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菏泽5月12日电 百年峥嵘岁月,百年精神传承。在长寿之乡单县有很多百岁老人,他们见证了党的百年巨变,见证了单县人民艰苦奋斗的生活变化。近日,记者来到单县谢集镇耿庄行政村101岁退休村党支部书记耿守林家中,听一听老人讲述他的生活经历。
101岁的耿守林
“来,都坐、都坐,你们都坐下。”刚一进门,耿守林便一边热情地打招呼,一边热情地拿凳子示意大家坐下。耿守林脸上布满了皱纹,有些耳背,但他脚步轻快、精神矍铄,丝毫看不出他已是百岁高龄的老人。说明我们的来意后,耿守林思索片刻,瞬间打开话匣,越讲越多,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
1920年10月,耿守林出生在单县谢集镇耿庄行政村,经历了艰苦的岁月。“我们大队有11个村庄、16个生产队、3832亩地、2560口人、500多户人家,我1955年任耿庄行政村会计、1958年任村党支部书记。新中国成立后,生活逐渐好转,温饱问题慢慢有了保障,但是生活依然艰苦。”耿守林记忆犹新,张口成章地回忆着说道。
提到当年的生活,耿守林有些哽咽,他告诉记者,那个年代没有交通工具,去哪都是靠两条腿走路。以前人们吃的都是菜汤、面汤,营养跟不上,有一次在田地干活,由于营养不良,耿守林的腿肿得厉害,是包村书记自己出钱给他买了营养品。
耿守林讲述着以前艰苦的岁月,他说,给村民分土地时,没钱买墨水写字,就用洋钉占锅灰和水在土地证上写字;以前穿的衣服、鞋子都是破了又破。“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才发现,党员永远是不顾自己的一切,处处为群众着想。工作上有了任务,大家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活,到了春节,我们村干部挨家挨户看谁家比较困难,就给谁家送点救济。现在的生活和我任村支书时候相比,简直太幸福了。”耿守林说,“以前怎么也想不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穿上这么好的衣服,而且现在我们也有了汽车,孩子也都上了大学……”说起现在的生活耿守林既兴奋又自豪。
“我年纪大了,有些事已经记不太清,但我骄傲,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什么都可以忘记,我不忘中国共产党、我不忘新中国成立的那第一年……”耿守林对着镜头有力地说道。
现在耿守林的生活简单而又充实,每天吃完饭便骑着自己的电动三轮车串门,虽然已有101岁的高龄,但他对生活的热爱丝毫未减。耿守林走过了一个世纪,也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救亡图存、奋发图强的一个世纪,他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谢丽 张宁)
山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7月8日晚上,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详细】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不负韶华,为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详细】
韩正: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新华社济南7月7日电 (记者齐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6日在济南主持召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