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工作的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張家樓街道下村,當地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一幅欣欣向榮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這個村子原來位於嶺上,后來遷到嶺下,所以才叫下村。村裡過去主要以農業種植為主,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甚至吃水問題都要靠外出挑水、拉水解決。2015年,因為當地軌道交通項目建設的需要,村集體土地流轉獲得一筆資金,優先用來挖水庫、建水廠、改建幼兒園……幾個民生設施陸續完工,資金也很快見底,后續發展又陷入了困境。
這樣的發展經歷讓我們意識到,產業是發展的根基。農村發展的天地很廣闊,但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不能是“一錘子買賣”,必須要發展產業。隻有夯實了產業根基,讓鄉村具有“造血”功能,才能激發農民自身的內在動力和蓬勃活力,最終實現鄉村振興。
有了思路,就能找到出路。通過走訪調研,我們發現村子裡的艾草種植有著一定優勢,但也面臨著生產鏈條不長、產品品質不高以及與其他地區產品同質化競爭等問題。如何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價值,成了亟須解決的問題。時間不等人,我們一邊組織村干部去先進地區學習經驗,一邊著手解決艾草深加工項目資金缺口問題,同時依托鄉村振興工作隊,迅速整合資源,確保項目快速進入實施階段。
產業興旺,鄉親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在各方努力下,艾草深加工項目於去年10月開工建設。投產后,項目將提供100余個就業崗位,外出打工的村民將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從田間到車間,從工廠到市場,一株小小的艾草在這裡實現了規模化種植、品牌化經營、資本化運作,一條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業鏈初步形成。
有了一產和二產,與艾草產業相關的三產也順利落地。抱著試水的想法,村裡開設了艾灸體驗館。令人意外的是,城區以及周邊各村前來體驗的人絡繹不絕。小鄉村變得車水馬龍,村裡的農家宴和小超市的生意也紅火了起來。一個健康有序成長的鄉村旅游市場,成了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生動寫照。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大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我們就一定能走出一條科學有效、農民受益的產業發展之路,為實現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作者為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張家樓街道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本報記者肖家鑫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03日 第 07 版)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