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賦能到協同共治 新聞大咖共話全國縣級融媒發展未來

2020年12月07日11:10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原標題:從技術賦能到協同共治 新聞大咖共話全國縣級融媒發展未來

12月5日,2020首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年會在江西省分宜縣繼續進行。在當日舉行的三場分論壇上,來自各界的專家學者、行業人分別圍繞技術創新、智慧城市、社會治理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技術賦能縣級融媒體建設

5G、人工智能方興未艾,給縣級融媒體建設帶來的挑戰的同時,也帶來新的機遇。在“5G、人工智能與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分論壇上,專家學者、行業人士圍繞主題,分別發表了自己對技術賦能縣級融媒體建設的意見、看法。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執行主任、人民在線網絡有限公司總經理董盟君著重闡述了人民在線與各地融媒體中心雙向賦能、協同發展的思路。她介紹,人民在線實施人民雲開放戰略,推動“媒體上雲,服務上鏈”,為融媒體中心提出“1+5+N”的融媒方案,即共建一個雲生態,打造五項業務能力、開放N個優質產品合作渠道,通過一朵“人民雲”、一條“人民鏈”的方式將產品人民在線的技術能力、運營能力、經營能力等輸出給各地、各級融媒體中心,賦能地方融媒體中心內容影響力和經營能力的提升,幫助地方探索建立“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運營模式,助力縣級融媒體中心“建強、用好”。

封面傳媒首席安全官、融媒體建設技術負責人余欣認為,智媒體的三個關鍵詞就是創新,融合、轉化。他從自主研發,場景加持,開放合作,不斷迭代四個方面展示智媒雲的智能技術矩陣的創新源泉,以及與新技術的“融合”如何通過團隊、生產流程、業務形態驅動智媒雲的智慧文博矩陣,內容科技矩陣,數據營銷矩陣。

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駱正林則從國家頂層規劃、智慧中國建設、人工智能在新聞傳播領域應用等三個維度,闡述了人工智能是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動力源泉,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媒介變革與融合的必由之路。

阿裡雲智能事業群廣電傳媒行業總經理程國鋒以阿裡雲在縣級融媒的實踐分享為主題,介紹了阿裡雲在產品、技術、渠道、應用場景等方面的技術優勢,以及在推進融媒體建設當中的技術支撐和合作保障的作用。

北京大興區融媒體中心主任馬新穎介紹了當地在應用5G和人工智能的最新進展,包括即將啟動5G直播區“兩會”,引入虛擬主播,提升新聞生產能力和應急播報的能力,以及2021年准備搭建5G+4K/8K的虛擬演播室等情況。

江蘇江寧區融媒體中心副主任施金龍從技術專業人員角度,向觀眾分享分析了他對技術、人工智能、5G的獨特看法,他認為人工智能不僅帶來效率的提升,還要注重在日常工作訓練、指導、應用,更好的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當中發揮獨特作用。

共謀縣級融媒發展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在“融媒體大數據與智慧城市建設”分論壇現場,業界專家以融媒體大數據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為出發點,分享媒體融合的實踐成果,探索媒體融合的未來之路。

作為基層輿論宣傳的主要陣地,縣級融媒體中心如何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共同打造服務政府、服務行業、服務百姓的服務能力,做美好生活的服務者,做智慧產業的連接者,做智慧城市的運營者,做智慧社會的推動者,成為各地融媒體中心共同思考的新議題。

中國出版集團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孫月沐給大家帶來了他的理解,他從政治邏輯、文化邏輯和商業邏輯探討了媒體融合和智能智慧城市建設之間的聯系。他說,“這是一個很大的一個題目,中央把它交給縣級融媒體,或者說我們縣級融媒體應該是義不容辭的來做這樣一個工作,因為縣級融媒體我剛才說了從政治角度上說,是一個安邦定國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的抓手,是一個重要的陣地。從我們的傳播來說,它是有一很好的武器,因為隻有傳播了,隻有各種信息傳播到位,我們的智慧城市才能建設好。”

