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廁改善大民生!中國建設報頭條點贊歷下區

2020年11月20日12:45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一座小小的公廁不僅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更是反映城市文明程度的一面鏡子。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城管部門大力推進環衛設施建設,不斷加大公廁建設力度,力求不斷增加公廁數量、提高公廁水平、升級服務標准,切實解決市民“如廁難”問題。新建公廁突出“見縫插針化、生態無臭化、功能人性化、管理科學化、景觀和諧化”特點,同時引入智慧化設施,增設“第三衛生間”,並在設計上融入濟南元素,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贏得市民贊譽。一座座高品質、智慧化、人性化的精品公廁亮相街頭,讓市民和游客獲得方便的同時,也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暖與文明。

干淨整潔的公廁

選址科學合理 群眾深感方便

隨著大明湖、趵突泉、芙蓉街等景區成為網紅打卡地,周邊人流量也不斷增加,為了解決“如廁難”問題,優化市民如廁體驗,歷下區城市管理局攻克公廁修建過程中選址、施工、配電等難題,新建改造了一批智慧公廁。

在明湖路按察司街北口公交車站旁,76歲的馮林從廁所出來后豎起了大拇指,“建了這個廁所太方便了,以后再也不用為找不到廁所發愁了。”如今,在歷下區,像馮林一樣不再為上廁所而發愁的市民越來越多。市民漸漸發現,在城區街頭或人流密集區,一座座好看而又實用的公廁出現了,在你最需要的時候送出一個驚喜。

有些地方沒有空地,有空地的地方市民擔心影響環境不同意建設,選址一直是困擾公廁建設的首要問題。“歷下區公廁建設堅持見縫插針原則,城管人員和街道工作人員一起巡查,看到符合建設條件的地方主動溝通,協調手續,說服居民,來來回回需要十幾趟,尤其是人流量大的路口,想方設法也要建上公廁,為市民提供方便。”歷下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筆者在歷下區街頭走訪時發現,有些公廁建在過街天橋下面,有些公廁巧妙地和一堵景觀文化牆相連,還有一些公廁則被安排在十字路口拐彎處的小小空地裡。每一處公廁,都是科學選址,布局合理,插縫建設,最大限度地增加公廁數量。同時,為減少公廁佔用綠地面積,歷下區部分地段嘗試建設立體公廁、屋頂綠化公廁,公廁兩面牆體設置綠化網格,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既實現公廁建設目的,又能達到綠化景觀的目的。

為方便市民找到公廁,歷下區城市管理局還專門設置大型公廁指示牌並放置在顯眼處,及時指引市民前往。

驛站設施精美 如廁體驗優良

公廁裡能休息賞景,還能讀書看報,這樣的公廁你體驗過嗎?近日,位於黑北路上的公廁經過改造升級變身泉城驛站,成為具備多種功能的便民服務綜合體。這處泉城驛站緊鄰環城公園,周邊綠植環繞、景色秀麗,透過公廁內的玻璃牆便可欣賞護城河美景。驛站內還增設了木質長椅和讀書吧,安裝中央空調讓室內溫度冬暖夏涼,給人“家”的舒適感和歸屬感。

筆者在現場看到,泉城驛站內設施配置也十分高大上,嶄新的洗手台干淨整潔,熱水器24小時提供溫水。室內還安裝了智能除臭新風系統與音樂系統,自動將室內外空氣進行循環,達到即時除臭的功能,而輕音樂則營造出放鬆的如廁環境。

在公廁的功能設計上,歷下城管進一步突出人性化設計。除了設置無障礙坡道,適當提高男女廁位比例,還增設了“第三衛生間”,裡面母嬰台、兒童坐便器、洗手台應有盡有,為殘疾人、嬰幼兒等特殊群體提供私密如廁空間。為了方便環城公園游客如廁,還對黑北路泉城驛站進行改造。以前環城公園的游客需要繞到黑北路上來如廁,十分不便,在改造過程中,工作人員將公廁與環城公園打通,設置后門,安裝樓梯和玻璃門方便游客進入。

今年年初以來,歷下區城市管理局打破了原有公廁的單一用途,著力為市民打造出一批美觀實用的驛站式公廁,滿足市民多重需求。位於泉城路新華書店東側的泉城驛站,從外形設計到內部設施都堪稱一流。公廁建筑古香古色,門口處設置了坡道和把手方便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旁邊的木質座椅供市民休息,贏得市民和游客的廣泛贊譽。

融入濟南元素 凸顯泉城風范

在外觀設計和裝修風格上,歷下區城市管理局結合周邊環境,因地制宜打造出一處處精品公廁。黑北路泉城驛站內裝修高端大氣,廁所隔間門板點綴一幅幅大明湖美景圖,便池隔板也選用荷花圖案進行裝飾,與周邊護城河美景相映襯,儼然成為向外地游客展現濟南文化的“窗口”。

漿水泉公廁設計風格也是格外亮眼,走進公廁首先看到的是兩個精致的花崗石台盆。一個洗手池整體為荷葉狀,內部勾畫荷葉荷花;另一個洗手池呈橢圓狀,黃底白花的造型秀出十足泉城范兒。新華書店泉城驛站建筑古香古色,“泉城驛站”的牌匾吸人眼球,公廁內部屋頂設置藍天白雲圖案的燈光效果,牆壁地面鋪設大理石瓷磚,再點綴上具有濟南元素的裝飾物,凸顯出濟南獨有的文化氣息。

“今年主要結合智慧城管對公廁設施進行提升,例如增加人臉識別廁紙機、手機充電站等先進設備。”據歷下區城市管理局設施科科長李娟介紹,根據周邊環境對公廁進行美化提升,讓外觀造型融入創新元素和文化內涵,與周邊建筑相得益彰,不僅提高城市品質,也讓市民享受到舒適的如廁環境。(張昊宇)

(責編:宋歌、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