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看山東:“五化”創新“壽光模式”,濰坊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2020年12月04日17:23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濟南12月4日電(逄鑫珊) “壽光模式”、“諸城模式”、“濰坊模式”,曾作為我國農業產業化、產業科技化的典型范例得到大力推廣。2019年2月,壽光市實施新一輪蔬菜產業革命,以標准化、智慧化、融合化、園區化、品牌化引領蔬菜產業發展,“壽光模式”得到進一步創新升級,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注入了新的活力。近日,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看山東”媒體行,體驗濰坊農業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最新變化。

標准化:全國蔬菜質量標准中心全產業鏈制標准

“質量興農,標准先行”,“標准決定質量,隻有高標准才有高質量”……這是2日下午,記者在山東省壽光市全國蔬菜質量標准中心看到的標語,朴素的文字中,既反映出壽光人對蔬菜產業高標准的追求,又透露出他們對蔬菜產業的自信。

以蔬菜全產業鏈標准為突破口,標准中心集成了2369條蔬菜產業鏈相關標准,形成14大類、182個品類的蔬菜標准數據庫。編制完成37種蔬菜的54項生產技術規程,啟動16項國家、行業標准和102項地方標准研制工作,其中,1項國家標准正式立項,番茄、黃瓜2項農業行業標准獲農業農村部發布,5項地方標准完成評審。

全國蔬菜質量標准中心(攝影 逄鑫珊)

全國蔬菜質量標准中心展示的部分行業標准(攝影 逄鑫珊)

為以點帶面服務蔬菜產業標准化,中心成立了國家蔬菜質量標准化創新聯盟,並獲批建設國家技術標准創新基地(蔬菜)。

為推動實現蔬菜優質優價。中心還建設了國內唯一的蔬菜品質感官評價和分析實驗室,率先在國內開展蔬菜品質感官評價與分析技術研發,用標准數據定義“好”蔬菜。

據悉,全國蔬菜質量標准中心於2018年成立,通過設立實體化工作機構,依托壽光蔬菜產業發展優勢,旨在全面總結設施蔬菜生產管理經驗,加快蔬菜全產業鏈標准研制和推廣,服務全國蔬菜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智慧化、融合化: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產學研”賦智能

2日下午,記者來到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據了解,該基地集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試驗示范、“產學研”成果轉化、推廣應用、教育培訓於一體。

試驗示范基地內,一名科研人員正在提取樣本(攝影 逄鑫珊)

溫室智能調控裝置,可智能化為溫室內蔬菜提供所需養分(攝影 逄鑫珊)

目前,基地建設了工廠化智能溫室、新材料高溫大棚等10余種棚型,配套建設了8000平米的研發中心,可滿足蔬菜標准多種種植模式下的試驗驗証、示范推廣和數據採集,是國內面積最大、棚型最多、科技含量最高的蔬菜標准試驗驗証基地。

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趙春江院士領銜規劃設計的當前國內最大單體8萬平米智能溫室,採用基礎下挖、智能外保溫、空氣能熱泵加熱、日光溫室余熱回收等方式,解決了智能溫室冬季生產能耗大的“卡脖子”問題,比荷蘭模式降低耗能一半以上。

佔地120畝的壽光現代蔬菜種苗創新中心,裝備國內最先進的滾筒式全自動播種機、人工氣候催芽和智能嫁接愈合室、國內首台蔬菜大苗紙缽生產線等高端設備,可以實現播種、催芽、嫁接、愈合、前中后期養護、種苗轉運整個流程的全封閉運轉,以及溫度、濕度、光照的全智能化控制,年育苗能力4000萬株以上。

此外,基地還裝備了精准水肥、潮汐灌溉、智慧氣象、智能調控、智能工廠、多功能機器人等尖端設備,通過可視化溫室集群智慧管控雲服務托管系統,實現了整個基地生產管理的全流程雲端托管、智慧程控和遠程操控。

以引領全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為己任,集中攻堅現代農業最前沿的新技術、新品種及新裝備。近年來,壽光市整合形成了蔬菜智慧產業化的全產業鏈標准體系及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全國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的示范樣板。

園區化、品牌化:中國(壽光)蔬菜小鎮項目探索可復制新模式

中國(壽光)蔬菜小鎮項目,按照“龍頭企業主體流轉土地建園區,依托園區建合作社,社員(產業工人)聯產計酬搞種植,六統一抓標准化管理,優質優價統一品牌做銷售”的思路,以壽光蔬菜產業集團為主體,全面推行產供銷一體化的訂單生產,通過生鮮和鮮切兩大類產品專供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全國高端市場,培育壽光高端蔬菜代表品牌。

蔬菜小鎮智慧物聯平台(攝影 逄鑫珊)

通過項目實施,當地解決了一家一戶分散種植、標准落地難的問題,推動蔬菜產業向園區化、品牌化發展,實現蔬菜產業由數量向質量轉變,探索出一個在山東省,乃至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高質量發展的“壽光新模式”,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新舊動能轉換提供產業支撐。

濰坊農綜區:農業轉型發展的綜合試驗示范基地

2018年8月31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旨在打造全國農業開放發展引領區、農業科技創新先行區、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

農綜區核心區重點搭建農業科技研發、集成創新和成果轉化平台,發展高端農業與現代食品產業、農業高新技術產業以及農產品國際貿易、現代物流、跨境電子商務等產業﹔輻射區主要承接核心區先行先試成果,著力在產業融合、農業開放、農村綜合改革等方面創新發展,擴大示范效應,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據了解,濰坊農綜區是推進鄉村振興、創新提升“三個模式”的示范區。在核心區規劃實施“3+9+N”產業布局,重點布局“一帶一路”、企業總部、服務平台、農品加工、國際園區、現代農耕、智慧農牧、模式創新和鄉村振興九大產業組團,落地建設了國際博覽園、國際種業研發集聚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袁隆平海水稻小鎮等重點項目,打造了東亞畜牧交易所、山東農村產權交易中心、農業大數據中心等高端平台,全力吸引國內外高端資源、人才、技術等向核心區聚集。

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全面起勢

2019年以來,濰坊市加快產業融合發展,聚焦農業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重構”,以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強鎮、田園綜合體、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示范點等為載體,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農村電商、智慧農業、數字農業等,建立一二三產業緊密連接、融合互動、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構建了糧食、蔬菜、畜禽、花卉、苗木、瓜果六大主導產業和種子、農機兩大先導產業,其中畜牧、農機已發展成為兩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農業綠色發展成效顯著,水肥一體化面積98萬畝,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達到90%,化肥、農藥使用量比2015年分別下14.5 %、19.1%。建成高標准農田44萬畝,壓茬推進34.6萬畝,新增糧食產能5141萬公斤。

此外,濰坊還建立了“國有平台投資+專業公司運營+農戶承包經營”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經營新機制,並總結推廣“高標准農田建設+土地流轉+新型經營主體+智慧田園”全覆蓋昌邑青阜糧食增產增效新模式,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起勢。

據了解,目前,濰坊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69元,增長8.8%﹔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2.05,縮小0.04,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責編:公雪、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