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傳統 以正風范

王 烜

2020年11月12日14:5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重振傳統 以正風范

譚元壽在《龍鳳呈祥》中飾劉備。

譚元壽先生走了,這實在是一個噩耗。

今天提及譚派,大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譚富英那富有個性的膛音、干脆爽朗的行腔。如果我們將視域放大,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譚派為京劇老生范式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每一次藝術迭代革新,都不斷提高對技藝的要求。譚鑫培有“梨園湯武”之譽,即京劇老生行由譚鑫培革故鼎新。他對老生聲腔的革新在於豐富、強調裝飾音的運用,將旦角唱腔化入老生,使腔調曲折,追求韻味,供人細細品味。

表演方面,早期京劇對於行當劃分細致入微,行當間各司其職,不許越雷池半步。應工老生的就是以唱為主,強調表演的歸末行、外行。末行飾演戴“二濤”(髯口的一種)的人物,如《一捧雪》之莫成、《回荊州》之魯肅﹔外行飾演戴“白滿”(髯口的一種)者,即衰派老生,如《甘露寺》之喬玄、《清風亭》之張元秀等。譚鑫培打破窠臼,突破原有行當的局限,凡生行人物盡數扮演。自譚鑫培以降,京劇老生行涌現出諸多新流派。南方的麒麟童、林樹森,汪桂芬派最重要的傳人王鳳卿,也都以譚鑫培傳人自居。

文武兼備、全面發展成為老生行的標准之一。即便有的藝術家在成熟后,根據個人特長,戲路有所偏重,有的限於身體原因不再舞刀弄槍,但所有基本功,他們全然具備。即使唱文戲,身上依舊邊式、颯爽,這便是幼年習武打下的根基。京劇研究家劉曾復對老生有一個“七出戲”的說法,就是老生演員必須掌握的七出劇目,這些劇目涵括王帽、官衣、褶子、箭衣、靠把。言下之意,一名合格的老生演員必須具備全面扎實的技法功底。

當年,11歲的譚元壽念著科班訓詞走進富連成。富連成科班成材率高,其科學性在於尊重規律、強調標准,不以流派為追求,而以共性為要。他在這裡接受的教育,便是其曾祖立下的標准:武生開蒙,夯實腰腿功夫,先武后文,文戲先學昆曲,再及皮黃。7年科班,譚元壽學習劇目近200出。

50歲后,譚元壽提出重振傳統。在選擇恢復傳統劇目時,他沒有用更具譚派個性的《戰太平》《定軍山》等,而是選擇了《打金磚》這出文武並重的劇目,我認為是有深層用意的。譚元壽是要用《打金磚》警示后輩演員重視基本功,四功五法不可失衡。《打金磚》一出,風靡大江南北,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頭牌老生影響巨大,幾乎人人學演此劇,並以此作為立身之作。

譚元壽創建老生范式的另一個契機,是京劇音配像工程。該工程在選擇演員方面非常嚴格,一般都是大師的受業弟子、直系傳人。譚元壽是那批演員中的長者。老生演員最普通的一個下場身段,譚元壽行雲流水,渾然天成。當時,他以72歲高齡,堅持不用替身完成“吊毛”動作。這一摔,摔出了藝術風骨。

我最后一次看譚元壽現場演出時,他已年近八旬。那是一場名家演唱會,所有人都便裝清唱,待到大軸譚元壽出場,老蕭恩的扮相規規整整,一絲不苟地完成了那段“快三眼”的演唱。為了一段3分多鐘的演出,他不惜花費3個小時准備。

流派是藝術發展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結果。創新的基礎是繼承,善於創新的前提是基本功扎實。如果依循譚元壽的成長軌跡,苦練基本功,吸收一切有益的藝術養分,創作者就可以掌握創作的主動權,不僅可以找回丟失的絕活,更可以創造新的、屬於這個時代的絕活。古典藝術的當代表達不是解構藝術本體,而是要以傳統形式展露新風貌。

這位直至晚年仍心系京劇發展的藝術家,追求藝術的精神還在激勵著我們。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12日 第 20 版)

(責編:鄭浦麗、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