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媒體刊登了一封來自青島的“邀請函”!

2020年07月07日08:38  來源:東岳客
 
原標題:上海媒體刊登了一封來自青島的“邀請函”!

從膠州灣畔到黃浦江畔,五月風勁,浦江潮涌,兩座東部沿海開放城市“同框”!

7月6日,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及其旗下的《文匯報》在頭版顯要位置刊登了一條特別的廣告——“讓浦江潮涌膠州灣 青島—上海現代服務業交流與合作對接會”,引發不小的關注。

這則“邀請函”頗具設計感,左側是高樓林立的上海陸家嘴,右側是青島的地標棧橋、五月的風、奧帆基地以及拔節生長的城市森林。青島隔著大海,向上海發出合作的邀請。

觀象君還了解到,由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帶隊、多位市領導、局長組成的青島市黨政考察團已經啟程奔赴上海。

兩座頗有淵源、氣質相似的城市,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千裡相會”,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值得期待。

身未到聲已遠

這兩天,“青島即將到來”的消息不脛而走,輿論對於兩城的相會頗為關注。

7月5日一大早,由澎湃新聞出品的“百年長情,看五月的風拂動新上海灘”一文在朋友圈刷屏。

文章寫道,一八九七年五月,上海,由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在這裡誕生,開啟了上海金融業發展的新篇章。也是在這一年,青島開埠,用一座港口敲開了金融業的大門。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當我們回溯這段極其珍貴的城市發展史,方才后知后覺,原來青滬兩城早就因“開放”而結緣,因“港口”而相知,因“金融”而相遇。

對於此次青島與上海的相會,文章認為,站在新起點,面對新使命,描繪新願景的青島,於7月奔赴上海,當“五月的風”拂動新上海灘,一條走向未來的青島路徑,或許即將呈現。

7月6日早上,上海當地媒體一篇關於“青島取經上海,昔日‘上青天’再續前緣!”的報道再次廣為傳播。

文章寫道,對於城市走向來說,時代能改變一切。步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上海青島,城市產業結構不斷調整,青島不再依賴紡織業,“五朵金花”等制造品牌開始崛起,紡織工業相繼轉移至其他地區,上海同樣把重心開始向現代服務業傾斜。“上青天”也就漸漸淡出中國城市的發展舞台,變為陳年往事。當未來已來,經歷時代變遷后的上海與青島,因為現代服務業,終於等來了“再續前緣”的機會。

全國能用“大”字來稱呼的城市並不多,“大上海”無疑最耳熟能詳的、最令人口服心服。

上海之大,不在於地域——面積僅為6340平方公裡,約為青島的一半,而在於包容。上海的文化傳統向來是海納百川,兼容並包,歷史上就是一個各種文化交融、共存的地方。上海人對各種文化現象比較見多識廣,對各種各樣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都能夠容忍,有一種“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的開放、寬容心態。

這在上海當地媒體這兩篇文章的字裡行間流露得淋漓盡致。

“學霸”上海敞開胸懷,歡迎意氣風發的“學弟”。

這讓我們對於即將到來的雙城互動充滿期待。

再續“百年情緣”

隻有相似經歷、志同道合的人,才能互相懂得,脾氣相投。城市亦然。

展開中國地圖,青島與上海好比點綴在漫長海岸線上的兩顆明珠——青島位於黃海之濱、膠州灣畔,上海位於東海之濱、黃浦江畔,兩城直線距離僅為500多公裡,物理上的距離很近,而這一次的牽手,無疑將大大拉近兩地在心理上的距離。

青島與上海身上有著極其相似的特質。回望過去,兩城都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網紅”,民國時期,青島與南京、上海、漢口、天津並列成為中國5大“特別市”。

而青島與上海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上青天”這段共同奮斗、共享榮光的情誼。回望百年前的中國,紡織工業是最重要的工業門類,是國家最重要的經濟支柱,直接左右著中國城市的發展格局。誰抓住紡織業的發展紅利期,誰就能在當時的中國城市發展版圖中,脫穎而出。

作為中國最早的紡織工業基地之一,青島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形成了紗紡、印染、機械制作等門類齊全、產業鏈條完整的體系,生產規模在全國僅次於上海(天津第三),是國內三大輕紡工業城市之一。解放前夕,上海、青島、天津三市棉紡織設備佔全國70%左右,令青島與上海、天津一起被譽為“上青天”,紡織工業基地的地位不可動搖,城市的經濟發展排名也在隨后的幾十年間,始終處在全國前列。這個時期的中國城市格局,是屬於上海與青島的榮耀。

青島與上海更大的“共同語言”還在於開放。可以說,上海和青島都是“吃開放飯”起家的,而且都是從被動打開大門,被裹挾著卷入全球化的河流,到主動開放,融入世界。在“對外開放圈”兩城有著更多的相似點:都是我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都是“自貿城市”,都是“上合之城”……

有一種開放就做“上海”,梧桐樹下、弄堂小巷,從浦江畔到長三角,這裡是新時代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上海背靠長江水,面向太平洋,長期領中國開放風氣之先。

從全國第一家保稅區到第一家自由貿易試驗區,從第一塊土地批租到第一份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上海對照國際最高標准、最好水平,不斷探索與國際慣例相銜接的開放型經濟體制,為我國全面擴大開放探索了新途徑,積累了新經驗。開放基因、開放智慧、開放行動,成就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讓上海成為全球分享中國發展紅利的開放高地。

上海的開放之路越走越寬,層次越走越高,身位越來越靠前,這是青島需要學習的。

有著這麼多共同經歷和共同話題,青島與上海此次一定很多話可以聊,有很多事可以做。

關鍵詞:現代服務業

上海身上值得學習的地方很多,青島此行有側重點,那就是求學現代服務業。

為什麼要學習上海的現代服務業?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成為城市產業升級、創新發展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引擎。

去年,青島市服務業完成增加值7148.57億元,佔GDP比重達到60.9%,首次突破60%大關,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70.4%,對新增就業的貢獻接近七成,對全市投資增速貢獻率達81.7%。

服務業在青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角色相當關鍵,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大行業部門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無論是跟自己的戰略定位比,還是與先進城市比,青島服務業無論是規模還是質量,都還存在不小的差距,急需提升、追趕。這也是此番專業實訓聚焦現代服務業的初衷。

在輿論看來,現代服務業如同一條纖細卻堅韌的紅線,牽起兩座對外開放的前沿城市。而當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重新建立,青島試圖以現代服務業為鑰匙,尋找青滬合作發展的契合點,無疑將再續青滬兩城的百年情緣。

為了把上海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好做法學深悟透,青島採取了選派干部體悟實訓的方式。這一方式已經在“學深圳、趕深圳”實踐中得到充分的檢驗,非常有效。

6月28日,王清憲為首批51名赴上海體悟實訓干部做了兩個小時的“動員輔導”,並為他們送行。在上海,實訓隊員利用一切機會學習鮮活的上海經驗、上海場景,帶著問題學,用心體悟,通過現代服務業的窗口,透視上海改革發展的全貌,剖析上海高質量發展背后的邏輯,體悟開放包容的真諦。

這一消息發布后,在上海產業界、企業界引發一定影響。6月29日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舉行的一場半導體產業論壇上,多位參會嘉賓聊起青島的這一新目標時認為:學習上海現代服務業,青島這個因制造業而聞名的城市,找到了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

有了這51位青島實訓干部“打前站”,讓上海各界親眼目睹了青島“拜師求學”的誠意,此番青島與上海的交流對接自然更加順暢,更容易出成果。

文章來源於青報觀象山 ,作者沈默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