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在東營溫情擁入海的懷抱。
一條大河的軌跡,標注了一座城的精神航道和一方人的精神品格:
今天,這座城市清新明亮、人民幸福安康、發展蹄疾步穩、社會安定祥和,處處折射文明之光,奏響和諧之曲,唱響幸福之歌﹔今天,一幅幅平安祥和畫卷在東營大地徐徐鋪開:廣大網格員風雨無阻,專職人民調解員素質過硬,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
“市域”是新時代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行動單元。探索“市域之治”,東營一馬當先——無論是從2018年開始建立社會治理“一張網”,還是建設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市域治理運行管理中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打造具有東營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體系,或是今年加強以社區為基本單元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體系建設……這些由市委主要領導擘畫推進的制度創新,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經濟社會發展中產生顯著實效。
今年以來,東營市抓住爭創“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的重大機遇,以實施創新社會治理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統籌推進“三中心一體系”建設,著力打造具有東營特色的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實體化市域社會治理體系。
治理科學化:
頂格謀劃頂格推進,小事“一格解決”、大事“全網聯動”,打造“智慧中樞”“城市大腦”,“千軍萬馬”到基層在基層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我國城鎮化取得巨大成就,人口等各類要素越來越向市域聚集,市域在國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東營先行先試,勇爭前列。
今年1月份,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部署會在東營市召開。
5月份,東營市獲首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創建資格。
9月份,全省首家市域治理運行管理中心正式運行,走在了全省全國前列。
一項項成績的背后,凝聚著領導層和決策層的心血和智慧。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域社會治理工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主任的市域治理運行管理委員會,組建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工作專班,定期召開會議,分析形勢、部署工作,研究解決重大問題。縣鄉兩級層層成立工作專班,壓實工作責任,形成了市級統一領導、縣區統籌推進、鎮街具體實施的工作格局。與此同時,在省委安排九大改革攻堅任務的基礎上,東營市進一步將市域社會治理作為第十項改革攻堅任務,集中優勢力量,全面改革攻堅。
制度是治國之重器,良制是善治之前提。從東營實踐來看,頂格推動、多方聯動,實體實戰、共建共享,是市域治理的“東營邏輯”。
9月份,市域治理運行管理中心正式運行,該中心聚焦自然災害、安全生產、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領域,通過整合優化各類信息系統、數據資源和公共視頻資源,打通部門信息壁壘,建設市域治理一體化綜合指揮平台,打造起“城市大腦”。
“智慧中樞”賦能治理:平時,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及時預警問題,全方位掌握市域治理的各種問題,閉環式解決問題﹔平時,中心通過指揮系統快速調動物資、隊伍、專家等應急資源,實現應急處置高效運轉。
既向新技術要成效,抓集成作戰,又向新模式要成效,抓隊伍培訓。
“作為網格員,應加強日常走訪巡查,對於發現的問題進行初步調解,如有需要及時上報公安機關。”今年疫情期間,河口區網格學校“雲課堂”開課,該區組織多部門工作人員為網格員進行網絡授課,起到良好效果。
去年以來,河口區建立由市區兩級黨校教師、區直部門業務骨干、優秀村黨支部書記、優秀一線網格員、國內知名高校教師組成的網格員培訓講師團,精心安排了“村內、區內、區外”三級培訓模式,提升網格員的業務水平。
以此為縮影,東營市組建了河口網格學校、廣饒網格學院,成立了全省首家網格員實景實訓基地,打造形成了南北中三個培訓主陣地,將培訓學習抓在經常、融入日常、用於實戰。
治理專業化:
以“全周期管理”為鑰,統籌政府治理與居民自治,以社區“小細胞”撬動社會“大治理”,實現“一扇門進出”“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和各環節,是新時代市域治理新要求。
今年,墾利區從鎮街、區直部門單位抽調熟悉征地拆遷、環境保護、住房保障、交通運輸等方面業務的骨干29人成立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專家庫,並實行動態管理,為全區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開展提供決策咨詢和技術支撐。
“探索、建立和深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有助於從源頭上防范化解穩定隱患。我們遵循全周期管理理念,堅持‘高效、管用、實用’的原則,關口前移、杜微慎防,通過完善制度、優化程序、強化保障,下好深化穩評工作‘先手棋’。”墾利區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楊保才如是說。
城市是生命體、有機體。一個城市、一個縣,其各部分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功能支持系統,而社區(農村)和居住小區既自成一個微型社會生態系統,又是整個系統的基礎環節。
小“系統”活躍起來,大“肌體”才更有活力。樹立動態思維,既保持管理的延續性,又能及時研判,相時而動、因勢利導、隨機應變,是市域治理的“東營探索”。
不久前,黃河路街道錦城社區惠都小區住戶胡某家裡管線破裂,導致樓下住戶屋頂浸濕,引發糾紛。經過“金牌調解員”調解,居民由最初的面紅耳赤,成了最后的不好意思,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讓矛盾在社區“熄滅”、讓服務在社區“升溫”,是東營區圍繞打造平安東營區綜合體,打通市域治理“最后一米”的精彩實踐。
