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龍口12月8日電 11月20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黃山館鎮成功入列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成為煙台市本屆唯一獲此殊榮的鄉鎮。國家級金字招牌花落黃山館是偶然?答案是必然。且看——
一個目標,奮斗十年 環境整治精雕鄉村景致
如今,每每到訪黃山館鎮,總讓人印象深刻:路邊樹林、花海、人文景觀連成一片﹔登高眺望,經濟作物區、飼料種植區一望無際﹔漫步村路,綠樹彩花、一塵不染。優美的鄉村畫卷,怎不讓人流連忘返。
曾幾何時,黃山館鎮各村也存在著臟亂差的通病。以問題為導向,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帶領各村黨員干部群眾,挖掘古驛源遠、鄉韻流長的人文底蘊和山水相間、田園秀美的自然優勢,打造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方略。
方略涵蓋鎮級、村級、長效保持三個層面。鎮級層面著重於厘清分工,把待整治問題細分,像過篩子一樣,“大粒”難題鎮級處置,“小粒”問題村、戶處置。例如工程量較大的廁改工作,該鎮調配資源快速處置,目前已累計完成農廁改造“三格式”851戶,“一格式”195戶,應改盡改完成率100%。而房前屋后的衛生保潔,就屬於村、戶處置的范疇。
村級層面,該鎮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推出了“黨員責任區”“黨員責任街”“胡同長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為百姓樹立了標杆﹔放大百姓愛美心理,運用良性“攀比”的心態,比誰家環境整潔,比哪條胡同環境優美,比哪個村治理成效顯著,以比促改,讓村級大環境整治形成齒輪聯動,進而自動運轉的神奇效果。
長效保持層面,該鎮總結工作經驗,匯總制定了《黃山館鎮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方案》,修訂了《農村工作考核辦法》。兩套方案劃清了責任田,認准了責任人,確保令行禁止、快速反應。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教育,提升百姓對美的追求和向往,使之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斷深入的原動力。
一套完備的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方略,黃山館鎮形成了鎮、村、戶三級共建、共管、共享的格局,昔日貧瘠閉塞、無人問津的偏遠小鎮逐漸蛻變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標杆、鄉村振興的樣板。但黃山館人並沒有滿足,而是自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壓力更大了,如何負重前行再提升,成為該鎮面臨的新課題。
一個方向,寧缺毋濫 產業振興守牢生態基線
既要青山綠水又要金山銀山,黃山館鎮制定了經濟發展的方向——高效生態農業,要求落地項目必須與環境兼容。
圍繞招商引資方向,黃山館鎮寧缺毋濫,經嚴格篩選,相繼引入現代養殖業、種植業。總投資6億元的格潤富德田園綜合體項目已完成投入1億元,流轉土地10000畝,存欄4000多頭西門塔爾牛,項目完工后,存欄量可達15000頭,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西門塔爾牛繁育基地。該項目以農牧為主導產業,發展“農業+旅游產業”“農業+循環經濟”的生態循環農業。項目成功落地,帶動了當地農業發展提檔升級,現代化的噴灌、施肥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帶動了周邊村民科學種植牧草,開發利用鹽鹼地,拓展村民收入來源。扶持合作社經濟做大做強。生態茂源果蔬專業合作社已與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建設膠東半島首家航天育種科普基地和航天育苗基地,培育航天水果、蔬菜20余個品種,並成功舉辦航天育種產品展示會。
守護青山綠水,依靠青山綠水,黃山館鎮鄉村振興展現出蓬勃發展的后勁,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就近務工、經營農家樂等多元化渠道實現了身份轉變,增加了資產性、工資性和經營性收入。尤其是一些年老體弱的農民,通過制作剪紙、草編工藝品等特色旅游產品,極大地改善了生活條件。
目前,該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萬元,9個行政村集體年均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一個聲音,步調統一 黨建引領牽起善治總綱
大環境整治工作中,鎮村黨員干部全體上陣﹔鄉村振興工作中,鎮村黨員干部更是沖鋒在前。堅持黨建引領,發揮基層黨組織“橋頭堡”作用,使黃山館鎮政令暢通、高效。
工作中,該鎮積極發揮黨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引領作用,通過實施鎮村黨建引領振興責任制,強化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加大農村黨員的培訓力度和年輕黨員的發展力度,充分發揮黨員在鄉村振興中的示范帶動作用,將基層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機融合,把“最大政績”與發展實績統一起來。
以支部建設標准化、學習教育規范化、黨員服務常態化“三化合一”,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雙星聯創、雙聯雙諾等制度,保証支部運行規范有序,最大程度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教育管理功能。“擴能”7個支部的黨群服務中心,配齊軟硬件設施,豐富活動功能。新建成的驛東社區綜合性黨群服務中心,在發揮原有作用的基礎上,賦予其鎮級部分服務功能,採取全開放式辦公,實施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設有綜合服務大廳、戲曲驛站、舞動驛站、黨員大會議室等14個廳室,打造“高效、熱情、周到”的為民服務新標杆,成為黨支部活動的堅強陣地和黨員群眾的溫馨之家。
黨組織悉心教育培養,黨員展現出強大的戰斗力。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鎮級領導干部靠前指揮,村級“兩委”干部主動牽頭,812名村級黨員每人劃分一塊“責任田”,51名機關黨員干部每周到1個村集中整治,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實現了從站著看,到跟著干,再到自覺干、帶頭干的靚麗嬗變,營造出人人參與、家家受益的良好局面。
一種氣息,溫文儒雅 興盛文化鑄就最美鄉魂
古樹上懸挂二維碼,掃一掃就可以了解它們百年的故事﹔古建筑外有簡介,看一看就能得知它的歷史由來﹔廢石上雕刻著催人奮進的話語,讀一讀就會振聾發聵、向善向美……鄉村美透露著滿滿的文化氣息。
黃山館鎮前身為古驛站,是古代交通運輸的交通樞紐,該鎮充分發掘古驛交通、古驛建筑等方面的資源,構建與館驛文化相呼應的鄉村文化。通過總體規劃設計,形成以館驛文化為依托,融匯紅色文化、農耕文化、孝德文化。保留村庄原汁原味,突出各村特點。
通過積極挖掘、雕琢村庄文化資源,精心搭配與之匹配的景觀風格,勾勒出“一村一品”的唯美藍圖:凸顯館驛文化,以黃山館鎮古驛文化為主線,利用舊時驛站專用的拴馬樁,以及遺存的碑石等老物件,以舊修舊,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鄉村美。凸顯農耕文化,以館前前徐家村、耩下劉家村古村落保護開發為重點,打造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淳朴生活景象。凸顯紅色文化,以辛亥革命先驅徐鏡心的故裡為紐帶,講好家鄉故事,做好時代新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道路兩側印有教育意義的石刻。凸顯孝德文化,以館前於家、館前王村孝德牌匾和節孝碑為主題,傳播孝德故事,傳遞孝德能量。
文化的注入,讓黃山館的美有了靈魂,活靈活現,別具風貌。日漸成為“村在田園裡、人在山水中”的熱門景點,僅今年“十一”期間就接待游客10萬余人。(高岩 顏克親)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