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裡沂蒙山,青翠綿延不絕﹔五千年沂河水,清流潺潺奔遠方。作為革命老區的沂蒙山區曾經是“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外貨不入,土貨不出之地。”如今,這裡已成為魯蘇豫皖地區最大的商品集散地,鄉親們的日子也愈發紅火,處處都能看到幸福的笑容。
臨沂市費縣新劉庄村位於費縣縣城西南18公裡,是典型沂蒙山區村。全村居民162戶555人,是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0戶25人,即時幫扶戶1戶2人,2018年,全村已實現整體脫貧。
在新劉庄村中心廣場上有不少聊閑天兒的老人。今年94歲高齡的宋傳榮老人臉上挂滿笑容,坐在樹下著聽著別人家的故事。
94歲的宋傳榮老人。(栗翹楚 攝)
老人帶著報道組一行來到她的家中,半人高的草料擠滿了進門的路,經政府翻新重建過的院子裡有兩隻剛出生不久的小羊羔和一群母雞,雖然看起來有些亂,但是她說﹔“比起之前的房子堅固的多,能遮風擋雨很滿足”。老人告訴報道組,在大兒子12歲時,丈夫就去世了。她自己一個人養育孩子們長大,現在跟二兒子兩個人一起生活。
宋傳榮老人接受人民網報道組。(玄番登史江 攝)
在老人家裡的一面牆上挂著一個名為《費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政策一板清》公告板。公告板上有一個二維碼。據宋傳榮介紹,現在他們貧困戶的信息已經電子化登記,掃碼就可以確認。另外,支援貧困戶的負責人還可以通過掃碼,將實施幫扶的日期和具體支援內容記入電子文檔,有利於監督管理。
在村裡到處可見乘涼聊天的老人們。(栗翹楚 攝)
代村,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城西南城鄉結合部,在村黨支部書記王傳喜的帶領下,通過20多年的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過去“窮、臟、亂”到產業多元化發展,2019年村集體各業總產值30億元,村集體純收入1.3億,實現了全面小康。
老年公寓不遠處的樹蔭下,老人們在打扑克。(栗翹楚 攝)
在代村,60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免費入住村裡建設的老年公寓。在這裡,住房、暖氣、太陽能均免費,老人們隻需要負擔基本的水電費和飯費,每周還有志願者來為老人們打掃。醫療方面政府給報銷80—90%,每年還會免費老人們做一次體檢。
代村老年公寓(玄番登史江 攝)
老人們介紹,政府還會根據不同的年齡段,每月給每位老人發放補貼。逢年過節會發一些米面油類的生活物資,春節還會發過節費。
目前,老年公寓共入住了192戶人家。
老人們說:“對我們照顧的非常周到。光是補貼就足夠生活了。”
“在這裡,老年人成了‘三好人’了,就是吃好、喝好、玩好,就這三件事”,入住老年公寓已有8年的李學全老人笑著說。
李學全老人。(栗翹楚 攝)
村裡的老人們會經常聚在宿舍旁邊的大樹下,聊聊天、打打扑克、下下象棋、還有人跳廣場舞和練太極拳。雖然由於長年的農作,他們臉龐被晒得黝黑,臉上也刻滿了皺紋,但是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卻讓人動容。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