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即墨區通濟街道:對准焦距 用實干引領城市新發展

2020年10月15日17:33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2020年以來,青島市堅持“精兵強將攻山頭、典型引路穩陣地”兩條主線,聚焦城市發展的重點、難點、痛點、堵點,“學深圳、趕深圳”,發起“15個攻勢”,煥發出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新風採。其中,即墨區通濟街道放大坐標找不足、提高標准找差距,擔當作為、奮力爭先,以實干引領發展,全力推進提質增效,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得以不斷提高。

點亮“夜經濟” 激活城市“新引擎”

以寶龍廣場為核心區,以夜經濟為亮點,通濟街道新增十大現代體驗式業態,打造特色商圈,開展夜景亮化和配套建設,提升寶龍夜經濟消費圈品質,拉促區域夜經濟消費提升。

按照疏堵結合的原則,通濟街道以便民、利民、為民為出發點,為“居無定所”的流動商販“安家”,並在充分調研和實地勘察的基礎上,對攤點區位進行統一規劃,施劃經營攤位、統一編號、劃分經營種類。

轄區內的曼谷陽光小區臨近服裝批發市場,附近沒有農貿市場和大型商超,業戶常年在路邊使用棚廈經營,不僅嚴重影響市容,還存在極大的交通安全隱患。通濟街道聚力攻堅將棚廈全部拆除,重新鋪設地磚,在路沿石1米以外區域,統一施劃2×2米的經營攤位,並抓住服裝市場上下班這一消費高峰時段,打造潮汐式早夜市,通過疏堵結合、科學規劃,有效解決了無序擺攤、佔路經營等問題,提升了城市形象,消除了安全隱患,也為周邊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

創新治理模式 打造新型智慧社區

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通濟街道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社區服務與治理水平,使人、事、物實現了全要素精細化管理。

7月份,通濟街道在即發陽光城社區試點推廣“智慧社區”手機客戶端,將智慧管理、智慧黨建、智慧安防、智慧醫療、智能生活、便民服努等事項納入其中,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依托這一平台,通濟街道已累計為居民解決100多個環境衛生、水電報修、手續辦理等方面的問題。

“下一步,通濟街道將啟動潤發家園小區和碩輝苑小區的智慧社區建設,以點帶面,不斷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和社會治理水平,全力為社區居民打造幸福宜居的新家園。”通濟街道社會管理信息中心主任解緯娜說。

推行“一事全辦” 全力提升服務效率

2020年初,通濟街道通過打造“政務通·濟民生”政務公開品牌,投入運行“通濟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將開設包子鋪等8個與民生最貼近的事項列入首批服務清單,實現“一窗、一表、一套材料、一次辦好”服務,率先完成了即墨區“一事全辦”改革試點。

便民服務大廳內配備臥式觸摸查詢一體機、專用電腦和打印復印機,為群眾提供政府信息查詢及便民地圖查詢等政務公開體驗服務,並設置專門的政務公開展架,擺放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材料,群眾可隨手取閱、快捷查詢。

“通濟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共設16個服務辦事窗口,包含商事登記、食品許可等7大綜合類事項,可辦理57項業務,重大事項、特殊情況等做到提前告知、提前宣傳。同時,通濟街道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廣“網上辦”“預約辦”等辦理形式,真正實現“讓數據跑路”。

以科技為支撐 建立城市管理智能工作平台

4月份,通濟街道投資35萬元率先在即墨區建立鎮級城市管理智能工作平台,將行政執法中隊所有車輛、人員納入平台管理,實現案件採集、轉辦、處置、辦結全智能化流轉,為提高城市管理科學化、信息化、實時化、精細化、動態化提供科技支撐。

該系統涵蓋轄區374處監控設備,將社區、居委會和部分小區納入監管范疇。在系統的監督下,執法中隊將會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准確派遣問題,及時處置問題。問題處置后,指揮中心的9名調度員會通過視頻監控進行核查。

此外,系統頁面還可以顯示執法車輛在線情況、巡查軌跡、案件發生地點、案件上報數、立案率、結案率、巡查員在線情況等數據,通過系統分析處理,區域內案件高發問題、案件類型和部門的案件處置排名情況清晰明了。

深化養老服務改革 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是深化養老服務改革、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拓展社區服務、發展養老服務業的重要內容。8月,通濟街道祥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揭牌成立。該中心總面積約兩千平米,由通濟街道委托青島祥泰綜合服務中心進行建設和運行。

養老服務中心配備了內部康復理療、日間照料、棋牌、舞蹈、書畫、餐廳、心理咨詢等各種家室,為通濟街道的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間托管、長者托養、應急救助、精神慰藉、文化生活、助餐配餐以及家政等服務,有效滿足多樣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需求。

當下的青島,站在了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即墨通濟街道通濟街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始終聚焦應該發展的,關注群眾在意的,厚植百姓安全感,增強群眾滿意度,全力助推品質城市建設提檔升級。(高青苗) 

(責編:鄭浦麗、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