媒體深入融合是什麼?如何深度融合?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浙江大學融媒體中心主任韋路與大家分享了他對於媒體深度融合的理論思考。“我們這一場也叫做融媒體大數據,大數據從哪裡來的?就是從用戶那裡來的,如果不是每天那麼多的用戶生產海量的信息,我們不可能有大數據,所以我們如何在當前新媒體時代更好開發利用這些用戶生產內容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縣級融媒體要不斷創新形式,給用戶互動式體驗,堅持群眾路線,充分利用好新技術新平台新載體更好地服務群眾生活、服務基層治理。”湖南瀏陽市融媒體中心主任江敦明分享了瀏陽融媒大數據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上游新聞幫幫頻道總監兼社群中心負責人劉海濤以《媒體融合向“智慧城市大腦”縱深發展》為題分享了他在智慧城市建設上的探索和思考,以及如何更好地幫助政府實現智慧政務。

扛起融媒體的責任擔當 積極參與社會治理

在“縣級融媒體中心抗疫報道”分論壇現場,來自媒體界、學術界等各界人士圍繞融媒體中心的責任擔當、“三中心”融合建設、鄉村社會治理實踐等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交流。

在主題交流環節,澎湃新聞編委、時事新聞中心總監李雲芳圍繞《世紀疫情下,澎湃新聞的報道策略和布局》作了主旨分享。李雲芳從“澎湃,報道什麼?”“新媒體的新手段”兩篇章介紹了疫情下澎湃新聞報道的策略布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黃楚新認為,我們可以看到在未來五年當中以及未來十幾年當中,隨著新興媒體不斷出現,媒體融合仍然在進行推進當中,隻不過可能時間沒有那麼緊迫,任務也許沒有那麼艱巨,因為這一次中央要求從2018年8月份以后在短短兩年之內,要完成我們國家2800多個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以及規劃。“所以時間非常之緊迫,任務很重,在座的各位領導可能都親身感受到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黃楚新帶來了《我國縣級融媒體發展現狀與趨勢》的分享。 抗疫宣傳是縣級融媒體中心面臨的一次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大考驗,同時也是對基層媒體融合發展成效的一次大檢閱。

河南項城融媒體中心副總編輯高敏在作主題為《時代之問的項城探索》主題交流時說,“在報道中,我們把新聞報道的鏡頭和話筒指向人民群眾的抗疫行動,通過記錄感人事跡,講好身邊人的故事,傳遞了人性溫暖和人文關懷,當時我們還創作了抗疫MV,今夜我們出征,我盼望,真英雄,這樣一些公益歌曲,鼓舞全市的人民共同抗疫。”

縣級融媒體如何用行動書寫著媒體擔當,增強專業性、針對性、實效性,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新聞報道?西藏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周德倉給出了錦囊妙計。“我個人依然覺得我們實踐過程中,不能脫離開我們這些輿論的支撐,馬新觀的一些非常朴素,但是又非常基准,是我們報道的底線的東西,堅持正確的黨性原則,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以人民為中心,責任先於自由。”

在圓桌論壇環節,安徽財經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院長朱鬆林與湖北洪湖融媒體中心主任黃麗霞、四川古藺縣融媒體中心常務副主任王 丹、江西共青城融媒體中心總編輯王飛、北京豐台區融媒體中心總編輯盧劼、河北香河融媒體中心主任史長城,圍繞“融媒體中心如何做好服務大局、服務群眾和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等方面”開展“華山論劍”。與會嘉賓表示,要關注時代之需、聚焦時代之變,通過技術創新為縣級融媒體中心賦形,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縣級融媒體中心賦魂,用實干奉獻扛起責任擔當把握時代之魂、引領時代之風。

智慧火花碰撞,精彩觀點紛呈,三場分論壇把會議推向高潮,據了解,首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年會是經中宣部批准,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媒體融合的重要講話精神,探討、總結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經驗和做法,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向深度發展,不斷提高“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逐步建成面向基層的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台和社區信息樞紐。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