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和她的喜洋洋秧歌隊

2020年12月30日13:59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東營12月30日電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我們就是要帶領大家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再說這也是我們增強‘文化自信’的一個方面”。12月24日,身患疾病卻精神頭十足的勝利油田臨盤採油廠准備大隊水井隊女工張磊笑著說。

  今年44歲的張磊看上去格外清秀、美麗、大方,絲毫看不出生過病的樣子。每天下午2點至3點半,晚上7點至8點,她總是第一個帶上道具,帶領她的“臨盤喜洋洋秧歌隊”來到臨盤文化廣場扭起來。

  今年9月份,張磊被查出沁潤性原肺癌,之后的術后休息期間她感到整天無所事事,心情極其郁悶。她想怎樣才能轉變這種局面呢?一天,她在家人的陪同下到文化廣場上散步,聽到遠處傳來鑼鼓聲,於是她順勢扭起了大秧歌。張磊的老家就在臨盤採油廠當地的山東省臨邑縣李家鄉張定杆村,每年過年當地有鬧秧歌的風俗。張磊從小性格活潑,非常喜歡秧歌藝術,再加上秧歌獨有的年俗文化,讓張磊內心深處對秧歌充滿了向往。讓張磊沒想的是她還沒扭一會,也來散步的當地群眾也跟著扭起來,后來還引起了很多人的圍觀。張磊好像忘記了身體不適,忘記了疲憊,忘記了郁悶,那一天她開心極了。

  “一定要組織一支秧歌隊”她暗想。說干就干,於是她自費買來服裝、扇子等道具,又找到單位借來鑼鼓,就這樣一個簡易的秧歌隊組成了。即便是這樣,秧歌隊每天也能吸引很多人駐足觀看,還有同張磊一樣的秧歌愛好者踴躍加入其中。截止到12月,張磊的秧歌隊已經擴大到56人。張磊想隊伍越來越大這樣粗粗拉拉的總不是辦法,干脆做大、做強、做精、做細。張磊先找到臨邑縣臨盤街道辦社區服務部的王書記,請求幫忙協調專業的鑼鼓隊。“鑼鼓隊配上秧歌隊,肯定行。”王書記爽快的答應了。之后張磊又和隊員們商量能否湊點錢進些“毛驢”“旱船”“豬八戒”等表演道具,結果無人反對。為了把這些道具用好,保存好,張磊又找到臨盤採油廠社會化服務協調站曙光居民服務部,請求協調一間房子專門用來存放這些道具。萬事俱備,張磊總覺得欠缺點什麼,“對,缺一個名字。”就在她不知道起一個什麼名字好的時候,她忽然看到大家扭秧歌的時候臉上露出的笑容,“看著大家這麼高興就叫‘臨盤喜洋洋秧歌隊吧。’”就這樣“臨盤喜洋洋秧歌隊”誕生了。

  每天下午和晚上,隻要“秧歌隊”現場扮上,鑼鼓家伙聲一響,二三百人就從不同方向涌了過來。“我孩子不在身邊,我整天沒事干,你們扭的秧歌我天天看,一場都沒落下,我也想參加你們秧歌隊就是不好意思張嘴,你們能帶上我嗎?”一位70多歲阿姨紅著臉問張磊。“歡迎啊,阿姨。我們就是要帶領大家鍛煉身體,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張磊回答說。

  “秧歌隊”的人員構成復雜,有在職員工、也有年齡大的、也有身體素質差的。張磊不敢讓大家活動太長時間,可每次都被觀眾強烈要求接著表演。沒辦法,張磊就囑咐大家有感覺累的就下來休息,或者先回家。可是隊友們沒有一個下來的。“現在我們的政策、環境、生活都這麼好,群眾又這麼愛看,我們也應該回報一下社會,再說能累到哪兒去,再堅持堅持。”退休黨員劉阿姨說。

  “秧歌隊”受到居民群眾的歡迎,但也遇到了一些麻煩事。12月13日,星期天。秧歌隊還沒到現場,退休職工李大媽就拿著小凳,帶著孫子早早來到現場等候。極有韻味的鑼鼓點和滑稽優美的小丑、八戒、旱船、毛驢表演讓李大媽笑的前仰后合。突然,她想起自己還帶著孫子,她左找右看都不見孫子的蹤跡,李大媽急的哭出了聲。張磊見狀趕緊停下表演,問清孫子的名字后勸說大媽別著急,然后拿起麥克風不停地呼喊孫子的名字,並告知李大媽的所在地點。10分鐘后,小孫子找到了李大媽所在位置。祖孫團聚,李大媽一個勁道謝。

  張磊的秧歌隊火了。邀請演出的也多了起來,但不管是縣裡、村裡、企業、還是個體活動,張磊總是免費演出。常看秧歌演出的王大爺夫婦看著張磊和秧歌隊員們非常辛苦,就買了香蕉、桔子、蘋果等送給張磊。張磊婉言謝絕了。“您們這麼大歲數還給我們買東西,隻要您愛看我們就演到底,我們的目的就為了大家開心。”張磊說。

  “這麼短的時間你就打的這麼響,有了這麼多粉絲,下來還有什麼打算?”“明年,我們計劃到居民小區去演出,到敬老院去演出,到村裡去演出,還有到我們的偏遠注採班站去演出,送文化下基層,送藝術進村﹔再有就是做抖音,搞直播,那樣大家不用到現場就可以看表演了﹔如果再可能就參加比賽,拿個大獎回來。這個理想大嗎?哈哈哈哈!”面對提問,張磊爽朗地笑了起來。(菅李峰)

(責編:公雪、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