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董梁公路寧梁段(以下簡稱“寧梁高速”)全線正式通車,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又新添“一橫”。從全省最大互通立交到全省首條“永臨結合”道路,到2.2萬噸跨京九鐵路轉體橋成功轉體,再到大汶河文物保護,寧梁高速為高速路建設提供了一個成功樣本。
歷時35個月,全長110公裡!山東高速網再添“一橫”
這條聯通濟寧與泰安兩市的高速路,全長約110公裡,設計時速120公裡/小時,雙向四車道。
作為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中“橫四”線的一部分,寧梁高速承擔著加強山東與中原地區的聯系、拓展港口腹地、改善沿線投資環境、促進革命老區和山(湖)區脫貧、帶動旅游業發展的重要使命。
寧梁高速全線共建設完成特大橋1座,大橋6座,中橋17座,互通立交7處,通道132道,天橋12座,涵洞110道,服務區3處,收費站5處,總計109.842公裡。
全線共打下7422顆樁基,吊裝預制板梁12708片、箱梁7409榀。其中,路基填方達1612.37萬立方米,相當於14個大明湖的體積。
14條匝道!囊括全省最大立交橋
作為寧梁高速的“畫龍點睛之筆”,山東省最大的互通立交——東平湖樞紐互通立交,於今年7月3日完成主體施工。
這座設置14條匝道的互通立交,為山東省內匝道數量之最。外觀為變形苜蓿葉+T型復合式結構。
根據規范要求,路面平整度允許偏差不高於1.2毫米,偏差越小則平整度越高。該立交橋將允許偏差控制在0.5-0.6毫米,為將來路面的行車安全性和舒適性提供了充分保障。
包括東平湖樞紐互通立交,全線共建有7處互通立交。其中,磁窯樞紐互通立交上跨通行車流量巨大的京台高速,日均達5萬次車流量。
磁窯互通立交建設團隊創新採用 “建設保通”和“永臨結合”的思路。這也是山東省首條“永臨結合”道路,即為京台高速修建兩條臨時道路的同時,利用原設計的既有匝道,再多修一條雙向的應急車道,任何一條臨時路發生交通堵塞,都可以啟用第三條應急車道救急。
2.2萬噸!上跨京九鐵路轉體橋空中“舞芭蕾”
寧梁高速全線,建設橋梁大大小小數百處,其中一座備受關注——上跨京九鐵路轉體橋。
這座梁體自重2.2萬噸的轉體橋,一舉刷新了中建八局最大角度、最大跨度、最大重量的紀錄,也是寧梁高速公路全線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施工難度最復雜的控制性節點工程。
項目部不斷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嚴格控制各原材料用量,通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智能溫控系統和自動噴淋系統,實時監控混凝土內部的溫度變化,並24小時不間斷進行噴淋養護,有效確保了轉體橋實體質量,最終用6400方混凝土成功打造出梁體“巨無霸”。
項目轉體系統採用轉體支座實施轉體。轉體支座自重與承重比為1:526,在兩組1000噸千斤頂的連續牽引下,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它的安裝精度事關整個橋梁轉體的平衡。項目部採用十字線對中法,使轉體支座周圍頂面處各點相對誤差控制在0.5mm以內,精度比技術標准提高了一倍。
寧梁高速一路多次跨河,其中包括洸河、小汶河、京杭運河、東平湖、南水北調干渠等。
橫跨國家級文物小汶河的難度是最大的,工程需同時跨越主流和支流。考慮到對文物遺址的保護,為盡最大努力減少在河道中架設橋墩,建設團隊與多方積極溝通,優化最初設計方案,增大每孔跨度將橋墩縮減近一倍。為確保跨河大橋質量及安全,建設團隊重新配建一個大型梁場,生產的箱梁最重的達到153噸,在運輸和架設前期,由專家論証、審批,反復討論,最終由架橋機成功完成吊裝。
寧梁高速K47公裡位置,需要橫跨一段明朝防洪大堤遺址。為保護這處土壩,建設團隊再度優化設計,取消該段路基新增一處3跨橋梁,避免了對國家級文物的破壞。(戚本英)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