高校、科研機構與國內外高校院所共同建設面向科學前沿的創新平台,爭創一批國家級和跨學科、跨領域公共科技平台,打造一批國家級教學實驗中心和實訓平台,形成具有濟南特色的科教產融合實驗室和新型科研組織模式。

——吸引多層次資本投入科創公共平台建設。省、市財政共同設立“科創濟南”專項資金,建立政府科創投入的長效增長機制,採取各種激勵政策為高校、科研機構、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供支持。鼓勵引導各類金融機構與科技企業協同創新,為平台建設提供長期性低成本項目資金支持,大力推進科技金融發展。以合作共贏為導向,積極吸引龍頭骨干企業為主的社會資本共同投入科創公共平台建設,推動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

三、完善制度設計,研究推出一批省市協同推動科技創新的重大政策

加快補齊“科創濟南”建設短板,需要形成政策合力。

——研究出台支持“科創濟南”建設的相關條例。借鑒深圳、重慶等先進城市出台科技創新條例的做法,由省人大加強調研,適時出台相關法規,完善省市協同推動“科創濟南”建設的制度設計。

——研究出台關於實施高等教育強省的戰略措施。借鑒浙江省全面實施高等教育強省戰略的有關做法,探索省市共建、部門共建等方式,鼓勵和引導各級政府多措並舉吸納國內外科技教育資源,加大對世界一流大學、國內“雙一流”大學招才引智、開展合作的工作力度並給予重點支持。

——健全以結果為導向的評價激勵機制。構建科學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形成科技創富,人才造富的氛圍﹔健全完善以績效考評為基礎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資金的評價辦法,“以成果論英雄”,探索對科研經費使用的管理創新,從過程管控轉向結果管控,激發機構研發活力,最大限度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劉穎婕整理)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