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鋒:融入國內大循環,助力旅游大發展

2020年10月16日15:11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今年國慶期間,泉城歐樂堡動物王國非常火爆,整個歐樂堡度假區最高峰一天接待五六萬人,尚不包括1.2米以下免費的小孩。景區開一個火一個,蓬萊八仙過海旅游集團屢創佳績,在旅游業備受疫情沖擊的今年更像一個傳奇,格外引人矚目。

創新發展 化危為機

動物王國是歐樂堡度假區今年的重頭戲。盡管上半年旅游業因為疫情受到重創,蓬萊八仙過海旅游集團董事長李海鋒仍按照既定戰略,逆勢而上,傾集團之力,在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后,迅速組織3000多人加緊施工,並在國慶之前順利開園。

這一決策需要極大的勇氣。之所以如此果敢,李海鋒說,發展是硬道理,隻有通過發展才能解決眼前的矛盾。要主動出擊,尋找商機,化危危機。如果消極等待,危機會衍生新的危機,導致惡性循環。

歐樂堡動物王國借鑒世界先進的設計理念,不僅是動物種類和數量難得一見,立體游覽方式更是與眾不同,包括纜車、游船和觀光車等,為游客提供了更多選擇。李海鋒說,做旅游,要創新。創新是第一生產力,隻有創新創造才能提升核心競爭力。要“吸納外來,洋為中用,不忘本來,古為今用,創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好未來”。泉城歐樂堡度假區注重發展不同業態,滿足不同需求,放大集群效應。目前,已建成動物王國、海洋極地世界、夢幻世界、水上世界、騎士度假酒店等,打造旅游航母,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李海鋒說,旅游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優質服務。顧客是衣食父母,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游客。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的文化品位不斷提高,要求越來越高。旅游項目品位要高,服務要好,附加值高,符合市場定位,價格要便宜,隻有惠及消費者才有生命力。目前,歐樂堡動物王國化石博物館免費,車行區觀光車免費,大型演出都是免費的,一票到底,就是為了給游客超值服務。整個動物王國在明年五一前還會有提升,在保証游客安全和動物安全的前提下,增強游客與動物的互動,增加趣味性、娛樂性和知識性。

把握大勢 堅定信心

李海鋒說,國家大勢決定企業命運。一定要認真學習研究國家大政方針,跟准國家發展大戰略的節拍。景區之所以在暑期和國慶期間迅速恢復,得益於地方黨委的堅強領導和支持,全民一心,控制住了疫情。

提及今年黃金周,李海鋒連說,“特別火爆,空前火爆,十幾億人口,五六億人出游,高速上全是人,在全世界都看不到這樣的場面,可以說是一大奇跡,也可以看出國內大循環的潛力巨大,中國的消費是了不起的。現在,出境游的很多消費都要改為周邊游了。景區要重點開發兩三個小時車程的客源市場。二次消費在度假區收入中的佔比已達35%。”

在李海鋒看來,國內大循環對第三產業拉動非常大,給旅游帶來新希望、新機會,可以說旅游是最大受益者,會迎來又一個發展高峰期。旅游是朝陽產業,一業興百業旺,能明顯拉動消費,促進就業,保障民生。省、市、縣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旅游業發展,採取很多措施促進旅游業復工復產,齊河在省會經濟圈,恢復得最快。

“旅游一定會有大好春天”,李海鋒說,旅游發展剛起步時,是很高貴的人才能去旅游,自己17歲時都沒離開過蓬萊,現在大家都去旅游。孩子是引領消費的新潮流,重游率高,有小朋友一年到海洋館12次,說不見北極熊,都很想念。可以說,做旅游,誰忽略了孩子的消費體驗,就很難成功。近年來,集團已在福州、泉州、徐州等地建設海洋極地世界,以及水世界。今后,要將科普教育、研學旅行、動物保護展示等有機結合起來。

李海鋒看好文化旅游發展前景,因為國內控制住了疫情,彰顯了國家制度優越性,增強制度自信與文化自信。很多人會意識到,很多問題要解決,需要中國智慧。目前,度假區正在全力推進齊河博物館群的建設。”

誠信為本 追求無我

上半年,因為疫情,景區幾乎沒有收入。2月份,大家都沒有上班。整個集團員工,再加上農民工,共有7800多人。李海鋒不裁員、不降薪。他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最終還是要同舟共濟,企業要為社會分憂擔當,為國家六保六穩盡一份力量。

“好的帶頭人就是給大家謀幸福。說話板上釘釘,才叫老板。什麼叫董事長,一般懂事不能叫董事長,特別懂事,后邊才能加長。農民工的血汗錢必須得到保障,民工背井離鄉,家裡老人與妻子孩子都靠這份血汗錢生活,欠農民工錢,情不容、法不容。”

他特別強調誠信,創業四十多年來,從來不欠工人的錢,隻能多發,不能少發。與團隊交心,肝膽相照,以誠相見,骨干力量二三十年來幾乎沒有人跳槽。“不講誠信就不能立足。”

對風險控制,李海鋒有自己的獨到見解。發展建設,基本靠順序漸進,穩步發展。創業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當過被告。”他做項目,極為注重選址,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即在合適的地方做合適的事。當初,之所以選定齊河,就是因為這裡有區位優勢,營商環境好,政商關系既親又清,近幾年又迎來省委省政府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濟南北跨戰略的大好機遇,是投資發展的熱土。

他說,任何人的進步都離不開不斷的學習,順境讀經,逆境讀史。讀經約束自我,在成功后,不要迷失自己﹔讀史開闊眼界與心胸。1977年-78年,17歲時,他高中畢業,花一天時間步行100多裡去煤礦工作,在井下一呆就是10個小時,流汗多,非常渴,不管水多渾濁,抱起水桶來就咕咚咕咚地灌,眼見癟了的肚皮像氣球一樣鼓起來,都不舍得把水桶放下。這樣干了五年。“改革開放前,沒有穿過這麼漂亮的衣服,沒吃過這麼好的飯菜。現在是歷史上最好的生活,是太平盛世。不能隻想著自己享受,要舍棄小我成就大我,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郭旗)

(責編:鄭浦麗、劉穎婕)

推薦閱讀