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點聚集“大”溫暖

——威海市總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紀實

2020年11月18日15:37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威海11月18日電 11月13日,初冬的威海,天氣已經開始寒冷。環衛工人劉立洪做完昆明路的保潔工作后,走進威海市環翠區總工會在建材賓館設立的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倒上一杯熱水,坐在長椅上,空調的熱氣很快吹走了身上的寒冷。

“以前我們工作累了,隻能在路邊找個地兒坐一下,冬天想喝口熱水也沒地方,現在有了這個站點,冷了累了可以進來吹吹空調、歇歇腳、喝口熱水,太貼心了。”劉立洪告訴記者。

走進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記者看到,這裡設施齊全,配有桌椅、空調、飲水機、報刊欄、一次性紙杯、手機充電插排、應急藥品、雨傘等日常用品。“我們這個站點位於威海市中心最繁華的地帶,主要服務對象是環衛、園林、交警和快遞員等戶外勞動者,可以提供臨時休息、乘涼、飲水、熱飯、避雨、取暖、如廁等服務。”威海市環翠區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主任叢曼介紹。

同樣,在位於威海高區火炬商行的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剛送完外賣的小郭也對其贊不絕口,“我們外賣人員需要長時間在外跑,冬天夏天最難熬,自從建了‘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我們有了歇腳的地方,這裡就像家一樣方便和溫暖。”

關愛一群人,溫暖一座城。近年來,威海市總工會緊緊圍繞建設“忠誠之家、創新之家、和諧之家、愛心之家、活力之家”工會建設的目標任務,積極履行工會服務職工職能,在全市建立了67家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惠及環衛工人、城管、公交(出租車)司機、交警、快遞員等一線戶外工作者,切實解決了他們飲水、就餐、休息等實際問題,實現了工會面對面、零距離服務職工群眾的目標,讓職工群眾切實感受到來自“娘家人”關愛,也大大激發了他們當好城市建設者、城市服務者、城市美容師的工作熱情。

在“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工作中,威海市總提出嚴格的建設標准:統一標識,全部配置有桌椅、微波爐、飲水機、冷暖設備、應急藥箱、充電插排、閱覽角等設施﹔站點大多建在戶外職工密集且臨街靠路的地點,重點服務各類戶外勞動者,確保讓他們渴了能喝水、熱了能乘涼、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傷了能急救﹔站點建立專人負責制度和監督檢查制度,定期對站點的設備、運行等情況進行檢查,確保站點真正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

如今,威海市一個個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已經成為工會服務職工群眾的新品牌和文明城市創建的新亮點。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擴點增面,整合多方資源,力爭在明年年底前建成100家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使之連點成線,聯網成片。同時,不斷拓展功能,依托服務站點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等具有工會特色的服務活動,把站點建成戶外勞動者的服務站、思想政治文化的宣傳窗、聯系職工群眾的連心橋。”威海市總工會副主席於福萬表示。(夏麗萍)

(責編:宋歌、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