針對矛盾糾紛化解力量分散、上下聯動不暢、群眾“不認路”和“多跑路”等社會治理問題,東營區打造一窗受理、訪訴一體、集成聯動、一站化解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實現了群眾所有訴求調處“最多跑一地”。
“東營區著力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拓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場景,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區域治理運行管理中心、12345政務熱線‘四位一體’運行,打造部門聯勤、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的平安東營區綜合體。”東營區委書記成秋林說。
像東營區一樣,各縣區把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推進,取得了群眾滿意的成效。
今年以來,由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謀劃部署,在率先建立實體化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的基礎上,研究出台《關於加強以社區為基本單元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體系建設的意見》,並作為各級黨委“一把手”工程,專班化統籌推進。目前,全市建成了實體化矛盾調處中心423個,其中社區中心371個,將大量矛盾訴求吸附在基層。
一個網格就是一個“堡壘”、一個“家園”。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深入推進,讓東營市域治理漸入佳境。
統籌政府治理與居民自治,以社區“小細胞”撬動社會“大治理”。在河口區河安社區,“有事就找調解團”已成為社區居民的共識。調解團由本社區居民組成,實現了“大家的事,大家一起解決”。聚焦破解基層治理“天花板”,河口區謀劃建立網格服務全天候、組團式服務工作機制,打造了“紅黃藍”三支隊伍,讓一些以往存在的治理“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得到及時解決,蹚出了基層共治共建新路子。
為基層社會治理隊伍“充電”,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廣饒縣依托全省首家網格學院,組建了由學院教師、縣直部門單位業務骨干、社區干部等組成的師資庫,面向全縣社會治理工作人員、網格長、網格員、專職人民調解員等,根據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需求開展業務培訓、集中輪訓,為提升基層社會治理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實戰化水平搭建了重要平台。
去年以來,東營市把網格化服務管理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載體和抓手,以“網格劃分科學化、隊伍建設專職化、工作機制聯動化、服務管理一體化、數據信息共享化”為主要內容,打造形成了全時空布局、全方位保障、全過程覆蓋的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截至目前,累計流轉辦理網格事件200余萬件,巡查處理隱患問題40余萬件,參與調處矛盾糾紛1萬余件,事項辦結率99%以上,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提升。
“小網格”有大精彩,“小網格”有大作為:東營市打造了黃河路街道“1+N+X”“一格多元”社會治理體系、義和鎮24小時網格團隊、董集鎮“紅+藍”微網格工作體系、花官鎮“網格+誠信銀行”、鳳凰城街道“街巷‘微’治理”、勝利街道“四鄰責任社區”等系列基層社會治理品牌,不斷激發群眾和社會力量有序參與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形成了社會治理人人參與人人盡責良好局面。
治理智能化:
科技賦能數字支撐,推動市域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讓城鄉運轉更聰明、更智慧
綜治、公安、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等視頻資源全面整合,其中“智能鳥瞰”攝像頭可旋轉高清拍攝,實現空氣質量、氣象參數等全程監控。
“智慧街面巡防”“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深入推進,對跨區域人員、車輛、物品的動態管控能力不斷提升。
……
一系列新技術新應用,不斷提升利津縣社會治理能級。今年以來,利津縣在社會治理中向科技要效益、向創新要效益,打通了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借助新技術新手段,我們實施縣、鄉治理力量向社區延伸,村、社區治理力量向街巷(樓棟)和住戶延伸的‘雙延伸’工作機制,基層‘微治理’實現了集成化、便利化、高效化的良性格局,有力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利津縣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副主任楊紅艷說。
依托政務大數據平台,我市開發建設市域治理一體化綜合指揮平台,整合匯聚網格化服務管理、數字化安全監管、應急指揮調度、雪亮工程視頻雲等1.5億條數據信息,接入27個重點部門行業監管調度平台,搭建起市域治理和應急管理的“最強大腦”。
“網格”戰“疫”,是對東營全要素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的一次實戰檢驗。事實証明,這張“無形的網”精准高效。以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該開發區借助信息平台,一天一夜就將轄區88614戶居民信息全部摸排完成。
在具體實踐中,東營市以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平台為支撐,拓展豐富“大數據+網格化”應用,讓數據“多”起來、“實”起來、“動”起來、“跑”起來,有力助推工作。
群眾有所盼,治理有所為﹔發展有所需,治理有所行。面對市域治理現代化新形勢新任務,東營的“治理答卷”精彩繼續。(王俊杰 宋威宏)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