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仲平:“十四五”時期智庫建設要把國家需求放在首位

2020年12月29日10:43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原標題:馮仲平:“十四五”時期智庫建設要把國家需求放在首位

12月23日,人民網·人民數據(國家大數據災備中心)舉辦新一期“啟航·數智新經濟”論壇,圍繞新型智庫如何服務“十四五”新格局進行探討。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馮仲平在論壇上表示,圍繞“十四五”發展,智庫要把國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國家的需要是智庫存在的價值所在,國家的需求越大,智庫發揮作用的舞台也越大。

馮仲平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兩個一百年”目標的交匯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由此開啟,未來五年對中國的發展至關重要。對於智庫,尤其是研究國際問題的智庫來講,要認識世界大變局中的不確定性,重點關注非傳統安全問題,以及可能面臨的大國競爭加劇的長期態勢。

今年疫情加速了全球數字化發展的進程,數字化對各國經濟、社會、外交、軍事乃至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非常深刻,國際上圍繞數字化的合作競爭態勢越加明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數字大國來講,我們在國際市場上的合作競爭,圍繞數字化規范性、話語權和規則的制定,特別是話語權的建立,是智庫大有可為的一個方面。”馮仲平指出。

面對新課題新任務,馮仲平對新型智庫與智庫人的必備素質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要有責任心,家國情懷。將實現國家“十四五規劃”、2035年遠景目標、“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為研究的出發點、落腳點。團隊既要鼓勵個人努力,也要提倡分工協作。

第二,具備很強的溝通表達能力。數字化時代,智庫不僅要會和決策部門溝通,還要和社會溝通。要有思想,還要把思想表達好,能夠讓社會聽到、聽懂。

第三,要搞前瞻性研究。要有引領能力,主動求變﹔不確定性時代要學會新的研究方法,對未來展望提出多種可能性,並針對每一個可能性提出應對措施。對於研究國際關系的智庫來說,要從被動應對轉變為主動設計,想辦法讓外部環境朝著有利於我們的方向變化。

“智庫不是‘空談館’,研究的是真問題,解決的更是真問題。國家越發展,智庫價值就越彰顯。相信今后會有大批高水平、有良好素養的新人加入到智庫隊伍中來。”馮仲平最后說。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