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矩”裡面創新(薪火相傳)

施夏明

2021年01月07日10: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在“規矩”裡面創新(薪火相傳)

圖為石小梅(左)給施夏明進行戲曲教學。

“青山一夜金鼓緊,戰疫瘴四海牽心。”1日晚,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的原創昆曲《眷江城》亮相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1年新年戲曲晚會,石小梅老師和我參演。用昆曲書寫赫赫戰疫長卷,讓更多人看到抗疫英雄的故事,是戲曲人的責任。展現昆曲的多面性,讓觀眾體會現代昆曲的魅力,是戲曲人的使命。

我是“80后”,14歲就進入江蘇省戲曲學校昆曲科,之后進劇團演戲,拜石小梅老師為師,對昆曲的認識日漸深入。在我看來,所謂“南昆風度”,既是典雅、細膩、精致的表演風格,也是老師們的藝術品格與藝術風骨。作為學生,我們在傳承技藝和劇目的同時,也在傳承一份對昆曲的初心與熱愛。這種品格無法量化,它不像教戲,告訴學生手放在哪裡、這句腔怎麼唱,它是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不知不覺內化於心。

石老師教戲,總是再三強調“規矩”二字。她曾說,“如果你要創新,必須在‘規矩’裡面創新”。石老師上世紀80年代同時拜沈傳芷、周傳瑛、俞振飛三位昆曲表演大家為師,一直致力於傳承和豐富傳統昆曲劇目。石老師門下還有我的大師兄錢振榮,如今已是有一定影響力的昆曲名家。當年在戲校讀書時,錢師兄也教了我很多戲﹔我和師弟周鑫是石門的第三代,肩負承上啟下的傳承責任。在我們后面,還有蘇州昆劇院的唐曉成。

在學習和唱戲的過程中,創作者從簡單的模仿到對人物產生獨特理解,再到可以運用傳統程式的積累去創作作品、塑造人物,本身也是一種傳承。

新編戲創作是對傳承下來的程式手段進行解構和再重組的過程,要提煉昆曲寶庫中的精華,找到適當的切入點,並賦予其新意。戲曲的程式化表達是高度凝練的,相近的情緒有一套相對應的表演程式。新劇目中的片段細節可以借鑒傳統劇目。比如,新編昆曲劇目《浮生六記》第一出《盼煞》表現沈復對亡妻芸娘的追憶,我們選用了“集賢賓”曲牌。“集賢賓”通常用於呈現悲傷哀婉的情緒,昆曲《牡丹亭·離魂》中,也用了這支曲牌。《盼煞》的情緒和情感與《離魂》相通,曲牌可以相互借鑒。以此推之,行腔、表演等也有不少可相互借鑒之處。劇本不同,具體人物和故事結構不同,在借鑒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就有了不失古意又新穎的表達。當然,光有“殼”還不行,戲曲人物的塑造需要演員在表演中畫龍點睛。演員需要在角色中灌注思考,人物才能鮮活。

我們這一代演員是幸福的,擁有一批多才多藝、審美趣味很高的年輕觀眾。我自己就有兩個微信“粉絲群”。我會到群裡跟戲迷們聊聊天,與大家的關系更像是老朋友。一位熱心的插畫師設計了俏皮又有古典韻味的“昆曲小明”系列表情包,很有意思。昆曲傳播並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將每一顆熱愛昆曲的心匯聚起來,將豐富昆曲的“表情”。

昆曲的“年輕化”“偶像化”不是一件壞事,它折射出大眾對美的追求,但其前提和基礎是演員要打好扎實的基本功,具有足夠深厚的戲曲藝術積累。昆曲是時光的藝術,也是奮斗出來的藝術。“偶像”最終要通過不斷的藝術積累和實踐成長為實力派,才能經得住時光的淘洗和檢驗,將昆曲的美好代代相傳。

(作者為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副院長)

(劉雅、劉浩洋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07日 第 20 版)

(責編:鄭浦麗、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