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藏車創城” 網言網語發酵風險需重視

2020年10月29日14:59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原標題:河北保定“藏車創城” 網言網語發酵風險需重視

10月26日,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報道稱,10月7日起河北省保定市開展為期10天的共享單車整治活動,但多位網民反映稱,該市為了創建文明城市而“藏起”共享單車,已造成居民生活不便。中青網記者走訪發現,保定市內多處自行車停車位基本無共享單車停放,大量共享單車被堆放於郊區。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監測顯示,自10月7日至27日,共監測到與“保定共享單車”相關輿情信息562條。其中網絡媒體報道162條,微信公眾號文章81條,微博247條,APP端的報道72條。此事經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報道后熱度開始迅速攀升,截至10月28日,微博話題#保定的共享單車去哪兒了#已獲397.9萬次閱讀,微博@中國青年報的相關報道也已獲得261次轉發與271次點贊。

圖:保定共享單車事件趨勢圖

(數據來源: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輿情發酵十天,仍未見正式回應

梳理發現,10月7日保定市展開共享單車整治活動后,自16日起就有部分網民在新浪微博上反映,整治共享單車給民眾生活帶來了不便,引起了第一波輿情波峰。有網民評論稱:“我就想知道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這代表了不少網民期待解決“用車難”的想法。隨后包括@樂活保定、@保定最熱門等當地自媒體開始跟進事件進展,並聯系主流媒體與相關單位。這一事件10天內在“保定超話”等生活類社交媒體圈內持續發酵,直至26日中青網記者核實報道后“破圈”,開始引起其他主流媒體的注意。然而,在此事引起網民關注到媒體報道的10天內,保定市方面並未就網民關心的用車問題與解決時間做出權威回應。

圖:部分輿論觀點與事件時間軸

(數據來源:新浪微博)

多角色發聲,各自解釋不一

報道中,保定市交通局一位匿名知情人士稱,交通執法隊伍近期的一項任務是上路清理共享單車,並填報“創建文明城市共享單車(助力車)聯合整治車輛暫扣統計表”。該市交通局一位負責人表示,共享單車整治工作主要包括整理亂停亂放共享單車,清理暫扣部分違規車輛,共享單車大幅度減少主要是由於冬季將至,用車淡季,企業自行回收。而企業方面給出的說法,卻是為了配合主管部門在“創城期”的要求,主動回收車輛。該市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受訪時則稱,保定市的共享單車確實少了,但並沒有清除所有的單車,主要清理的是由一些企業超標投放的單車。各部門與企業方面回應不一不禁引起網民的迷惑與質疑。

“創城”不能“重創”城市煙火氣

大多數網民還認為,為了“創城”而整治共享單車是“形式主義”“懶政”,同時還影響了民眾的正常出行。16日有微博網民就表示:“我太想吐槽保定‘創城’了,‘創城’為什麼要把共享單車收走?共享單車招你惹你了,排列整齊不也很美觀嗎?”在轉發@中國青年報相關報道時,有網民也認為:“每天走路上下班,影響上班效率!”

圖:10月25日,保定市北三環外一片荒地堆放了大量共享單車

(圖片來源: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耿學清/攝)

此外還有不少網民反映,保定“創城”過程中除了整治共享單車外,還採取了清理早餐攤與賣菜攤、提早關閉快遞點等各類方式,不但造成了群眾生活不便,而且損害了城市的“煙火氣”。有微博網民就認為:“保定沒有了煙火氣,變得我們都不認識了。”還有聲音表示:“創城是好事,但是過度的形式主義為了創城而犧牲市民的便利,這點是不是有點過了?希望創城工作能夠真正的落實到實處。”

整治共享單車亂象,還需提升公民素質

據保定市政府新聞發布會披露,截至2018年7月26日,保定市區共投放約17萬輛共享單車。河北省網絡問政綜合服務平台上的群眾投訴顯示,保定市此前出現了多起共享單車亂停亂放,佔道嚴重導致交通擁堵的情況。此次的共享單車專項治理行動,也是為了對佔壓盲道、綠化帶、未停車入位、阻礙交通的共享單車進行清理。

圖:2020年8月保定市有關共享單車的群眾投訴

(圖片來源:河北省網絡問政綜合服務平台)

也有輿論對保定市整治共享單車的行動表示理解,一位曾質疑整治行動的網民表示:“我收回我說過的話。今天跟交管的人聊了會,才知道政府也很為難。市民素質還是有待提高的,共享單車亂放,有人還會喝醉酒摞車子再踹滿地的。小吃和早餐更不用說,隻要一過附近,滿街地溝油味。”可見針對群眾反映的痛點問題,保定市有關部門也嘗試通過多種手段進行整治,但根治共享單車亂象也需民眾助力,通過規范個人行為提升自身素質,維持整個城市的文明形象與宜居環境。

慎防宣傳“掩耳盜鈴”,文明建設應是共識下的全城努力

《成都商報》評論指出,共享單車一端連著市民需求,一端考驗當地政府治理能力,以一刀切地清理來代替規范,是社會代價最高的做法。東南網也評論稱,創建文明城市歸根結底是為了人民,城市管理者應該將精力著重放在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市民素質和群眾生活質量上。而將共享單車“藏起來”的做法,是創城中的形式主義,更是對文明城市的曲解。

對保定“藏車創城”這一輿情事件進行剖解,不難發現:

表層上,此次輿情從零星民生反饋發展到自媒體跟進、再到中央主流媒體的關注,保定在整個過程中未對共享單車等一系列民生問題進行及時回應與溝通。與此同時,@保定發布一直仍在進行“創城進行時”話題的高頻宣傳,不但沒有起到宣傳文明城市建設的效果,甚至還引起了個別網民的反感情緒,本質上便是當地有關部門的“掩耳盜鈴”。

圖:@保定發布微博截圖

第二層,在類似城市建設工作中,政府與市民應當達成高度的輿論共識。而共識的達成,需要政府通過有效的溝通機制,向百姓解釋這些工作的重要意義,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積極作用,從而提升市民在這項工作中的支持度與參與度。

實際上,中央文明辦早在公布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度測評結果時就指出,要引導推動各地把注意力更多投入到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和群眾生活質量上來,要求“更注重以群眾滿意度認同度為評價標准,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過度留痕”。城市文明建設本應做好長遠規劃,不斷提升社會管理水平與民眾的文明意識。僅靠“藏車創城”式的短期突擊整治,建構的“文明城市”形象必然無法長久。(作者:人民網新媒體智庫助理研究員 霍思銘)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