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濟寧11月24日電 作為孔子故裡、儒家文化發源地,濟寧市擁有傳承傳統文化得天獨厚的優勢,蘊含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濟寧市總工會充分發揮工人文化宮、勞模(職工)療休養基地等主陣地、主渠道、主課堂作用,推進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工作與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加強和改進職工思想政治引領的有力補充與延伸,切實引導廣大職工了解中國經典、感受中國文化、培育中國精神,增強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以傳統文化為先導,營造人文特色文化環境
人文環境承載文化精神,文化建設是職工思想政治引領的隱性課程。濟寧市總工會注重從創建人文環境入手,在工人文化宮、勞模(職工)療休養基地的人文景觀建設中,有意識地滲透和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使其成為職工隨時隨處可受熏染的隱性課程。在戶外景觀的山水、園林間銘刻歷代先賢的古詩詞、修身立德的石刻﹔在廳廊文化、廣場文化和網絡文化的建設中,利用工會新媒體平台的優勢教育功能,通過文娛活動、媒體引導和標識建設等,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職工中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作用。
以文化化精神為引領,打造職工特色教育體系
濟寧依托曲阜“三孔”、鄒城“兩孟”、嘉祥曾廟、武氏祠等傳統文化資源和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館、孔子大學堂等現代文化設施,設立了30多處現場教學點,形成了“東西聯動、古今交融”的現場教學架構,並自主創新打造了課堂教學、現場教學、體驗教學、禮樂教學等“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構建了一套管用有效的政德教育教學體系。同時,濟寧整合“東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運河”的資源布局,推出了習儒拜聖、中華文化尋根、“文武雙全”、中華成人禮等10條國學經典研學游線路。工人文化宮、勞模(職工)療休養基地建設立足本地優勢,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在濟寧干部政德學院挂牌設立職工傳統文化教育基地,讓職工身臨其境領略傳統優秀文化,推動形成集職工療休養、研學游、教育培訓於一體的沉浸式、體驗式職工文化陣地。
以工會陣地為載體,開展職工修身明德文化活動
今年以來,濟寧市總工會大力推進工會陣地標准化、規范化打造,全面實現“一縣一宮”建設目標。逐步構建起以市工人文化宮為龍頭,各縣市區工人文化宮、企事業單位職工文體活動中心為骨干的職工文體活動場所網絡,系統地勾勒出從城市到鄉村、從企業到班組的傳統文化教育藍圖。一方面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宣講培訓,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企業、進車間、進班組,組織開展“職工儒學節”“善行義舉進企業”等活動,形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另一方面,開展“四個一”國學普及活動,即:做好“一個舞台”“職工大舞台”公益文化惠民演出、“一批精品”傳統文藝精品、“一個書屋”“圖書館+職工書屋”模式和“一個講堂”“職工大講堂”的打造提升。(李賢賢)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