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法院去年受理案件249803件 為危困企業等緩減免訴訟費896.86萬元

2021年01月14日10:21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
 
原標題:濟南市法院去年受理案件249803件 為危困企業等緩減免訴訟費896.86萬元

  2020年濟南市法院——

  ●共受理各類案件249803件,結案255536件,同比分別上升16.85%和14.62%,收結案數均創歷史新高

  ●審結“醉酒駕駛”“高空拋物”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3318件

  ●推行“零接觸”“線上辦”審判模式,互聯網在線開庭8837件

  ●妥善化解涉民生糾紛,審結一審民事案件52204件

  1月13日下午,在市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張愛雲作了《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去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249803件,結案255536件,同比分別上升16.85%和14.62%,收結案數均創歷史新高。其中,中院受理案件31007件,結案30886件,收結案數均居全省首位。

  依法懲治刑事犯罪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扎實推進“平安濟南”建設,審結一審刑事案件5956件,判處罪犯7409人。

  依法嚴懲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審結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等犯罪案件14件。依法嚴懲危害群眾人身和財產安全犯罪,審結故意殺人、搶劫等嚴重刑事犯罪案件1772件。審結“醉酒駕駛”“高空拋物”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3318件。審結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等制假售假犯罪案件49件。

  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審結一、二審涉黑惡犯罪案件141件,判處罪犯707人,其中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269人。強力“打財斷血”“黑財清底”,累計判處罰金1.8億元。堅決“打傘破網”,甄別移送涉黑惡犯罪及“保護傘”線索272條。堅持兩級法院集中宣判,組織集中宣判20次。

  嚴厲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審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傳銷、集資詐騙等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326件。深入推進法治反腐,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等職務犯罪案件43件,判處罪犯47人,其中原為縣處級以上干部11人。

  全面加強人權司法保障。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3985名認罪認罰被告人依法從寬量刑。審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8件56人。規范減刑、假釋案件辦理程序,審結減刑、假釋案件3364件。

  積極營創法治化營商環境 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依法調節經濟關系,審結一審商事案件54402件,涉案標的額308.68億元。

  服務和促進企業復工達產。建立“綠色通道”,對因疫情引發的涉企案件優先立案、優先審理,為危困企業等緩減免訴訟費896.86萬元。推行“零接觸”“線上辦”審判模式,互聯網在線開庭8837件,確保疫情期間“訴訟服務不停歇、司法辦案不鬆勁”。首次運用航拍+VR實景技術,促成標的額1.39億元的在建工程項目網拍成交,並及時交付復工。

  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圍繞服務工業強市戰略,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審結買賣、承攬、運輸等合同糾紛案件15332件。防范化解區域性金融風險,審結金融借款、証券、擔保等糾紛案件22986件。審結涉上市公司案件2000余件,依法保護企業和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制定服務自貿區建設的意見,設立自貿區巡回法庭和法官工作室,審結各類涉自貿區案件486件。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審結涉外、涉港澳台案件63件。

  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加大對知名品牌、核心技術、新興產業的保護力度,審結知識產權案件4807件。“路由器專利權案”載入最高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七波輝商標權案”“開甲刀專利權案”入選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典型案例。

  助推新舊動能轉換。落實“破風行動”任務要求,審結破產案件148件,處置破產債權712.37億元,盤活土地1410.18畝、房產43.6萬平方米,安置職工2715人。簡化破產案件辦理流程,高效辦理中魯建筑集團等5家省屬企業破產案件,平均用時40.8天。

  深入踐行司法為民宗旨 增強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

  升級訴訟服務體系。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暢通線上線下訴訟服務通道,推行網上立案、跨域立案,積極打造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

  依法保障民生權益。妥善化解涉民生糾紛,審結一審民事案件52204件。推廣家事審判改革成果,完善家事調查、離婚冷靜期等制度,審結家事糾紛案件11326件,調解撤訴6128件。與市總工會、市勞動仲裁委員會分別建立訴調對接、裁審銜接機制,審結勞動爭議案件4725件。制定商品房買賣訴訟指導意見,審結商品房買賣糾紛案件5892件,通過“示范訴訟+人民調解”方式訴前化解糾紛近5000件。支持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審結物業、供電、供暖等案件6170件。審結交通事故、醫療糾紛等案件7136件。審結鄉村環境整治、征地補償等涉“三農”案件430件。

  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審結環境資源類案件1949件。在轄區黃河沿岸、南部山區設立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和司法修復基地。落實生態環境損害修復性賠償制度。

  妥善化解行政爭議。審結一審行政案件4491件,審查非訴行政執行案件821件。審結征收拆遷、城市更新等案件1518件。受理跨區域管轄案件629件。選聘人民和解員122名,訴前化解行政爭議667件。

  維護當事人勝訴權益。加大涉黑惡、涉民生、涉黨政機關等“五類案件”執行力度,共執結案件97404件,執行到位金額328.07億元,核心指標居全省前列。強化失信聯合信用懲戒,有20253名被執行人迫於壓力自動履行了義務。積極推進信用修復機制建設,對履行義務的30849名被執行人及時解除失信或限制消費措施。

  扎實推進改革創新 促進審判工作提質增效

  堅持以深化司法改革為動力,提升公正高效司法水平,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穩步推進司法確認、小額訴訟、簡易程序、獨任制審理、電子訴訟五項改革試點任務,推動審判質效指標持續向好。平均辦案周期54天,同比縮短25天;員額法官人均辦案380件,居全省首位。

  加強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組織的聯動聯調,建立健全家事糾紛、交通事故、建設工程等42個多發性糾紛一站式化解平台。完善特邀調解制度,訴前化解糾紛25106件。規范特邀調解和司法確認程序銜接,受理司法確認案件3157件,裁定確認有效3031件。

  加強智慧法院建設。積極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推行全流程網上辦案。中院電子卷宗覆蓋率99.7%。兩級法院電子送達22.7萬件次,送達成功率98.31%。堅持以公開促公正,完善司法公開平台建設,公開流程信息21.9萬條、裁判文書24.7萬篇,互聯網直播庭審2.9萬場次,居全省前列。(高明)

(責編:宋歌、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