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工作攻堅看行動丨鄒城巧用“柴米”做香“農家飯”

2020年12月25日08:54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重點工作攻堅看行動丨鄒城巧用“柴米”做香“農家飯”

集中財力辦大事,抱團互補富鄉親

鄒城巧用“柴米”做香“農家飯”

12月17日入夜后,鄒城市太平鎮前韓村氣溫降到零下5℃,山東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門前的60座大棚格外安靜。33號棚裡,燈火通明、溫暖如春,畦棱之間,一簇簇黑皮雞樅菌挺著“腰板”冒出了地面。棚主人趙崇亮和妻子正各領一班人忙著採蘑菇、削菇根,有說有笑,十分熱鬧。“投資沒花一分錢,三個月掙了5萬元!”老趙干勁十足。

趙崇亮撿的這份“大便宜”源於模式創新。今年9月,常生源實行“1+1+4”的食用菌種植模式:企業投建大棚免費提供給農戶使用,按“1名企業員工+1戶貧困戶+4戶採煤塌陷地失地農戶”的結構組成一個生產互助小組,由企業員工負責技術指導。互助小組的大棚按10天一個周期錯峰種植,一個大棚集中爆菇時,其余戶都來幫忙,不需再花錢雇工。“這種互助模式讓農戶有賺頭,我們企業也不虧錢。”山東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常猛說,企業兜底回收鮮菇,並在農戶賣了錢以后收回菌棒錢,一個大棚可賺2萬元。同時因黑皮雞樅菌採摘周期短、隻能地栽不能工廠化,讓農民參與進來種植彌補了企業短板。

“科技創新是生產力的創新,模式創新是生產關系的創新。”濟寧市委常委、鄒城市委書記張百順認為,后者更能有效“攪活”農村。鄒城市鼓勵農村進行模式創新,通過將土地、產業、勞動力、政策資金等資源進行巧妙整合、綜合運用,發掘鄉村振興的新動能。越來越多的當地農村正像前韓村一樣,巧用“柴米”做出一鍋又一鍋香噴噴的“農家飯”。

12月17日下午,葛爐山坡地上,砂輪飛轉、焊花四濺,新建的45座鋼結構大棚初露雛形,呈梯田式整齊排列下來。“11月13日開工建設,本月底就能投產,正好趕在春節前出菇,價錢肯定低不了!”鄒城市大束鎮釣魚台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建信心十足。幾個月前,鎮裡變“撒芝麻鹽”為集中投放,將扶持15個村的資金集中入股具備產業基礎的釣魚台村,由村黨支部領辦的朱佳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運營管理,發展香菇種植產業,每村每年得到不少於投資額10%(即5萬元)的保底收益。

合作社如何運營並保証收益呢?這裡又採用了另外一種新模式:合作社+企業+農戶。合作社將大棚分包給農戶種植管理,又與龍頭企業合作解決菌棒、技術和銷路。收益扣除菌棒錢和農戶保底的1萬元,剩余部分由合作社和農戶5:5分成。“一年收兩季,俺這一季就掙了7萬元。”菇農朱娟娟正忙著為菌棒注水,准備培養第二茬。她和丈夫之前常年在外地打工,去年回來承包了兩個棚。和大束鎮的做法如出一轍,太平鎮集中資金入股馬廠村企業泰馬菌業,20個集體經濟薄弱村每村每年至少獲得2萬元集體經濟收入。

鄒城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培育新動能,推進質量、效率、動力“三大變革”,力促資源型城市轉型。今年,被評為全省十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之一,同時又是全國首批創新型縣市。但鄒城清醒地看到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就在農村,在堅持“工業強市”政策的前提下,下大力氣狠補“三農”短板。截至目前,鄒城市所有的集體經濟“空殼村”實現摘帽,農民人均收入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長。(姜國樂 王浩奇)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