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單點測速,實行區間測速,行車更順暢了﹔一路下來沒有忽高忽低的限速情況了﹔導航軟件播報信息更加准確了……這是近三個月來在山東省境內高速公路通行的駕乘人員的共同感受。
為進一步規范高速公路限速管理工作,去年9月以來,山東省公安廳聯合省交通運輸廳部署開展為期三個月的高速公路限速管理專項排查整治行動,重點圍繞全面推行高速公路區間測速、提高限速值、加強施工管理、優化導航播報等方面,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精准施策、對症下藥、建立長效機制,取得扎實成效。山東省委督查室組織第三方評估,結果顯示,群眾滿意度達到94.6%。
“我們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努力方向,對全省高速公路進行一次徹底的‘體檢’,全面清理和解決高速公路管理的問題短板,達到安全效果、通行效果、執法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山東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范華平說。
挂圖作戰,高速公路限速排查整治動真碰硬
“原來高速公路上的限速變化過大、忽高忽低,甚至還有‘斷崖式’降速現象,這種毫無預警的限速,會讓駕駛人來不及做出反應,很容易超速行駛。”濟南某運輸公司貨車駕駛人石先生說。
近年來,山東省高速公路裡程不斷增加,覆蓋范圍越來越廣,高速公路成為群眾駕車出行的主要選擇。但由於建設時期不同,山東高速公路在設計、建設、管理等方面存在不科學、不合理、不一致等情況,如:同路不同速、限速標志設置不規范、導航播報錯誤率高等問題,難以適應當下出行需要,成為群眾關注的焦點。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山東省委、省政府堅持問題導向,把全面加強高速公路限速管理作為一項民生工程、經濟工程、安全工程抓實抓細,迅速成立由凌文、范華平兩位副省長任組長的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由山東省公安廳牽頭,聯合省交通運輸廳等多家單位,自去年9月1日起,開展為期三個月的高速公路限速管理專項排查整治行動。期間,范華平4次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研究具體措施,調度推進工作。
高速公路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各有關部門強化“一條路、一件事、一家人、一條心”的意識,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專班,合署辦公,迅速形成“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各盡其力”的工作局面。
為把問題找全、不留死角,山東公安交管部門會同相關單位組成9個工作組,行程8萬余公裡,按照不漏掉“一塊標志、一處路段、一個設備、一句播報”和不忽視“任何一個問題”的要求,開展了三輪集中排查督導。經過地毯式、全覆蓋的集中排查,共排查出各類問題3750個,其中導航播報錯報誤報3195個,佔總問題的85%﹔開展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督導檢查,推動問題整改到位﹔開展“回頭看”暨自評活動,全面檢查整改落實情況。對在排查督導中發現的問題,由排查組長和屬地職能部門簽字認領,制作了7大類問題台賬,逐一列出了整改措施,明確了責任單位、整改要求和時間節點,實行銷號管理、挂圖作戰。期間,以領導小組辦公室名義下發了7個通知、11期專家建議,助推專項排查整治行動開展。
精准施策,實現“服務有溫度、管理無感知”
“作為交通秩序管理執法部門,我們堅持問題導向,精准施策,靶向發力,不斷創新管理手段,讓廣大駕乘人員在高速公路上通行更加舒心、順暢。”山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局長田玉國說。
如何將執法管理與服務有機結合,做到“服務有溫度、管理無感知”?山東公安交管部門在大量論証、評估、試點的基礎上,從去年10月1日起,停止594處高速公路單點抓拍測速設備記分、罰款功能,設備所記錄的數據僅作為交通流量分析和發生交通事故時責任認定的依據。在叫停單點抓拍測速的同時,按照區間測速的起始距離一般不少於10公裡,兩個區間測速的間距不少於6公裡的原則,在交通流量大、事故多發易發路段啟用區間測速,並提前向社會公示,截至目前,全省共啟用了132處區間測速。對於隧道、橋梁和事故多發路段等,根據實際情況,單獨實行區間測速。
“區間測速實行后,瞬間超速時有時間調整,也不會擔心被處罰,極大地減輕我們駕駛過程中的緊張焦躁情緒,這個政策真是杠賽來(濟南方言:很好)!”經常在省內跑高速的濟南市民李先生伸出大拇指點贊道。
針對駕乘人員反映的導航播報不准確、造成誤導的情況,山東公安交管部門進一步加強與導航軟件企業合作,專門建立了導航信息發布機制,並先后三次與導航播報企業負責人座談,確保了國慶假期前全部整改到位。
山東公安交管部門還積極會同全省交通運輸部門、山東高速公路集團等相關單位,共同對限速標志逐一排查,研究優化施工路段交通組織方案以及限速值的調整,全力保障高速公路限速整治取得實效。3個月以來,在全省113處收費站、服務區、互通立交匝道按去年11月1日實施的新標准設計、建設、管理限速標志,12條高速公路17處路段恢復至設計速度。
嚴防反彈,七項長效機制治標又治本
高速公路管理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將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如何守住此次專項整治的戰果,確保限速管理老問題不反彈、新問題即發生即解決?
“我們一手抓現實問題解決,一手抓長效機制建立,針對這次專項整治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和整治工作的具體實踐,研究建立了‘高速公路限速值調整審核、測速取証審核、導航播報信息通報、聯合監督檢查、第三方評估、問題日常發現、定期會商’等七項長效機制,推動限速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山東省公安廳副廳長、政治部主任修春清信心滿滿地對記者說。
七項長效機制的建立,防止了發生“治理—反彈—再治理”的現象。例如,建立限速值調整審核機制,明確限速值調整的審批權限和流程,解決隨意調整限速值的問題﹔建立導航播報信息通報機制,與導航企業共享測速設備、交通事故、擁堵、施工等信息,確保導航播報信息准確,防止誤報、錯報等,有效提升高速公路治理能力和水平。
在深入落實七項長效機制的基礎上,山東公安交管部門不斷應用大數據、信息化研判分析手段,結合交通流量、道路限速值、超速抓拍量、道路交通事故等因素,全力做好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工作。依托高速公路“三道防線”,實行“網上+網下”勤務模式,嚴查嚴管重點違法行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集中受理群眾對測速工作的意見建議,及時整理反饋社情民意。(林珊 高攀)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